首页 > > 72

華為歐洲本土化:產品線覆蓋七成匈牙利人口

2016-04-25
来源:南方都市報

  走進華為歐洲本土化真相

  產品線覆蓋七成匈牙利人口,歐洲成華為第二個“本土”市場

  在被稱為“歐洲中心”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華為的歐洲供應中心發揮著在泛歐市場的中樞作用。無線、微波、光網等主流產品從這里源源不斷地向歐洲、中亞、俄羅斯、北非等47個國家輸出,物流周期不超過2周。

  事實上,歐洲已經是華為除中國本土外,第二大“產糧區”。華為首席戰略營銷官徐文偉稱:“歐洲是一個開放、歡迎人們來做生意的地方,正變得越來越像華為的第二個本土市場。”南都記者日前走進華為匈牙利代表處和捷克代表處,見證華為如何成功通過“本土化”策略,在歐洲打造出一整套完善的供應鏈體系。

  產品線之力

  匈牙利是華為歐洲版圖中的重要部分:華為匈牙利代表處負責人鄭偉峰向南都透露,目前華為匈牙利代表處擁有330名員工,去年匈牙利代表處收入近3億美元,進入匈牙利T O P500的納稅公司榜單。

  而位于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市郊的歐供中心,成立于2009年,是華為在全球除深圳以外的最大的物流中心,共有生產及倉儲面積6.2萬平方米,為匈牙利創造2000多個就業崗位,累計投資額5.8億美金,對當地G D P間接貢獻達11億美金。

  光鮮的數字背后,是歐洲客戶、消費者對“中國廠商生產的都是低價劣質產品”到“華為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印象的逆轉,其中難度,可想而知。有華為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歐洲運營商對華為產品質量、財務、人力資源、環境、科學管理等各方面進行了極為嚴格的考察和認證,艱難“通關”后,歐洲市場才算真正向華為開放。

  “歐洲客戶逐步認識到,華為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愿意開放市場,跟我們合作。”鄭偉峰透露,華為現在和匈牙利排名前列的運營商均有合作,華為產品線覆蓋了絕大部分匈牙利人口,其中終端品牌占有率今年2月份上升到了12%,僅次于蘋果和三星。

  本土化之功

  華為在匈牙利的逆襲并非孤案。沿匈牙利一路向北到達捷克,華為終端的旗艦產品———華為P8、M ate8,穿戴類產品———H uaw ei-Watch在這里也深受歡迎:截至去年底,華為智能手機在捷克的市場占有率突破10%.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在捷克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13%,排名第三。

  來自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華為手機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98%,幾乎翻倍。

  在華為捷克代表處人士看來,以世界為中心,做到真正的“本土化”,是華為在歐洲成功的法寶之一:截至2013年底,華為基于全球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建立了40多個能力中心、30多個共享中心,其中包括倫敦的全球財務風險控制中心、匈牙利的物流中心、意大利的微波中心、慕尼黑的“德國工程能力中心”等。

  華為匈牙利公司有330名員工,其中本地員工超過80%;而華為捷克代表處有400多名員工,本地化率更高達90%.

  “我們對公司在歐洲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諸多歐洲頂級運營商如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V D F集團均與華為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消費者領域和企業業務,我們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我們堅信華為將成為歐洲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鄭偉峰說。

  采寫:南都記者汪小星 實習生馬寧寧

  數說

  華為2015年年報顯示,華為運營商、企業、終端三大業務全球銷售收入達39 50億元,同比增長37%;凈利潤369億元,同比增長33%.經營現金流達到493億元。

  1987年以交換機起家的華為,一直聚焦在通信設備領域,從無線接入到固定接入,從傳輸網到核心網,從未離開過主航道。去年,華為的無線產品收入份額占全球市場的24%,是全球第二;IP路由器份額是21%,也是全球第二;在波分設備市場,華為是全球第一,市場份額達到21%.在寬帶接入方面,華為達到了44%的份額,位居全球第一,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的7 7 %都來自全球TOP50強的運營商。

  在手機終端業務上,華為在2015年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1.08億部,同比增長4 5%,智能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三,僅次于三星和蘋果。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