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今日起万家私募将消失

2016-08-01
来源:中国基金报

   私募圈備受矚目的、8月1日第二批“空殼”私募清理大限即將來臨。 

  值此“空殼”私募大清洗前夜,基金君縱觀行業生態,為您揭示最新的私募行業格局,8月1日明天過后,究竟會有多少“空殼”私募出局?在歷時半年的“保殼”大戰中,有多少私募突出重圍,多少產品被搶著備案了?其中又有多少故事可以分享?
 
  話不多說,一起跟基金君來感受感受,私募全新的時代來了。
 
  萬家“空殼”私募面臨注銷風險搶著備案產品到沖刺階段
 
  基金君看了一下,在歷時半年的“保殼”運動后,行業發生了不少變化,但總體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協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已經登記的24742家私募中仍有12579家沒有備案首只產品,占比為50%左右;其中有676家沒有備案產品的新私募是在2月5日后完成登記的,由于未滿6個月暫無風險,其余萬家私募機構到8月1日均面臨可能被注銷的風險。
 
  所以,到“空殼”私募大清洗前夜,仍有萬家私募沒有完成首只產品備案,恐將出局。
 
  基金君還發現,在“保殼”運動的影響下,近半年私募備案產品數量達到井噴狀態。協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已備案私募基金有41602只,其中有13635只均是在今年2月5日以后完成備案的,占比超過三成。這意味著,“保殼”以來,在市場不景氣,私募產品不好發的情況下,平均每個月備案的私募產品備案數量卻超過2000多只;尤其進入7月以來私募們更是爭分奪秒,備案產品加速,單月備案數量達到4994只。
 
  7月將近5000只的備案產品數量,可見私募搶著備案產品到了最后的白熱化沖刺階段。
 
  私募圈都感受很明顯,從年初券商、律所、私募開展聲勢浩大的“保殼”運動到現在,“保殼”的硝煙已經逐步消退,但仍有機構趕在最后一刻加班加點。
 
  有私募向記者表示,8月1日前沒來得及備案產品的私募,協會有可能本周出臺后續審核處理意見,沒通過的私募估計還是要注銷,如有開展業務需求再重新申請。
 
  超三分之二私募是“空殼” 監管列出期限敦促私募備案產品
 
  小伙伴們肯定記憶猶新,今年2月5日基金業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采取四大舉措完善私募備案登記。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明;第二,私募應當及時備案產品、履行信息報送義務及按時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第三,新申請私募、首次備案產品或重大事項變更等需提交法律意見書;第四,私募高管人員應當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當時,協會的統計數據是,截至2016年1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841家,已備案私募基金25461只,認繳規模5.34萬億元。但協會發現,已登記但未開展業務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超過1.7萬家,占已登記私募總量的69%。這意味著“空殼”私募機構的數量超過三分之二。這些私募機構濫用協會登記備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從事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從事P2P、民間借貸、擔保等非私募業務,對投資者利益造成重大侵害,也抹黑私募行業形象。
 
  于是,協會提出三個期限,敦促“空殼”私募們趕緊備案首只產品,否則將被注銷管理人資格。第一大期限就是今年的5月1日,登記滿一年的“空殼”私募要求在5月1日前備案首只產品;第二大期限就是今年的8月1日,登記不到一年的“空殼”私募要求在8月1日前備案首只產品;第三大期限則沒有明確時間節點,要求2月5日后新登記的私募要在6個月內完成首只產品的備案。
 
  同時,要保住私募的“殼”還要滿足兩大條件。一是在首次申請備案私募基金產品之前需要補提法律意見書,二是私募的高管要取得基金從業資格,股權私募至少是2名。
 
  “空殼”私募生死時速開展三大運動行業規范初見成效
 
  至此,“空殼”私募進入生死時速、倒計時階段。基金君猶記得當時“空殼”私募、券商、律所等前赴后繼干了三件大事,件件都似一場運動。
 
  第一件,由券商搖旗吶喊,掀起“保殼”運動,幫助私募發行首只新產品,圈內廣傳保殼廣告,費用沒有最低只能更低,產品成立門檻大降,100萬、200萬即可,托管外包等費用從優,兩三萬甚至千元都有。聽說券商挨個給“空殼”私募打電話,竟有老板都不知道自己還注冊了一家私募公司。
 
  第二件,由律師、律所當先鋒,法律意見書價格大混戰。私募紛紛想要找靠譜的律師來出具法律意見書,但律師也沒有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同時報價也參差不齊,低的千元,高的十幾萬,一般的5萬左右。
 
  第三件,私募全民考基金從業資格,4月全國考試號稱史上最熱鬧,私募大佬、明星人物皆上陣,挑燈夜讀、看書做練習題,而后上考場、曬成績單,回到學生時代,協會數據顯示4月23日考試將近8萬私募人士參加,私募高管科目一科目二兩門通過率49.1%。
 
  當然小伙伴們也記得三場運動后的結果,私募發行產品規模不能無底線,不能為“保殼”而保殼,法律意見書定價需合理,律師需要盡責。在4月中旬,協會曾透露,新增管理人備案、為首發產品補提法律意見書、重大事項變更提交法律意見書三項的通過率均只有10%左右。但后來則逐步走向正常化,涌現出一批擁有法律意見書的私募,備案了首只產品,“保殼”初見成效。
 
  那8月1日過后呢,目前來看,萬家“空殼”私募恐怕會面臨注銷風險。但8月1日以后,究竟會注銷多少家,留下多少家,私募行業又將會呈現出怎么樣的新生態,其實基金君也不知道,小伙伴們耐心等待吧。一個全新的私募時代會到來。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