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豪華車企競爭升級:整體增幅近兩成 價格戰將打響

2016-10-08
来源:廣州日報

  二線豪華車品牌在奮起直追。

  豪華車整體增幅近兩成

  豪華車企 競爭升級

  早些年,眾多豪華品牌一股腦兒擠進中國。近些年,眾多豪華品牌前后宣布國產。不過,幾輪沖擊下來,豪華車品牌很快發現,進入市場和實現國產并不意味著能夠立足,必須更有誠意的價格和新品來面對消費者。憑借多款新品和低定價,奔馳、凱迪拉克、捷豹路虎今年前八個月賺得盆滿缽滿。沃爾沃、雷克薩斯、謳歌也紛紛站在門檻上,摩拳擦掌打算入局。

  專題文圖/廣州日報記者周偉力

  中國豪華車市場成香餑餑

  盡管中國車市整體增速已大幅放緩,但豪華車市場仍是一片沃土。中汽協與進口車數據顯示,截至8月,豪華車整體增幅達到17.4%。其中,奧迪寶馬奔馳增速達到13.4%,高于去年同期。第二陣營中,包括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捷豹路虎、英菲尼迪在內,增速高達22.2%。對比未擺脫危機的歐美車市,中國成為豪華車品牌們的天堂。

  一線和二線陣營之間的競爭難以避免。隨著謳歌實現國產,奧迪寶馬奔馳一度引以為傲的“國產化”優勢不復存在,勢必引起國內豪華車市場競爭加劇。第二三陣營投入巨資進行國產,一定是以規模化為前提,否則國產就失去意義。

  汽車分析師向寒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二線豪華車企的品牌力和產品力在穩步提升。威爾森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奧迪寶馬奔馳在整體豪華車市場中的占比為69.9%。去年同期,這一份額占比為72.3%。

  盡管如此,豪華車品牌大力投入中國的熱情一點沒有減弱。在他們看來,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未來仍然是“遍地黃金”。根據歐美發達市場的發展經驗,豪華車市場份額普遍都超過10%,汽車發達國家如德國可以達到30%,中國車市目前這一比例只有8%。

  現在很難預測中國豪華車市場將達到怎樣的高度,但“豪華”始終是消費者掏錢的方向。誰會取代SUV,成為下一個消費熱點?并不一定是某種類別的車型,也有可能是某種氣質的車型,“豪華”是呼聲最高的方向之一,現在看來,甚至是唯一的方向。對于中國本土品牌而言,只有與“豪華”攀上關系,才有可能在未來汽車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壯大。這也就不難理解,長城、長安、傳祺、奇瑞、吉利一直在做品牌向上的嘗試。

  價格戰打響 中美豪華車定價差距縮小

  從去年開始,豪華車降價便此起彼伏,寶馬奧迪部分車型直接打出九折、八折優惠,甚至還有七五折的特裝車。大幅優惠之后,中國豪華車售價與美國相同型號基本持平。新入市車型定價則是一步到位,直接低于消費者心理預期。

  競相低價,原因并不復雜。目前看來,降價和推低價新品仍然是迅速提升銷量的有效利器。對于奧迪寶馬奔馳而言,第二陣營崛起速度之快,讓他們有點措手不及,直接造成終端經銷商庫存壓力加大,他們不得不通過加大優惠來回收資金。站在第二陣營立場上,在品牌、渠道和體系能力均不及對手情況下,開啟價格戰,是為數不多搶占先機的手段。

  更為關鍵一點,相比于其他,豪華車更有降價的底氣。中國豪華車定價高于國外,是公開的秘密。三年前,《華爾街日報》曾比較3款主銷車型發現,中國豪華轎車價格平均要比同類型車在美國的價格高64%。三年后,記者比較6款主銷車型發現,差價有所縮小,但中國豪華車平均仍高出美國46%。刨除掉增值稅和消費稅,中國車型仍比美國高21%,這就不能用配置不同來進行解釋。現在的大幅降價,某種程度上,只是讓中國消費者以合理的價格來購買豪華車。

  奧迪寶馬奔馳為首的一線仍將占據豪華車市場主要陣地,但市場份額會逐步滑落。事實上,第二陣營豪華車品牌已經開始發力。截至8月底,第二陣營在豪華車市場中的占有率為19.2%,較去年同期的18.4%增長了0.8個百分點。捷豹路虎已經推出國產戰略車型,接下去,沃爾沃和英菲尼迪也有重量新車上市。

  分析認為,二線豪華車陣營短期內有望占據整個豪華車市場20%以上份額,明年最高或將達到23%。

  豪華車品牌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車企的沖擊

  挑戰還來自互聯網汽車企業,特斯拉將自己打造成時尚的豪華汽車品牌,樂視汽車也打算這么做。即便豪華車視為后花園的轎車,也開始闖入攪局者:君越、皇冠、金牛座以及大眾輝昂。此外,越來越多的人也更傾向于購買質量和品質更可靠的高端車型——品牌仍舊重要,但不像以前那么重要。

  中高級SUV的熱銷

  SUV的熱銷,讓普通品牌看到覬覦豪華車市場蛋糕的機會。漢蘭達、銳界以及即將上市的冠道,都已經在25萬~30萬元這個價格區間成功立足,并逐級往上。一輛漢蘭達和一輛寶馬3系放在一起,寶馬3系不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汽車消費環境的改變

  一線城市的限購和二次換購潮之于所有車企,機會是均等的。豪華車市場的利空因素主要在于奢侈品消費市場的調整,但未來兩年發生顯著效應的可能性不大。換言之,豪華車仍將以高于整體同期的速度往前發展。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