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面臨新政大考 滴滴會變身成“出租車公司”?

2016-10-12
来源:新京报

  網約車地方新規若開始實施,沒有北京戶口的侯師傅可能會退出滴滴司機行列。國慶假期剛過,10月8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發布網約車細則征求意見稿,基本體現在三個方面:限本市司機、限本市車牌、限軸距2700毫米以上的B級車。這些條件如果實施,對剛剛完成網約車市場整合的滴滴來說,可謂是重重一擊。此前滴滴收購優步,就有聲音稱其壟斷市場後開始漲價。不少媒體報道稱快車價格上漲、獎勵減少,以及滴滴采取固定抽成方式收取平台使用費。

  今年4月,滴滴曾推出“夥伴創業計劃”,首批在北京等5個城市招募10萬名司機,符合條件者繳納最高2萬元保障金,即可免費領取一輛汽車成為滴滴司機。業內聲音指出,滴滴正遠離共享經濟的初衷,變得越來越像一家出租車公司。隨著網約車的地方細則紛紛公布,“滴滴面臨生死關頭”的論調開始出現,滴滴將往何處去?

  1、價格

  “網約車車費將翻倍”

  侯師傅相熟的一些老鄉中,有很多全職的滴滴司機,“我是外地人,大部分跑(滴滴)快車的人都不是北京戶口。車牌雖然是北京車牌,大小也達不到標准,買個20幾萬的車去跑快車,也不劃算啊。也就是說快車以後可能就沒有了,漲價是肯定的,那么以後這個平台就小了,滴滴快車司機減少了,網上打車出行也會難一些。”侯師傅說。

  針對北上廣深等地出台的新政意見稿,滴滴做了回複,稱“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數億網約車用戶和千萬網約車司機”。在上海,據滴滴平台統計,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五分之一;上海已激活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

  滴滴出行認為,地方政府對網約車軸距、排量、車輛准入年限及網約車駕駛員必須有當地戶籍的規定,無形中抬高了准入標准。此舉將導致車輛供給驟減、司機大幅減少、網約車車費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等問題。

  對於這個說法,一些網友表示,滴滴車費翻倍的話,自己不會再考慮用滴滴,“新政出來的話,滴滴比出租車還貴,我肯定不考慮。”

  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表示,鑒於目前政策還沒有正式實施,網約車的供給還沒有產生調整,所以新政對價格的影響還沒有體現。

  於佳寧表示,此前用戶享受的是讓利試用的價格,但這種價格水平不可持續。滴滴與優步中國合並後,競爭減少,增量用戶也越來越少,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定價策略調整也在所難免。“我個人認為,新政會使得能夠提供服務的車輛減少,供求關系的變化也必將導致價格變化。”於佳寧稱。

  業內有觀點認為,滴滴最初就是想通過建立一個規模龐大的網絡信息服務和交易平台,找到一個比現有的出租車行業更低的價格區間。如果比出租車還貴,那滴滴身上互聯網的光環就會失效,從價格體驗上說,跟出租車公司屬於一個區間。

  2,模式

  滴滴還是共享經濟嗎?

  滴滴快車司機王師傅告訴新京報記者,之前跑(滴滴)快車還是會有很高的獎勵,最高5倍多,最次的倍數是1.7。“那時候勤快的一個月能賺幾萬元。現在不行了,我這個車太費油,跑一個10元錢的單子,滴滴抽2元錢,油費2元錢,我能拿到6元錢。”

  另一位滴滴快車司機王師傅則表示,現在滴滴給的大額補貼基本沒有,只是早晨晚上積極接單會給一些獎勵,周圍做快車司機的朋友都表示賺錢越來越少,官方“抽水”也高,有的已經不幹了。

  短短一年時間,滴滴購並優步,網約車新規出台,地方細則亮相,網約車行業震蕩不斷。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日前撰文指出,隨著競爭實質性死亡,網約車產業迅速走向壟斷。“國慶節後,圍繞網絡約車的地方細則草案的出台,人們紛紛將矛頭指向政府部門,指向公共政策。政策只是結果,不是原因,我們必須跳出事件本身,才能透視到根本。網絡約車走到今天,最大的可能是作為風向標的行業領導者本身出現了重大問題,把大家一起帶溝裏了。”他將矛頭指向了共享經濟的標杆企業——滴滴。

