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揭秘神11黑科技

2016-10-1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搭載兩名太空人的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下面為大家來盤點一下這個飛船身上的高科技。

  首先從動力系統方面來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專家透露,中國自主研製的48臺姿控發動機作為動力系統,將確保飛船在太空中精準動作。此次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任務,將由飛船上48臺姿控發動機和空間實驗室中26臺姿控發動機全程保駕護航。

  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推進分系統,由返回艙推進子系統和推進艙推進子系統組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貨運飛船主任設計師王維稱,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在交會對接中的精準定位、靠攏、調節,將靠姿控發動機完成。此外,還包括軌道提升、修正,姿態控制,交會對接平移,返回再入制動等。

  另據了解,飛船動力系統的發動機由成千上萬個零部元件連接在一起,螺紋連接主要憑操作工人的經驗完成。

  太陽翼元器件國產化

  其次,神舟十一號的「翅膀」(太陽電池翼)這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透露,在元器件上達到了90%以上國產化,成為了目前中國國內所有衛星型號中,太陽翼國產化最徹底的型號。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在太空駐留30天,對電源分系統是個極大考驗。當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停靠後,部分設備將停止工作,屆時整個飛船的耗電量將減小至40%,蓄電池在長期小負載情況下不斷充放電,產生「記憶效應」;一旦耗電量又增回到滿負荷狀態,可能會出現蓄電池供電能力不足的問題。為解決這問題,航天八院的技術人員採用了調整充電曲線的方法。反覆比較神舟八號、九號、十號3艘飛船8年來的數據,經過試驗,摸索出一條和神舟十一號工作狀態相匹配的充電曲線,給蓄電池在太空正常工作加了「雙保險」。

  另就飛船停靠期間耗電量變小,但發電的功率不變,多餘的功率發熱,導致太陽電池翼的溫度隨之升高的問題,神舟十一號電源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鍾丹華介紹,對材料高低溫特性進行了嚴格考核,並制定了詳細的在軌飛控控制預案。太陽電池翼的溫度一旦升高,可以通過停轉和偏置的方式,給飛船的「翅膀」降溫。

  第三,在神11關鍵部件的複合材料方面。天津工業大學研製的三維立體紡織增強材料成為複合材料關鍵部件的首選增強骨架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抗燒蝕的優異性能。

  除了飛船的高科技,太空人服裝科技時尚也值得外界關注。據悉,各具功能的不同類型服裝,有的能夠幫助太空人在長時間太空飛行中起到對抗失重導致的肌肉萎縮,有的還能呵護太空人調節他們的情緒和心情,同時還要考慮艙內光線環境下進行攝影、攝像和圖像傳輸後的顯示效果。其中,運動鍛煉服裝由可拆卸組合式上衣與褲裝構成,用於太空人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太空跑臺運動、騎自行車運動時穿著。運動鍛煉服裝每件衣服重量誤差超過1克就為不合格,特殊部位的尺寸誤差超過2毫米就要返工。

  神舟成功升空入軌 太空人直飛天宮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昨日成功發射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正在印度外訪的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賀電祝賀發射成功。總理李克強及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在北京觀看發射升空的直播。

  時隔三年再次發射

  昨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太空人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7時49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中國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之後,時隔三年再次進行載人航天發射。

  據悉,神舟十一號重要任務是科學研究,首先是進行複雜空間技術操作實驗,如航天器交會、對接。其次,神舟十一號將開展航天員在太空中期駐留實驗項目以及執行相關飛行任務的能力,為製造新型尖端空間站奠定基礎。

  專家指,中國人一定要在自己的「小型空間站」上進行生命科學研究。雖然目前還趕不上國際空間站的生命科學研究水平,例如國際空間站上已經種植出了蔬菜,宇航員已在試吃,還有在對小老鼠進行骨骼肌萎縮的研究,以便通過這樣的研究找到阻止太空人在經歷太空旅行之後,以及未來人類移民其他星球所必然要發生的骨骼肌萎縮的方法。面對這些課題,中國或將採用「彎道超車」發展方式,迎頭趕上只是時間問題。

  成功實施首次變軌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消息,昨日12時56分,在中心科技人員控制下,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實施第一次遠距離導引控制,抬高了近地點高度。目前,神舟十一號飛船工況正常,太空人狀態良好。

  據悉,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入軌後,控制權交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手中。飛船在軌飛行期間,中心科技人員對飛船進行精確控制和嚴密監視。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孫軍介紹,為牽引飛船追趕天宮二號,中心需要對飛船進行5次遠距離導引控制。之後,飛船將到達天宮二號後下方52公里左右的位置,兩個航天器建立空空通信,轉入到自主控制段。

  據悉,在執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中,有一種全天24小時都能與兩者隨時建立聯繫的衛星「悉心牽線」,它就是天鏈衛星。

  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阿拉善盟支隊昨晚稱,「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逃逸塔殘骸已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無人區找到,沒有給地面造成任何傷亡和財產損失。

  航天股將有新機遇

  有分析認為,中國商業航天項目預計投資超人民幣千億元,航天股將有一波新機遇,看好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類股表現。「十三五」期間,每年平均太空火箭發射數量將達30次。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運載火箭、衛星應用、空間寬頻網絡三大工程將中國航天工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市場規模在「十三五」末有望達到人民幣8000億元以上。

  民生證券表示,多家評估機構顯示,航天領域每投入人民幣1元,將產生7元至12元的回報。受商業航天項目的推動,航天族群有一波新機遇。

  人物密碼

  太空生日

  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聲音從電視直播中傳來,太空人景海鵬的家中一片歡騰。昨日,數百名當地民眾和景海鵬的親朋好友聚集一堂,觀看此次發射全過程。

  已年屆75歲高齡的景海鵬父母在初秋清冷的早上堅持看完了兒子「飛天」的全過程。出生在10月份的景海鵬,將在此次執行航天任務過程中度過自己第一個「太空生日」。在提及兒子這次特殊的生日時,景海鵬母親王珍玲表示,雖然景海鵬不在,但家人還會在當地給他照常慶祝。「祝他生日快樂。希望兒子能夠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我們在底下等他。」王珍玲說。

  天地對話

  首次執行「飛天」任務的太空人陳冬出生在古都洛陽。從飛船升空之後,位於洛銅三十四街坊的陳冬老家也變得熱鬧起來。陳冬的體育老師馬儉認為,陳冬能成為一名航天員,得益於身體素質好。

  在父親陳樹林眼中,兒子陳冬從小就懂事、孝順、心細。飛船發射前,陳冬還給父親打來電話。陳樹林說,11月10日是他68歲生日,屆時陳冬還在太空。雖不能伴其左右,但老人並不覺得遺憾,「兒子飛上天空就是送給我最大的生日禮物」。

  官方消息稱,神舟十一號飛船在太空期間會增加太空人與家人通話的頻次。陳樹林說,他很期待「天地對話」。

  外界評論

  歐盟首位女宇航員克洛迪·艾涅爾:

  期待有一天人類能實現更遠距離的載人飛行,並希望這一目標通過包括中國參與的、廣泛的國際合作實現。

  《朝日新聞》:

  中國計劃將在2022年完成獨立空間站的建設,這很有可能會是2024年國際空間站達到使用期限後太空唯一的空間站。中國正在向宇宙強國邁進。

  彭博社:

  中國把兩名太空人送入太空並準備進入天宮二號,「這是中國朝著到2022年建成、運行本國第一個空間站的雄心邁出的關鍵一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這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自2003年10月以來,中國已完成5次載人飛行任務,而上一次是在2013年,持續了15天。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