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續主導有關世界經濟健康狀況的討論。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中國能否把控艱難的經濟轉型——從制造業主導的管制經濟,轉向更依賴國內消費的更加開放的經濟。中國去年出臺的一些政策決策也令市場感到恐慌。
盡管存在很多實實在在的風險,但它們是可控的,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很了解這些風險。現在不是賣空中國的時候。
中國政府下定決心實現從現在至2020年年均6.5%的經濟增長目標,它也有辦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預計中國將加大在地區發展上的投資,支持更高價值產品的生產,并改善基礎設施。
中國政府還計劃降低經商成本。同時,中國政府還將緩和隨著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出現的社會和經濟混亂。最近的官方數據以及我們銀行的實地經驗表明,這些措施正在生效,為更平衡的中國經濟奠定基礎。
對于很多西方人來說,中國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煙囪工廠和流水線的集中地,但是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再平衡。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服務業在經濟中的占比超過一半,每年正在以較高的個位數百分比增長。
阿里巴巴(Alibaba)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憑借的是為超過4億日益通過移動設備購物的中國在線消費者打造定制化的生態系統。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及影院運營商,萬達(Wanda)在中國100座城市建造并經營購物中心,同時正在發展金融服務業務,為購物中心的30000個承租商家提供服務。
通過向零售客戶發放數以百萬計的會員卡,萬達掌握了其承租商家的寶貴交易信息,使得它們可以提供依據客戶需求定制的金融產品,比如支付卡。這就是我們眼前正在發生的舊經濟向新經濟的轉型——而且是大規模轉型。
未來20年,預計中國將有3億人口(與美國總人口數量大致相同)從農村遷往城市。阿里巴巴、萬達和其他很多企業正在直接投入到中國飛速增長的國內經濟中。我們預計,中國將漸漸轉向自給自足的經濟增長,減少對出口的依賴。
中國經濟再平衡的另一個方面要求政府逐步關閉制造業僵尸企業,它們在當今經濟環境中已成多余。謹慎解決該問題將耗時很多年,同時,隨著數以百萬計的工人不得不前往新的地方和工作崗位,這將引起社會動蕩。
中國政府正面臨著在不引起社會動蕩的情況下實現經濟轉型的棘手任務,但是它有能力做到這一點,途徑包括提供更完善的社會保障。解決目標產業裁員問題的成本可能很高,或許高達GDP的1%-2%。
但是,中國經濟的中央計劃色彩較濃,政府控制著經濟中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中國或許會比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國和歐洲更好地管控這一過程。
中國目前的總債務已經到了按國際標準可能高得令人不安的水平。隨著中國試圖運用反周期刺激措施來獲得喘息空間、推動亟需的改革,債務水平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雖然這種刺激措施的有效性會遞減,但是我認為中國的經濟轉型是可控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的債務主要由國內持有,并且得到國家和地方資產的足夠支持。即使考慮到國有企業的債務和可能需要增加銀行資本的情況,中國的凈債務也與美國、英國和日本的水平相當。
很多人質疑經濟再平衡的成本是否會通過貸款損失由銀行承擔。如果制造業迅速重組,如果固有損失由那些企業的貸款方承擔,不良貸款的規模可能會很大。
盡管目前尚不清楚情況將如何演進,但是考慮到中國銀行體系的國有程度以及政府的可用資源,我們相信中國有能力吸收再平衡成本。
最近的事態再次使人們擔憂中國經濟的中央管控和政策制定者迎接自由市場的意愿和能力。中國知道它必須放松管控,并繼續開放資本賬戶。
在與中國政府官員對話時,我察覺到他們身上新出現一種謙遜感,并且愿意承認過去犯下的錯誤——比如在去年股市泡沫中的錯誤舉動,以及對人民幣貶值的溝通不力。今年中國政府在政策溝通上更加清晰,政府官員承認在邁向可持續經濟發展未來的路上會有顛簸,但是他們下定決心要實現成功轉型。
中國面臨的短期挑戰十分艱巨。我們不認為中國的經濟轉型會一帆風順。但是對于那些愿意長線投資的人來說,最終的回報仍然誘人。
本文作者為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集團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