  “中國不缺一個新的出租車巨無霸,而是希望誕生一個引領中國互聯網創新走向更高境界的共享經濟的世界級標杆。”方興東認為。

  業內指責,如今滴滴成了一家出租車公司,偏離了對消費者最初的允諾,滴滴出行平台上的專車、快車還符合共享經濟屬性嗎?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副教授吳沈括對記者表示,“滴滴模式”作為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其發展軌跡折射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演變曆程。從購並優步中國到對於網絡約車新規地方細則的應對,不難發現滴滴對於共享經濟的共贏共利本質有了與先前不同的態度立場,無怪乎民眾產生它“成了一家出租車公司”的感受。

  3、競爭

  向出租車行業“示好”

  開出租車十多年的吳師傅表示,滴滴是一個挺不錯的公司,軟件做得真的很好,“愛恨交加”。“滴滴出現以後雖然在路邊招手打車的人變少了,但是平台上推的給出租車司機的單子也還不錯。”吳師傅寄希望於明年春節以後,接到的單子會更多。

  今年9月份,獲得合法地位後的滴滴向出租車行業示好。表示將把網約車訂單導給出租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可以接到快車、專車等訂單。滴滴方面表示,已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十餘個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專家分析認為,此舉推出後將增加出租車司機訂單供給量,同時也是一種安撫之舉。

  吳沈括認為,判斷滴滴和出租車公司的未來關系,需要考察政策走向和市場定位兩項因素。

  “政策層面,期待規則制定者為中國共享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留下必要的制度空間;市場層面,期望滴滴能秉持引領產業方向的創新企業精神,努力在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開拓上持續發力,而不是止步於讓自己成為一家巨無霸傳統型出租車企業或者聯盟。”他說。

  於佳寧則認為,網約車與巡遊車公司的關系不應是調和,而應該是融合。傳統出租車公司自有車輛自有司機的模式,在提供高端服務方面還是很有優勢的,首汽約車的探索實踐說明傳統出租車公司通過升級車輛,改變叫車方式可以為客戶提供高水平的服務。而網約車平台更擅長通過分享經濟的模式,以較低的價格,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務。這兩類業務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可以,也應該加以融合。

  4、未來

  估值減少被迫轉型

  地方細則對司機、車輛的嚴格規定,將帶來平台車輛驟降,這是滴滴最大的擔心。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地方新政將對網約車產生負面影響,導致網約車數量發生斷崖式下跌。

  據業內人士對記者估計,盡管前期投入砸下不少錢,對於依靠規模效應的滴滴,盈利並非難事。“滴滴做的是平台,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都可以抽成,針對數字龐大的平台車輛,即使只收取很少費用,也足夠覆蓋前期成本了。”

  於佳寧表示,根據網絡經濟學的梅特卡夫定律,平台型公司的價值與平台上節點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對於滴滴而言,車輛和乘客都是平台上的關鍵節點,車輛大幅減少,勢必減少平台的價值。

  他表示,快車業務是滴滴出行體系內的高頻業務,由於互聯網產業有“高頻打低頻”的特點,快車業務實質上是保證用戶黏性的基礎性業務,也是滴滴開展代駕、試駕、租車等新業務的基礎。

  “快車業務受新政影響較大,用戶對滴滴平台的黏性降低,其他與本輪新政無關的業務也可能受到連帶影響。所以說,本次新政會對滴滴業務體系和估值產生全面、深刻的影響。”他說。

  業內有觀點認為,如果新政實施,滴滴將不得不提高網約車門檻,隨著成本提升,服務價格也將提高。對此,滴滴一個合理的選擇是:在提升價格的同時提升服務,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叫車訂單平台,而是從掌控車輛和司機環節入手,逐步發展帶有高端特征的網絡出租車公司。

  網約車新規征求意見稿

  城市戶籍駕照車牌軸距排氣

  北京本市戶籍網約車駕照本市車牌軸距大於2700毫米排氣量不小於2.0L

  上海本市戶籍本市駕照本市車牌軸距大於2700毫米符合本市標准

  深圳本市戶籍或居住證網約車駕照本市車牌- 排氣量不小於2.0L

  廣州無要求網約車駕照本市車牌車身長度大於4.6米排氣量不小於2.0L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