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立冬養生手冊:多吃黑色食物養腎 老年人防三病

2016-11-07
来源:人民網

黑豆

  編者按:今日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9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第一個帶“冬”的節氣。在這個節氣里,一切耗傷陽氣的行為,如過食生冷、長期熬夜等均可能對機體造成不利影響,養生食補也要注意有所選擇。

  立冬養生多吃黑色食物養腎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腎主冬”,因而冬季養生要重視補腎,而“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如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補肝腎、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發,黑棗平胃健脾、補腎填髓,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等,皆是佳品。

  立冬:記住6道營養餐,讓你熱乎過冬天

  韭菜炒黃鱔

  韭菜自古就有“蔬菜之葷”的美稱,冬天食用不僅可以除風祛濕,對關節疼痛也有緩解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介紹,黃鱔是溫性食物,可補肝腎、益氣血、強筋骨。冬日補腎,韭菜炒黃鱔很好,但火氣重的人不易多吃。

  紅棗芝麻粥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左小霞表示,立冬后天氣更冷,有些腎氣不足的人就會感覺手腳冰冷。我推薦喝紅棗黑芝麻粥,能迅速溫暖身體,也助于體內微循環,尤其適合手腳冰涼或便秘者。另外,紅棗中的蘆丁可軟化血管,而環磷酸腺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黑芝麻不僅能補腎,滋養肌膚,護發的效果也不錯。

  羊肉蘿卜湯

  寒風起,羊肉肥,立冬進補,羊肉是首選。羊肉有補脾益氣的功效,而蘿卜是涼性食物,與羊肉搭配,堪稱冬日進補絕配。

  水煮花生米

  花生米是補氣血的“良藥”,尤其是在女性經期過后,需要補充流失掉的鐵。但最好是用水煮,補陰作用尤佳。炸花生米油脂含量高,吃多了還易“上火”。

  清燉牛肉

  氣血虧虛也經常會找上男人。尤其是現代男人承受很大壓力,工作忙碌,生活不規律,很容易出現氣血暗耗。相對于女人,男人氣虛更多一些。上班時,硬撐著,一下班,便神疲體倦,一動都不想動了。相對于女人,男人的活動量大,新陳代謝快,因此,可以多吃一些肉類來進補,血肉有情之品比青菜更能補充氣血。羊肉偏燥,牛肉更好。做法以清燉為宜,中醫講“隔水做”補陰,燒烤的牛羊肉不宜多吃。

  百合雪梨銀耳甜湯

  立冬后我們很多人都開始抱怨,皮膚變得非常的干燥。我們這時候就需要多喝水進行進補,比如燕窩等名貴食材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們要選擇一個性價比高的才是最好的,這時候的法寶非百合莫屬了。

  節氣養生茶:立冬三杯溫腎補氣茶

  俗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恰當的補冬宜先健脾胃,以防“虛不受補”。可在冬至前一個月,選用芡實燉牛肉,紅棗加花生仁、紅糖燉服。冬補大致分四類。一是補氣:氣虛者常表現為稍一活動就冒虛汗、說話無力、精神疲乏,女性子宮脫垂等,補氣食物主要有山藥、紅棗、大米、糯米、花生等。二是補血:血虛者常表現為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月經量少色淡等,宜常食動物肝臟、血制品、龍眼肉、桑椹、黑木耳、菠菜等。

  立冬時節老年人“養藏”防三病

  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漸弱,抵御能力也隨之衰減,立冬前后正是病邪乘虛而入之時。因此,老年人要特別注意環境的變化,及早防范,注意預防以下三種疾病的發生:

  中風

  中風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發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壓,一遇上寒冷天氣,身體就適應不了,血壓便隨之增高,就有發生中風的危險。因此,需要及早預防,切勿掉以輕心。

  心梗

  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發病。當人體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縮,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誘發心絞痛,若措施不力,會發生心肌梗塞死亡,這不是沒有先例的,不可不防。

  流感

  老人冬季感冒,說起來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療不及時,就容易誘發多種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

  立冬后吃“五高”飲食暖身又滋補

  高“蛋白質”。入冬后,可以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

  高“B族維生素”。大部分B族維生素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如維生素B1、維生素 B2、尼克酸等都與能量代謝密切相關,適當攝入有助增強抗寒能力。

  高“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不但有損骨骼健康,還會引起人體免疫力低下,導致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如感 冒、上呼吸道感染等。陽光照射是人體獲得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但在冬季,由于光照不足、衣服較厚等原因導致人體容易缺乏維生素D,此時通過膳食補充維生素 D十分必要。

  高“碘”。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甲狀腺素是人體新陳代謝調控的重要激素,影響到人體的代謝率高低、生長 發育、神經和肌肉功能。甲狀腺素能夠促進身體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轉化成能量,抵御寒冷。

  高“香辛料”。在寒冷的冬天,適當吃些香辛料不僅能給大家帶來味覺上的享受,還有助人體抵御寒冷。比如辣椒中的 辣椒素具有產熱潛力,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怕冷、凍傷等。

  去寒就溫守護陽氣 立冬進補勿過度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在北方意味著要正式進入冬季。雖然立冬當天廣州市民開玩笑說千萬別中暑,不過,隨著細雨送涼,這幾日氣溫有了逐漸下降的趨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世家鄧聰認為,立冬的特征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蜇蟲伏藏。此時由于地表還貯存一定的熱量,故一般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這段時間的養生,要注意去寒就溫,守護陽氣。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