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號段成“電信犯罪重災區”
近年來,詐騙分子利用虛擬運營商的170、171等號段進行詐騙的案件頻發,已成為“電信詐騙重災區”。其根源在於虛擬運營商沒有嚴格實行手機實名制,犯罪分子很容易躲過警方追蹤,所以作案有恃無恐,而警方打擊非常困難,受害人常常血本無歸。有關人士建議,虛擬運營商亟須加強自查自糾,通信管理部門則應加強監管,將手機實名制落到實處,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虛擬運營商電信詐騙
愈演愈烈
近年來,170、171號段的虛擬運營商電信詐騙案頻發。據介紹,以170、171號段為主要服務平台的虛擬運營商,租用實體運營商的網絡開展電信業務,被視為國內移動通信市場打破行業壟斷、引入民間資本的探索。目前用戶總數已超過2000萬。但由於行業監管不到位,實名制管理松散,致使大量出現垃圾短信、騷擾電話、電信詐騙等現象。
8月19日,山東臨沂市18歲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通號碼以“171”開頭的詐騙電話。即將進入大學的她被騙走9900元學費。在報警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心髒驟停,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同一時期,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塔橋村的大一女生小芹也遭遇電信詐騙,兩張銀行卡裏的6800元錢被騙光。此外,23日淩晨,臨沂市臨沭縣的大二學生宋振寧不幸離世。親屬稱,該學生在去世前接到詐騙電話並受騙,其父母因傷心過度住進醫院。
據工信部信息,截至今年4月底,已關停了14萬多個涉及通訊信息詐騙等犯罪行為的電話號碼,其中虛擬運營商號碼6萬多個,占將近一半,已經成為“電信犯罪重災區”。
多地公安部門在發布詐騙預警時表示,170、171號段是電信詐騙“重災區”。例如,自去年12月成立以來,在溫州市反詐騙中心接到報案的3000多起電話詐騙中,170號段占三分之一以上;今年以來,深圳市共發生涉及170號段的詐騙案件800餘起,市民被騙超過1100萬元。
“只要看到170的號,肯定給按死。這裏頭大多是廣告、推銷、詐騙。”不少群眾反映說。
“打擊這類詐騙最大的難度在於查不到真實的人是誰。”山東一位多年經辦電信詐騙案件的刑警說,虛擬運營商這些號段為了促進業務,資費比較便宜,實名登記比較松。
“警方查機主,如果沒有實名登記,就無法查明真實身份。即便是實名登記,也可能是用別人的身份證辦理後,犯罪分子去買的。”這名刑警介紹說,買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無須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從網絡或者雇人大批量的收購,因此很難查明機主真實身份。
今年7月,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組織對虛擬運營商新入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暗訪發現,存在違規行為的網點占比為33.9%。其中,實體營銷網點違規率比為26.0%,網絡營銷網點違規率比達40.7%。
實名制落實不力
犯罪分子有恃無恐
有關業內人士分析說,當前我國通信業發展面臨收入和利潤低增長的嚴峻考驗,隨著越來越多的虛擬運營商開始運營,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虛擬運營商發展一年多以來,受困於盈利模式難,在開放業務初期及早期發卡階段,靠渠道養卡,為了迅速累積用戶量,未能嚴格執行對電話卡的實名開卡,導致其在實名制規范上不夠嚴謹。另一方面,虛擬運營商在放號了5個月左右才開始接入實名制認證平台,這導致此前的存量號碼需要清理。
山東省網絡環境智能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教授陳貞翔說,按規定,虛擬運營商的號段也需要實名制,但實際上,有些虛擬運營商並沒有做到。
8月25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濟南的多家手機卡代辦點發現,不用身份證依然可以買到手機卡。在濟濼路山東通訊城,一名賣手機卡的中年男子表示可以不用身份證,即可購買手機卡。記者看到,他賣的手機卡號段正是170、171號段。
在山東師范大學附近的一手機卡代賣攤點,記者詢問沒有身份證能不能買電話卡。“這種電話卡有20元一張的,也有50元一張的,不需要身份證,買了就能用。”小販說。
與此同時,相較於基礎電信運營商,虛擬運營商缺少線下網點,也增加了實名制的難度。另外,落實實名制需要增加成本,對於盈利困難的虛擬運營商來說,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虛擬運營商實名制一樣要持本人的身份證去開卡,才能使用通訊服務。”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說,但是虛擬運營商線下門店特別少,主要是通過線上購買通訊服務,需要通過快遞員進行配送,然後拿著身份證進行實名登記,這裏面就可能存在許多問題。
政府部門監管不力是實名制“有名無實”的另一原因。上海律協信息網絡及高新技術法律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劉春泉表示,虛擬運營商作為企業,在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責任方面沒有明顯的法律風險,因此很少有企業真正重視,這不是立法而是司法和執法不力造成的。“企業沒有責任,沒有風險,當然就怎么賺錢怎么幹。”
專家表示,網絡實名制是以保護網絡信息的立法名義推行的,說明從制度設計角度已經明確實名制與個人信息保護缺一不可,但現在由於監管不力,客觀上就出現了實名制導致個人信息“裸奔”,電信、網銀等利用個人信息的犯罪泛濫成災。
政府、企業需攜手
共創安全網絡環境
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安全性是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工信部要加強監管,虛擬運營商要自查自糾,從技術、管理等多方面落實實名制,有效遏制詐騙信息、垃圾短信,促進虛擬運營商行業健康發展,形成健康的網絡環境。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認為,虛擬運營商號碼被不法分子利用發布垃圾信息、進行電信詐騙,主要是因為虛擬運營商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管理措施不完善、實名制落實不到位,讓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整個事件暴露了虛擬運營商在實名制落實方面的落後,並被違法分子通過詐騙電話的方式對受害者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專家認為,虛擬運營商的實名制落實要進一步加強,對非實名制的170和171用戶要實行強制性的停機或者關閉語音和短信使用服務。
工信部近期要求,虛擬運營商必須嚴格落實實名制登記規定,並對前期未實名登記、虛假登記的電話號碼,完成用戶身份信息補登記等工作。
專家認為,實名制已成為虛擬運營商行業發展的政策“紅線”,各家企業必須按照相關要求嚴格執行,適應嚴格監管的政策環境。虛擬運營商需要聯合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基礎運營商,推進實名制,打擊網絡通信詐騙,淨化市場環境,切實保障用戶合法權益。
“對於新入網用戶,不論線上線下,都必須做到100%實名;對於未實名老用戶開展積極排查,進行補登記。”目前國內發卡量最大的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的相關負責人說,完善實名制登記成為近期企業的首要任務,“有困難克服困難也要幹” 。此外,公司還攜手警方開展聯動機制,加強對涉嫌違法違規號碼的處理。
“垃圾短信、騷擾電話、電信詐騙等問題頻發,根源在於實名制落實不到位,工信部在研究相關政策,重點落實實名制。”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認為,對企業來說,落實好電話實名登記工作,既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也是企業品牌形象的重要體現,更是整個虛擬運營業務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堅實基礎。
另外,為促進虛擬運營商行業的發展,有關人士建議,虛擬運營商企業應明確自身定位,找准市場細分,深挖用戶需求,開拓新的市場空間,走差異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