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發表文章,回顧2015年以來穩健貨幣政策的主要特點。談及去年年中和今年1月股市大幅下挫央行出手穩定金融市場時,文章稱,2015年年中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出現了兩次快速下跌。第一次是2015年6月中旬以后股市大幅下挫,為防止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人民銀行及時采取了降息措施,并提供了流動性支持,6、7月份M2增速分別跳升了1個和1.5個百分點。第二次是今年1月份滬深股指再度大幅下跌25%~30%,為防止恐慌、促進市場穩定加大了流動性投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M2增速有所加快。從全球來看,這種為穩定市場而被動注入流動性的做法雖屬無奈,但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文章指出,從中國自身經濟來看,增長雖處于合理區間,但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按照G20有關宏觀審慎調節的要求,貨幣政策需要啟動逆周期調節工具。因此,中國貨幣政策中安排適度的逆周期、維護穩定并促進增長的政策成分,是符合客觀需要的。中國貨幣政策總體保持穩健、略偏寬松是客觀、適宜的。
因此,相應的,貨幣信貸在總體平穩適度增長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階段性的較快增長以及季節性波動。文章稱,2015年7月份前后和今年一季度貨幣信貸增長有所加快,主要是貨幣政策適度考慮了逆周期宏觀調控以及金融穩定的需要。今年一季度特別是1月份貨幣信貸增長比較快,與中國特色的春節假期擾動也有很大關系。隨著春節因素消除和股市逐步趨穩,貨幣信貸增速最終還是會回來。從近幾個月的情況看,已經出現貨幣信貸逐步回穩的態勢。
“近年來我們一直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健和中性適度,M2和信貸增速并沒有出現大的突變,過去5年M2增速都在13%左右,平均為13.3%,今年M2預期目標是13%左右,仍屬穩健的安排。”文章稱。
對于下一步的貨幣政策安排,文章透露,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強化價格型調節和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著力解決經濟金融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