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降規模大幅收窄,分析認為近期資本外流程度緩解,跨境資本流動或進入震蕩期
新京報記者5月16日獲悉,央行日前更新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4月末,央行外匯占款為23.78萬億元,較3月減少543.95億元,連續6個月下滑,不過降幅較之前繼續收窄。分析認為,近期資本外流程度緩解。
“5月外匯占款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央行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顯示,4月末,央行外匯占款降幅持續收窄,前3個月央行外匯占款分別減少6445.38億元、2279億元和1447.61億元。
另外,4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22萬億美元,較3月增加70.89億美元,這是今年我國外匯儲備連續第二個月增長。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王有鑫表示,外匯占款結合外匯儲備余額走勢,可以判斷近期我國資本外流程度有所緩解。這主要受美聯儲加息進程放緩、中國政府遏制資本外流的資本管制措施,以及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等多重因素影響。
王有鑫認為,從長期看中國資本外流持續好轉,但短期內不可掉以輕心,5月上旬美元指數走出一波反彈行情,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小幅收貶,考慮到匯率仍是主導跨境資本流動的主要因素,5月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組認為,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跨境資本流動改善的幅度略低于預期,未來可能進入震蕩期,五六月份不確定性增加,但大幅惡化的可能性較低。中國的國際資本流動形式可能有小的波動但改善的大趨勢沒有變化。
央行貨幣政策自主性提高
外匯占款是指央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目前已成為中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渠道和市場流動性的重要來源。因此有觀點認為,外匯占款持續下降會造成國內流動性緊張,導致“錢荒”現象發生。
對此,王有鑫表示,這種擔憂大可不必,當前國內流動性釋放方式改變,央行貨幣政策自主性提高。基礎貨幣變動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第一是購買外國資產,比如國外黃金和央行外匯占款;第二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券,包括商業銀行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第三是發行債券(央票);第四政府存款。
王有鑫稱,過去主要依賴第一種渠道,隨著外匯儲備余額下降和央行意愿結售匯政策開展,外匯占款的“放水”渠道減弱,而第二種渠道作用提升。央行可視情況、視時機自主選擇流動性釋放規模、時點和方向。這顯示了央行貨幣政策自主性提高,原先是被動結匯,被動釋放流動性,而現在是主動出擊,主動釋放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