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中国抑郁症治疗比例低 进口药仍唱主角

2016-09-2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最近幾天,演員喬任梁因抑郁癥離世的消息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很多人表示惋惜的同時,又將視線聚焦到抑郁癥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抑郁癥患者的增多,我國抗抑郁藥市場逐漸擴容。根據中康CMH統計數據,2015年我國抗抑郁癥藥品市場規模為56.74億元,今年將超過60億元,但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中,只有華海藥業和康弘藥業兩家本土企業。
 
  高特佳投資集團研究部研究員李遠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抗抑郁藥市場總體規模偏小,品牌分散、格局穩定。另外,主流的原研藥基本已過專利期,并有成熟的仿制藥,國內藥企又不夠實力研發新藥。
 
  進口藥物主導市場
 
  近年來,抑郁癥的發病率已超出人們想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全球約有4億抑郁癥患者;而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中國抑郁癥患病率為3.02%,約有3900萬患者,但真正接受抗抑郁有效治療的比例不足10%。
 
  李遠新說,由于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不認為自己患有抑郁癥,知曉率和就診率均遠低于實際情況,國內對于患者人數沒有精確的統計。
 
  “現在人們對抑郁癥預防和治療的意識明顯提高了。”已有十多年門診經驗的國內某三甲醫院醫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十多年前人們不了解抑郁癥,一天接待的患者數量不足十人,現在門診人滿為患,通常要提前三個月預約。
 
  中康CMH資料顯示,隨著社會對心理疾病重視程度的提高,過去五年我國抗抑郁藥市場銷售從25.1億元增長至56.74億元。
 
  根據上海醫工院在22個樣本城市重點醫院的統計數據,靈北制藥、禮來制藥、輝瑞制藥和惠氏制藥的抗抑郁藥銷售收入排市場前四位,合計占到54.77%的份額,國內四家企業一共只占到市場的17.30%。
 
  國內某抗抑郁藥生產企業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場人員對記者坦言,以前GSK(葛蘭素史克)的“賽樂特”市場份額最高,2014年公司受商業賄賂事件影響后出現下滑,目前靈北制藥排名市場第一。總體來說,抗抑郁藥的市場格局比較穩定,基本沒有變動。
 
  國內研發動力不足
 
  實際上,禮來公司生產的百優解(氟西汀)曾創下全球28億美元的銷售額。在百優解失去專利保護后,國內有5家藥企生產仿制藥。根據《生命時報》2014年報道,據國內醫藥商業部門統計,國內企業的氟西汀銷售額合計不到禮來在我國銷量的1/4。中國醫院使用的抗抑郁藥中,進口藥占了約45%,合資藥占45%,國產藥只占了10%左右。
 
  盡管就診人群不斷提高,抗抑郁藥品為何難以引起國內藥企的研發興趣?
 
  “抗抑郁藥單品規模太小,國內企業更愿意把研發精力投入到腫瘤、心腦血管等大病種藥物上。”李遠新表示,歐美巨頭公司對精神疾病研究時間長,對產品開發占據主導地位,中國制藥企業相對起步較晚,對精神疾病類藥物的研究發展緩慢,重視程度不夠,與前者存在較大的差距。
 
  他進一步表示,由于國內藥企進行完全自主研發新藥的難度較大,基本從仿制藥入手進行開發和生產。但抗抑郁藥品市場規模不大,單品在億元級別,且已有仿制藥布局,突破空間有限。
 
  對此,前述市場人士也談到,目前原研藥的月均費用(醫保報銷后)在300~ 400元之間,國產藥物在100~200元之間,差別不太明顯。如果有新加入的企業想憑借價格優勢突圍,很難打破現有局面,不會帶來較大沖擊。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