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油價回暖恐難喚醒全球大宗商品復蘇

2016-05-09
来源:上海證券報

  □莫開偉

  國際油價近期迎來了一波難得的反彈潮,以紐約油價為例,在創下12年以來每桶26美元新低后,一度上探到接近40美元,漲幅超過了45%;盡管波動較大,但一直維持在35美元上方。種種跡象表明,油價最恐慌時代或已過去。

  據此,一些國際組織機構認為油價可能已從谷底開始試探性反彈,或有可能推動全球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確實,石油作為全球重要能源,其價格回暖,確具較強影響力;且油價與銅價是衡量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最主要兩個品種,兩者自今年開春以來呈雙雙反彈強勁勢頭。數據顯示,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在3月累計上漲超過12%,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銅價格同期上漲3.33%;且從1月至4月26日,國際黃金價格漲幅達18%至每盎司1241.7美元;礦石價格漲幅達60%至每噸61.65美元,國際大豆和豆粕分別上漲11%和10%。另外,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自從2月10日觸及歷史最低290點后,到3月31日報收429點,已上漲近48%。該指數衡量的是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伴隨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回升,2月底以來BDI指數持續走高。這一切似乎都表明油價回暖有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復蘇跡象。

  但事實會如所期待的那樣嗎?油價回暖有其特殊經濟背景,在這種特殊背景下的回暖很難持續,也很難拉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至少目前拉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基本經濟面尚未形成。

  首先,此次國際油價回暖有其特殊因素,沙特、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達成了凍結產量增長協議,可能還會繼續協商壓縮產量;受低油價沖擊,各大油企都在削減工人、壓縮產量;中國的一系列促增長舉措,也讓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抱有特殊期待。同時,大宗商品多年熊市,導致產能收縮,企業庫存處在歷史低位,另外,中印經濟刺激,中國一季度人民幣新增信貸4.61萬億,周期回升,印度2.18萬億盧比投資計劃,都對刺激大宗商品消費有所作用。但由于頁巖油開采技術的不斷提升及伊朗回歸國際社會加大了供給,油價很難堅挺長久。

  其次,從世界各國經濟現狀看,總體需求疲軟,全球經濟弱復蘇,大宗商品供給充足,主要經濟體尚未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很難有較大刺激動能。美國經濟雖已出現明顯改善,今年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美元對其他貨幣匯率持續上漲。但由于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計價,美元走強也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打壓,可能會更令國際大宗商品承壓;世界經濟發展放緩,尤以中國需求減弱最為突出,作為大宗商品主要消費國,經濟及需求復蘇動力不足、投資增速下降,都嚴重制約了大宗商品回暖;當然,“中國制造2025”及“一帶一路”會加大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但要進入實質推進階段還有待時日。歐元區經濟在筑底后有所復蘇,但歐債難題對歐洲經濟負面影響并未徹底消除,整個歐洲經濟復蘇緩慢;日本經濟走勢也顯出疲態;新興市場經濟體中,除印度外,其他國家經濟企穩之路漫長。

  再次,全球各主要大宗商品生產國,產能過剩嚴重,短期內很難出現去庫存、提升生產動力之局面。有國際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鐵礦石過剩規模將達到8.32億噸;尤其,中國去產能至少需要3至5年時間。中國鋼鐵及房地產生產過剩嚴重。中國2015年粗鋼產量11.6億噸,有約三分之一過剩;中國房地產過剩總庫存高達21億平方米,有70%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且兩者互為因果,更會嚴重制約對鋼鐵、銅、鋁、水泥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根據當前經濟局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近日調低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半年前預計的3.30%下調至2.90%。IMF主席拉加德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仍將探底,供給過剩挑戰仍將繼續,隨著美聯儲加息,美元繼續強勢,大宗商品價格將承受更大壓力,并將長期維持在低位水平運行。

  可見,近期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是反彈非反轉,大宗商品市場走好,依賴全球經濟完全擺脫下降通道,徹底扭轉下滑勢頭,而這個過程注定將是漫長的。

  (作者系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