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兩岸攜手捍衛南海

2016-07-15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建強

 
  海牙常設仲裁法庭應菲律賓要求,單方面就南海海域島礁管轄權進行所謂仲裁,并一面倒傾向菲律賓,既否定中國大陸主張的「九段線」,臺灣所屬太平島亦被無理降格為巖礁,有關仲裁明顯是劍指中國,并為美國「再平衡」戰略墊背。挑戰其實也是機遇,今次仲裁案表面上是對兩岸不利,但卻為兩岸提供一個「破冰」契機,共同捍衛國土、維護民族祖產,踐履作為炎黃子孫的歷史共業。
 
  仲裁理性和中立性存疑
 
  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庭,雖名為法庭,但并非主權國家政府間的民事司法裁判機構,只能在獲各方尊重下進行仲裁、調解和調查事實;當中既沒有庭訊審議的權力,也不具備執行裁決的權力和能力,更與聯合國和國際法庭完全無關,因而不能越俎代庖地就國際爭議,作出具法律約束力的仲裁。
 
  1986年由海牙國際法庭審理的「尼加拉瓜起訴案」,美國在敗訴后,竟有官員在記者鏡頭前,公然撕毀判決書;時任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柯克帕特里克更指,國際法庭是一個「半合法、半司法、半政治」的機構,各國對其「有時承認,有時不承認」。具有法定地位的國際法庭都僅如此,只屬仲裁調查機構的常設仲裁法庭又將怎樣?
 
  事實上,從2013年俄羅斯與荷蘭「極地曙光號案」、2014年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拆分案」,以及2015年英國與毛里裘斯「查哥斯群島海洋保護區案」,都出現仲裁結果沒人理會的「無牙老虎」狀況。
 
  根據國際公法,任何仲裁都不是單方面的訴求,而須先經爭議各方同意并協商選定法律依據,才再遴選仲裁員依法論斷裁決。這是首度有國際仲裁機構介入多國的主權、領土聲索爭議,但在處理上卻顯得粗糙兒戲,亦充斥政治謀算和歪理。
 
  第一,南海島礁管轄權涉及國家間的主權爭議,完全超越常設仲裁法庭的權力範圍,唯一的仲裁意圖,是將中國力量踢出南海,方便美國勢力重回亞洲。當然,為求「獨利」菲律賓,讓其成為南海唯一可以開拓200浬專屬經濟海域的國家,故意扭曲島礁定義,令區內其他主權聲索方一併淪為受害方,更令區內情況變得復雜詭異。
 
  第二,提交和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仲裁,都是菲律賓的單方面主張,從未取得其他爭議方的同意和授權。須指出,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協成員國在2002年時,邀請中國一起作出《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但今次仲裁卻選擇采用連美國也拒絕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依據,再結合仲裁結果,絕對有理由相信今次仲裁,旨在藉過時和局限性的國際協議,去針對和排拒中國。
 
  第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出現於新中國主張的「九段線」和國民政府所說的「十一段線」之后,根本沒有追溯和否定有關主張的權力和法理依據。
 
  第四,負責仲裁的5人仲裁團,是由屬於日本鷹派代表人物的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柳井俊二籌組,在當前中日關系繃緊和日本幕后鼓動菲律賓抗中的氛圍下,存在明顯的角色和利益沖突,常設仲裁法庭的理性和中立性絕對存疑。
 
  為兩岸合作制造契機
 
  此次「終局裁決」,似是對兩岸均不利,但若調整思維視角,就會發現荒謬仲裁的背后,反為兩岸關系破冰提供一個歷史契機。兩岸如何進行對話?如何共同維護祖產?能否為恢復溝通對話辟建突破口?須強調,兩岸對於南海擁有相同的歷史權利主張,面對國際強權粗暴干預、區內小國惡意挑戰,只有共同捍衛這片祖先留下的資產,才對得起歷史。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