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深圳智能穿戴產業為何大而不強

2016-10-26
来源:中國質量報

  近年來,深圳智能穿戴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去年年產值達17億元,企業的專利發明增長迅猛,平均每個月有60多種新品上市。今年9月,寶安區政府聯合深圳標准技術研究院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深圳智能穿戴產業發展混亂,絕大多數企業是“有專利無標准”“有標准卻不執行”,產品質量標准風險不斷累積,結結實實地給行業潑了一盆冷水。

  “大家一擁而上,深圳智能穿戴產業看似紅紅火火,實則外強中幹,很危險。”深圳市標准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黃曼雪說,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標准意識,認為標准只有“表明產品是否合格”的作用。

  “深圳智能穿戴產業超過60%聚集在寶安區,然而寶安區智能穿戴產業絕大數企業是‘中小微型’。”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分局副局長鄭穗華說,這些企業有3類:沒有核心知識產權,以組裝零配件為主;有核心知識產權,產品質量過硬,不關心產品標准;明知有標准,仍生產低於質量標准的產品。

  深圳市標准技術研究院楊舸研究員說,寶安區有200多家智能穿戴企業,有100多家終端生產商,大部分是“前店後廠”的布局,年銷售額在200~300萬元,初步測算利潤率在8%~10%。

  “公司去年投入百萬元搞研發,已經申請到了七八項專利,服飾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障。”深圳紅豆穿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但是現在還不知道產品應該按服裝紡織品標准還是電子產品標准做檢測。

  “做一次全套檢測的費用就很高了,如果做兩類全套檢測,費用是驚人的。”深圳市北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高勇工程師說,智能穿戴產品多重標准也困擾著智能穿戴生產企業。

  “肯投入,願花錢進行研發,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的一類企業,經過標准方面的培訓,有望成為典型,引導其他企業相繼參與進來。”鄭穗華說,目前,智能穿戴生產企業參與“深圳標准”的建設積極性很高。

  “深圳標准”,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推動工業產業走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制定的標准化戰略,強調企業參與到國際、國內高標准的制定。

  “生產低劣產品的智能穿戴企業,看似沾了行業快速發展的光,實則在給自己‘挖坑’,一旦被投訴就是‘毀牌關門’。”楊舸說。

  深圳智能穿戴產業1/2產品銷往國外市場,這也意味著相關企業時刻面臨著國外標准和專利的糾紛。

  “當別人來找茬的時候,再去采取‘專利變標准’的方式,告訴對方有高標准,那就遲了。”楊舸說,廣大企業必須提前行動起來,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將其嵌入到行業標准中,一方面盤活專利發明,另一方面也能對國外大品牌進行有效制衡。

  此外,影響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直接問題,即同質化和低價競爭。“現在每月上市60款新品種,大約有3/4達到很相似、非常相似的地步,也就是說只有約15款產品具有原創性,其餘都可以砍掉。”

  近日,在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由深圳市標准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所牽頭,聯合30多家單位,成立了深圳市智能穿戴產業標准與知識產權聯盟,並發布了智能手表/手環的標准,采用專利變標准的模式,制定智能穿戴產品的數項技術標准。

  據悉,在經過3~5年“標准+知識產權”建設後,深圳智能穿戴生產企業數有望減少至100家左右,年總產值達到500億元,擁有大約10家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百分率能達到30%,專利型、高標准產品增加值占產品總值比率達到60%以上,形成數個具有競爭力的大品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