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葉佩瑜報道:昨日,本港關注劏房團體公布一項研究表明,今年劏房租金綜合指數錄得398點,較去年同期上升一成三;劏房租金升幅遠超包括甲類私宅在內的其他單位,加劇了近20萬劏房戶租金壓力。由此,該團體建議政府繼續發放「N無津貼」,并設立過渡性房屋「侖居」,協助低下階層解決居住問題。
劏房租金年升幅最大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研究負責人昨於記者會表示,平台與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充權研究中心一同獲樂施會資助,探討香港劏房租金指數及變化的研究。過去3個月以來,透過實地測量、訪問租客、批則核實等專業研究方法,於中西區、觀塘、土瓜灣、葵青、荃灣等劏房集中地區調查居住在29個單位中的68戶劏房戶之租金、電費、起租期和居住面積等。
上述調查收集一個住宅內所有劏房單位的租金,比對該單位同期的應課差餉租值,再將兩者的差幅計算入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得出劏房租金綜合指數。結果顯示,2016年劏房租金增幅嚴重,劏房租金綜合指數錄得398,較去年的350.5上升一成三;而同期本港私人住宅甲類租金指數只上升7.4%,兩者升幅差達1.83倍,證明劏房租金升幅遠超其他單位。
另外,由於部分劏房業主特意提高租戶每度用電量收費,如將租戶需要繳付的電費計算入租金,劏房租金計電指數將大增至409.1,比對同期私人住宅甲類租金指數的190.6,兩者更相差2.1倍。
劏房戶工資難追租金
上述平台召集人提醒,雖然劏房租金升幅大,但劏房戶工資卻遠遠追不上。據特區政府文件顯示,今年6月份全港平均工資較去年同期只上升3.3%,劏房租金卻一加幾百甚至上千,令租戶生活十分困難。而關愛基金的「N無津貼」更被取消,對劏房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根據團結香港基金最新發表的《「房屋市場前瞻及土地供應策略」研究結果》,未來5年內,本港公營房屋供應仍落后於預計三成,僅有10萬個公屋單位落成,加上自今年迷你倉大火后,政府加強了對工廈違契單位執法,故劏房戶正面對「前無去路,后有追兵」的情况,難以在短時間內滿足劏房戶住屋需要。
闲置校舍可改設侖居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促請政府考慮以聯合國「適足住屋權」作為香港住屋標準,并建議短期內政府應繼續發放「N無津貼」,先解劏房戶燃眉之急。長遠而言,應加設多方向租務管制,要市區重建局以60:40比例興建公屋;用已有基本排污及消防設施的闲置建築物設立過渡性房屋「侖居」,供輪候公屋的劏房戶暫住。此舉既可縮減安置時間,亦可善用建築物剩餘價值。該平台續稱,「侖居」可設於已有基本排污及消防設施的闲置建築物,在3至5年內不會被清拆或改建。如闲置校舍就是理想設立「侖居」的地方。
據審計署(2015)報告,教育局有29間大多位於港島及九龍區的闲置校舍。其中,兩間是位於觀塘道的前聖若瑟英文中學校舍及啟業恏內的前浸信宣道會呂明才小學校舍,自從2011年闲置至今已達5年,此等闲置校舍應可改建為「侖居」,每所校舍可照顧到60個家庭。
劏房租客自述細窄生活
每個人都想有高床暖枕,但在香港卻有一批人過着「廚廁一室,一家幾口同睡一張碌架床」的日子。楊女士就是這批人中的一個,一家四口,同住70平方呎劏房。
●70呎劏房住埋一家四口
楊女士透露,由於丈夫失業,家庭月入由萬多元減至6000元,而劏房租金已佔一半。又提起政府取消「N無津貼」,令家庭環境雪上加霜,她感到不知所措,更一度哽咽無言。
如今,楊女士一家大細四口人,租住在荃灣川龍街的劏房內,月租3850元,不久前曾遭加租200元(未計水電費,每度電為1.6元)。70平方呎劏房內,包括廁所、一張兩層高碌架床和一部小電視機及雪櫃等基礎用品。她說,與丈夫及兩兒子居於此處已4年多,由於方便兒子上學,故一直沒有搬家,亦沒有尋找其他劏房。以往丈夫未失業時,家庭月入有1.6萬元,但現時只靠她當兼職、鐘點等養家,月入只有5000至6000元,生活捉襟見肘,加上兒子的交通費、午飯費等,現在每個月都在「食老本」。
被問到平日房內生活,楊女士直言,空間太細,根本不想留在房內。18歲的大仔睡上格床,9歲的細仔則與夫婦二人同睡下格床,細仔在摺桌上做功課或到附近社區中心玩樂,大仔則「自己搞掂」。雖然房內空氣不流通,但細仔亦感到忽冷忽熱,為防他感冒,故無辦法開冷氣。
提起丈夫,楊女士再度眼紅紅。原來,他已失業三個月,原於廚房工作的他有適合工作便申請,但至今仍未有回音。加上政府取消了「N無津貼」,令家境雪上加霜。
輪候公屋已兩年的楊女士,知道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年。因此,她目前什麼也不想,只想盡快上樓,並希望政府多關注基層人士的住屋需要。
●綜援一半交咗劏房租金
另一位居於河背街90平方呎劏房的阿珍,環境並不比楊女士好。目前,她與近兩歲的女兒依靠每月7000元綜援維生,因照顧女兒無法工作,而內地丈夫又失業。劏房每月租金達3500元,加上奶粉、尿片等,即使她每日到社區中心領餐「慳一餐」,女兒亦要食,她直言已有點運。
阿珍透露,自己曾兩度被迫遷。今年3月因上一個房東要收回單位,只好到處找新居所,撕過十數張街招廣告,而這些單位月租都要4000元以上,她根本無法負擔,幸好現址正好有人遷出,她才經社工轉介接觸到房東。房東十分可憐她的環境,願意由月租3800元減至3500元。
阿珍直言,她希望找到工作幫忙養家,但要照顧女兒實無辦法。即使朋友們勸她搬到較好的劏房,「住好啲」,她亦覺得沒有需要及負擔不起。目前,她最大希望就是盡快上樓。
香港商報記者 葉佩瑜
小資料
何謂劏房?
劏房,即分間樓宇單位,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種。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作出租之用,每個小單位的面積從幾十至200平方呎不等,最小的甚至可小至一個床位,大多有獨立廁所;亦有少部分只得共用公廁,甚至廚廁一室。
劏房月租介乎數百至數千多元,租客一般為新來港人士、草根階層等,一般無法承擔昂貴租金、無法或正輪候公營房屋,故本港劏房居住環境雖欠佳,但仍有不少需求。另外,由於大部分劏房未有申請改建,可能涉及將主力牆拆去、地台升高等,以鋪設排水系統,故會令樓宇結構出現問題,加上同屋住戶人數多,通道顯得較窄,亦較易出現消防問題。更有部分劏房附近有「一樓一鳳」(妓女將劏房用作賣淫場所),常常帶來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