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台旅游產業為何上街抗議?

2016-09-15
来源:香港商报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

 
  自520蔡當局上臺以來,團體陸客遽減47.2%,堪稱陸客來臺人數呈現「墜崖式下墜」,大幅沖擊全臺旅游產業。相關業者被迫組成自救會,12日首度上街游行抗議,訴求「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由於旅游產業可帶來一定程度的消費乘數效果,并提振就業,因此蔡當局絕對不可輕忽旅游景氣不振對整體經濟的拖累與影響。
 
  陸客減少影響旅業
 
  先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發現陸客來臺人數大幅滑落,嚴重影響旅游相關產業,於是在臉書發表「陸客是我們最需要交的朋友」之諫言,讓外界眼睛為之一亮,行政院卻難以消受,發言人童振源回應直指張的發言只是個人言論,并非行政院正式政策說明,「閣揆」林全更坦言,張的言論不能代表政府政策。真是「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為了提前因應相關旅游產業上街抗議,行政院日前才緊急召開會議宣布四大因應策略,包括:協助陸客產業紓困及轉型、提供300億元優惠貸款、擴大島內旅游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客源等。但這些「解方」只看得到短期刺激消費的方案,算是側重於短期紓困,無法在根本上改善臺灣脆弱的旅游業體質。
 
  由於蔡當局想增加東南亞旅客來拯救旅游業,卻緩不濟急,尤其關鍵因素在於蔡英文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內涵「兩岸同屬一中」,嚴重損及兩岸交流的互信基礎;再加上因島內旅游市場有限,若陸客人數仍持續減少,前述因應策略恐怕只能減輕業者的經營壓力,無法發揮提振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的作用。無怪乎,業者疾呼「我要的是客源,而非紓困或減稅」,蔡當局真的不了解旅游產業的需求,不能只是一再「復制」感動,更非砸錢了事。
 
  蔡當局舉措失當
 
  再進一步言,為降低陸客大量減少的沖擊,臺方觀光局之因應對策是,推動陸客「分區、分流、分時」概念,旅行社推出更多元的旅游產品,改變現行陸客「8天7夜」環島旅游模式。然而,因陸客人數持續下滑,市場上低價團殺紅眼,現實上恐難以執行。尤其蔡當局誤以為陸客少了,可以用島內旅游或他國游客取代,但現實卻是往昔因大量陸客低價團,島內已形成相當顯眼的供給中低價位團的旅游產業鏈,與島內旅游及歐美日旅客屬不同的市場區隔,即使后者的量可以增加,恐怕也不足以支撐或大量分流到中低價位的旅游產業鏈。換言之,要搶陸客都來不及了,卻還在談市場化區隔,真是不切實際。
 
  最后,若能真心對陸客友善而非說三道四,才能吸引他們重新造訪臺灣,否則要期待陸客大幅回流,實在不敢樂觀。試觀遼寧旅游團火燒車事件,檢方歷經一個半月調查,已升級為「預謀殺人」,對3個多月以來「墜崖式下墜」的陸客來臺,恐怕是雪上加霜。火燒車一把火先是燒出游覽車設備的隱憂,更讓陸方看見蔡當局的冷漠及對大陸的疏離。如今蔡當局旅游機構還要組團到大陸招攬觀光客,一把無情火卻燒出入臺旅游的不安全,也讓人清楚看到蔡當局對陸客團重大意外事故的漠然,即使連罹難也都欠缺最起碼的關懷。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應對作為,恐也是讓陸客很難回流的主因之一。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