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商报专稿:喀什老城改造睇真D

2016-05-06
来源:香港商報

喀什老城新貌

  【香港商報網訊】喀什老城保護綜合治理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生土建築群,也是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擁有迷宮式城市街區,其改造的復雜性,投入資金和工程量之大,堪稱世界之最。他們在改造過程中采取「一對一」設計方式,按照傳統方式對民居建築進行修繕和改造,使其成為喀什珍貴而獨特的旅游資源,并打造成為全國唯一的5A級開放式景區,破解了世界性的難題,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喀什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國維吾爾族聚居區,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在黨中央、國務院和新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自2009年啟動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工程以來,喀什市老城區人居環境和老城區居民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喀什老城改造的歷史必然

  喀什市老城區共8.36平方公里,28個片區有居民6.5萬戶,22.1萬人,人口非常密集,人口密度達2.6萬人/平方公里,特別是核心區人口密度高達4.9萬人/平方公里;建築密度過大,高達70%以上,在密集建築群中,土木、磚木建築占老城區建築總面積的85%以上,基本不具備抗震條件;老城區內街巷道路狹窄,迷宮式街巷縱橫交錯,土木結構的建築參差不齊,擁擠不堪,房連房,樓接樓,幾乎沒有一點空間,最寬處僅為6米,窄處不過1.5米,大部分地段機動車輛無法通行,居民生活不便,消防、疏散、救援更是難以實施,抗震防災能力極弱;公共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群眾生活環境與現代城市文明極不協調。

  喀什市地質為濕陷性黃土結構,文革期間老城區居民在地下挖掘大量深淺不一、縱橫交錯的未經任何被敷措施的土地道、防空洞,加上多年來老城區居民隨意在地下采掘陶土,也遺留了大量洞穴,至今未予填埋。這些地道、地洞經長期風化、雨雪水浸泡、震壓等影響,坍塌事故時有發生,居民生命財產時刻受到嚴重威脅,安全隱患十分突出。

  有一個順口溜是這樣說的「垃圾靠風刮,解手房頂爬,水管牆上掛,污水靠蒸發」,這就是當時老城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喀什市地處地震多發帶,特別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新疆水資源項目組城市課題組調研喀什市老城區改造的問題,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批示:「喀什老城區改造問題應予重視。喀什是南疆重鎮,又是維族聚居的歷史文化名城。喀什老城區改造直接關系到防震減災、民生改善、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和邊疆鞏固,其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和自治區相關部門也多次深入老城區改造現場調研,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老城區改造工作。喀什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將老城區危舊房改造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組織了大量人力對老城區基本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編制《喀什市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項目方案》,積極爭取國家補助20億元、自治區補助10億元,決心對喀什市老城區危舊房進行徹底改造。

  2010年8月24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展和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等八部委聯合發文,正式批覆《喀什市老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項目方案》,確定完成老城區28個片區49083戶、507萬平方米危舊房改造,同步建設4622套、24萬平方米安置周轉房,同步完善28個片區的水、暖、電、氣、路、環衛、綠化等內部配套基礎設施,同步處理36公里地道。批覆項目總投資70.49億元,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定額補助中央投資20億元;國家廉租房建設補助2.26億元;自治區補助10億元,喀什地、市自籌5.43億元;相關企業自籌8.85億元;居民自籌23.94億元。

  喀什老城改造彰顯中國智慧

  喀什市委、市政府在地委、行署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民生優先、群眾第一,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加快推進老城區危舊房改造工程,在「三期疊加」的特殊形勢下,改造進度還明顯加快,圓滿完成了既定改造任務。

  截至2015年底,項目累計開工改造危舊房43178戶,占改造總任務的90%。其中:核心區10371戶,占核心區的97.3%(除高臺民居需保護加固的292戶外,其餘已全部完成);外圍片區32807戶,占外圍片區總任務的87.7%;完成核心區15條道路和外圍13個片區特色風貌打造;處理地道47.7公里;同步完成改造片區水電暖氣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在快速推進老城區危舊房改造工作的同時,按照「創建一個景區、美麗一座城市」和「老城改造完成之日就是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功之時」的要求,於去年7月成功創建開放式喀什噶爾老城5A級旅游景區,國家旅游局已正式授牌。

  喀什市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項目的實施,得到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的擁護,盡管該項目還沒有全部完成,但已經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后認為:喀什老城區改造項目中有很多值得推廣的經驗,如劃定試點區、居民溝通參與、改造設計、加固方法等方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以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保障居民安全,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改造原則。

  老城區改造過程中,城區居民的思想在逐漸發生轉變,從「要我改造」轉變為「我要改造」。改造過程中沒有發生一例群體性上訪事件,也沒有發生一例到自治區、國家上訪的事件,實現了「零群體上訪」和「零越級上訪」。項目通過建設安置小區、周轉住房、自拆自建、自拆統建結構主體、統拆統建樓房等多種方式,使22萬老城區居民住上了抗震安居房,提高了抗震防災的能力。打通了老城區部分救災救援道路,外遷部分房屋建設應急疏散廣場,完善部分消防設施,提升了老城區疏散救援能力。

  核心區一對一設計和自拆統建結構主體的改造方式,完全符合居民意願,激發了廣大群眾的聰明才智,有效保護了老城區建築風貌,傳統維吾爾族建築藝術、非物質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改造片區和安置小區供水、排水、電力、燃氣、公廁、垃圾收集點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喀什市老城區的民俗風情、街巷、民居特色、手工作坊、市場環境歷來受中外游客嚮往,老城區改造進一步改善了環境、保護了風貌、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在改善老城居民住房條件的同時保住他們的飯碗,為居民未來的脫貧致富開辟了道路。

  針對外遷居民就業需求,廣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增強就業技能,創造就業環境,拓寬就業渠道,實現了「遷得出、安置好、有生計」的目標。通過混凝土灌漿填充、石膏灌漿填充等多種方式處理地道40餘公里,老城區核心區地道塌陷等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逐步消除。項目的實施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得到國家、自治區領導人及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深得喀什市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有力體現。喀什市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項目實施完成后,喀什市必將以歐亞大陸國際之城、中國內陸開放之窗、和諧發展首善之區、歷史人文魅力之都的形象展現在國際舞臺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