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將港建成更加安居樂業之城

2016-06-1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昨發表公開講話,罕有地全面探討香港問題,既談及「一國兩制」和行政主導的實踐運行,也慨嘆社會不能繼續內耗,否則就要自己埋單。作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和前行政長官的他,還提到香港累積了龐大的盈餘儲備,認為在保持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的前提下,有條件藉此來改善民生及促進發展。這個講話引起社會的關注和熱議。

  不必諱言,香港當前正面臨著不少深層次問題,然而同時亦有大量機遇,各方誠應積極研究辦法,發揮優勢,善用儲備,抓緊機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將香港建成為更加安居樂業的城市。

  作為發達的國際城市,香港無疑已屬安居之所。以聯合國量度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指標來看,去年香港的人類發展指數(HDI)世界排名便高踞第12位,比亞洲的日韓和歐洲的英法都要高,反映香港在醫院、教育、收入、就業、環保等範疇都處於國際前列。惟無可否認的是,市民生活卻面臨諸多問題,非但樓價居高不下造成住屋困難,醫療服務也是大排長龍,貧富差距亦見有所擴大,退休保障方面MPF則嫌不足恐變「退憂」,凡此種種,均令港人感到惆悵,社會充斥不滿情緒。雖云金錢非萬能,但對紓緩以上問題,還是能發揮相當作用的。譬如,當局可投放更多資源,增加公營房屋及醫療供應,加強對有需要人士的資助支援等,盡管這會牽涉到復雜的土地及保育問題,又要考慮公共資源分配的合理性與可持續性等,惟無論如何,只要社會對解決問題的立場一致,理性務實凝聚共識,在龐大盈餘儲備下,相關問題應可迎刃而解。

  作為一個全球競爭力數一數二的城市,香港亦肯定是個樂業好地方。這個彈丸之地,得以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其經濟成果絕對有目共睹;而最新失業率低至3%左右的全民就業水平更是箇中明證,較諸其他發達地區動輒高達10%無疑遠為優勝。可香港近年發展卻陷入不進則退之窘,以致出現邊緣化的風險,少數激進人士還鼓動自我邊緣化,前景令人憂慮。即使如此,香港依然充滿機遇,這不單有賴於本身擁有優良的人才、基建、法治等條件,特別是在「一國兩制」之下,國家經濟持續發展便創造了大量新需求,「一帶一路」戰略正是未來焦點所在,香港絕對能夠扮演重要角色。由增撥資源對接國家戰略,鼓勵及利便市民參與其中,到加大投資於創新科技、文化創意、金融、醫療等產業,政府均可發揮先行功能,引導市場共同發展。

  基本法訂明,公共財政要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且與本港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意味著政府開支(及收入)不能過度擴張以至脫離GDP,這無疑是健康的理財之道。所以,公共財政除了應回饋社會,亦應用於經濟投資,唯有如此,才可繼續把餅造大,然后再把餅分配好,否則只會陷入惡性循環。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