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高考狀元無一人學醫”很重要嗎

2016-07-29
来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蔣理

       消除整個社會畸形的“狀元情結”,才能給學生發展個性、興趣,並根據個性、性趣規劃職業選擇的空間。

  近日,《悲哀!內地36位高考狀元無一人學醫》一文在網上廣為流傳。文章稱,在2016年內地22個省份的36名“狀元”中,竟無一人選擇醫學!而香港今年4名狀元中,有3名立志行醫。

  其實去年就有媒體報道過,香港有11名應屆考生在4科核心科目和3科選修科目考獲最高分,榮登“狀元”。11名狀元在發榜同日受訪時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這也引發內地“狀元”為何不學醫的討論。有分析我國當前的從醫環境不佳,學生的功利選擇只看錢,還有剖析北大、清華的醫學專業不像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那樣頂尖……然而,這樣的分析究竟有多大意義?

  在筆者看來,這是“曲線”炒“狀元”的一種手段。近年來,為遏制唯分數論,我國教育部門已經要求不得炒作“狀元”,而且,有關對“狀元”的跟蹤調查也反複告訴社會公眾一個基本道理,“狀元”只是一次考試的最高分獲得者,只代表其獲得的學習成績,並不表明他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就很高,在今後的學業和職業發展中,“狀元”泯然眾人的有很多,在各自專業領域成為最頂尖者寥寥,既然如此,為何還要用“狀元”的專業選擇來說事呢?

  但是,還是有媒體會在每年高考公布成績和錄取期間,炒作“狀元”的話題,與以往直接報道“狀元”的學習經、宣傳出“狀元”的學校不同,炒作“狀元”的話題,是以調查、研究的名義,諸如對比分析“狀元”如何選大學,如何選專業,中學是否談戀愛等等。這種拿“狀元”群體來進行研究的做法,本質還是炒作“狀元”。只會讓社會對“狀元”的關注升溫,而不是以理性來分析教育問題,像分析“狀元”選擇什么學校,不就助推高校搶“狀元”嗎?媒體一邊嘲笑高校搶“狀元”很LOW,另一方面又發布“狀元”選擇學校、專業調查報告,這想給社會傳遞什么樣的教育價值觀呢?

  對於學生的高考升學選擇,當然可以進行研究分析,以此分析社會價值觀和基礎教育對學生職業興趣的影響,但是,在淡化“狀元”概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是不應該再把“狀元”概念加以突出的,甚至應該在我國社會和教育領域,消除“狀元”概念。事實上,我國目前的所謂“狀元”概念,在學生升學選擇已經多元的情況下已經模糊,輿論還追捧統一高考的第一名,還是“狀元情結”在作怪。

  在美國,學生升學也有統一測試(SAT或ACT),也有滿分獲得者,可卻沒有“狀元”之說,原因在於統一考試成績,只是大學評價學生的一方面指標,而且,在所有評價指標中,所占的權重並不高(通常只有25%左右),有的統一考試滿分獲得者,由於其他方面表現不佳,被大學拒錄者不在個別。在美國,就沒有對SAT(或ACT)滿分獲得者的炒作,輿論也不會將其視為學生的“標高”。對於我國的高考改革,輿論也一直呼籲打破單一分數評價標准,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但是,由於高考改革在招考分離方面的突破不大,加之社會還存在強烈的功利教育觀念,因而,“狀元”情結還十分牢固。這就是大家一邊說著要淡化“狀元”概念,打破“唯分數論”,卻又總愛拿“狀元”說事、炒作的根源所在。

  單一的評價體系和功利的教育觀,制造了“狀元”,這樣的“狀元”自然難以承載社會要求其按興趣選擇專業以及有長遠的職業規劃的期待,輿論實在不應該驚訝於“狀元”的選擇,而應該對當前單一評價體系對學生興趣的影響,以及學生只追逐考分而忽視人生規劃的現實有清醒認識。消除整個社會畸形的“狀元情結”,才能給學生發展個性、興趣,並根據個性、性趣規劃職業選擇的空間,這一方面要靠進一步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切實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另一方面需要媒體和社會公眾的自覺,不要再緊盯“狀元”話題不放。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