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1月9日凌晨,特朗普宣布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即將就任第45任美國總統。針對這個結果,全球金融市場反應劇烈:包括日本、澳洲、中國內地與香港在內的亞太股市皆出現大幅下跌,而尚未開市的美國、歐洲等市場也出現期貨指數大跌;匯市、大宗商品等亦出現大幅價格波動,墨西哥比索更是一度大跌12%。另一件饒有深意的趣聞則是,加拿大移民局網站一度因為訪問量激增而短時間癱瘓。可以說,因特朗普當選造成的沖擊,已經立刻引發了一場蔓延全球的「恐慌」。
但特朗普當選,真正就意味著「末日來臨」麼?畢竟,特朗普之前的一切言論,很大程度都是以贏得選舉為最終目標的一套「選舉語言」,而這之中有多少能夠不受影響的形成美國政府的國策,其實十分值得懷疑。市場的這一輪「集體無意識」恐慌,只怕更多源自於對特朗普的過分妖魔化。
或被過分妖魔化了
一方面,美國選民此次支持特朗普出於很多不同的動機,有的是出於對傳統精英政治秩序的厭惡,寄希望於特朗普作為「局外人」來改變美國的政治潛規則;有的是欣賞特朗普言行直率,勇於打破「政治正確」,迥異於圓滑政客的個人形象;亦有人只是出於對民主黨過往8年施政的不滿,或對醜聞纏身的希拉莉的厭惡。選民或許會在總統選舉中投票支持特朗普,但若單從政綱和言論上來說,真正毫無保留支持他的選民恐怕并不及想像中的多。
另一方面,上臺后的特朗普已經不是僅需要討好部分選民的候選人,而是需要與所有利益團體打交道的美國政府領導人。畢竟,美國總統的言行舉止,已經不僅代表其個人,而更代表美國政府甚至美國人民的形象。所以,特朗普的政策若想真正變為美國政府的國策,仍需要在體制內與各個利益集團進行溝通和妥協,實際政策必然會與選舉中的承諾有所出入。事實上,由於政治博弈的存在,可以說歷史上所有的總統當選人都有競選承諾不同程度的「跳票」,更何況特朗普這樣一位自始至終遭到質疑的爭議人物?只怕,即使是特朗普也難免陷入政客「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的一貫套路。
政綱矛盾難全兌現
事實上,仔細分析特朗普的系列政綱,其實暗藏很多相互矛盾和沖突之處,絕無可能全部兌現。例如,特朗普主張吸引制造業回流,在提高美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亦可創造2500萬個就業崗位;但同時,特朗普亦主張收緊移民政策,大規模遣返作為美國主要廉價勞動力的非法移民,并提高美國國內的最低工資水平。其荒謬之處在於,如此大規模的勞動力崗位,僅靠美國國內的勞工市場又豈能滿足?沒有充足的優質廉價勞動力,又豈會有制造業願意回遷美國?而在勞動力價格不占優勢,中國、東南亞等地制造業技術卻飛速提升的情況下,美國產品的競爭力又如何體現?而他的貿易保護主張,反倒更加可能引來貿易對手的懲罰性關稅,進一步降低美國產品的競爭力。
再比如,特朗普將大規模減稅作為重振美國經濟的最重要手段,這將必然導致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的大幅減少。但同時,他亦主張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國內增加一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在軍事方面,特朗普亦主張增加軍費支持,擴大軍隊規模,甚至一度向中國喊話要增加在南海的軍事部署。如此嚴進寬出之下,美國的財政赤字必將持續上升,財政擴張的持續性亦成疑問,或更將很快觸及美國的法定債務上限。屆時特朗普會否重現奧巴馬的覆轍,將是對其政治能力的極大考驗。
料重返商人實用主義
總而言之,相信作為商人的特朗普,會在就任總統之后收斂起他作為「非傳統」政客的嘴臉,重新以商人的實用主義精神處理各類問題。畢竟,若是他真如傳說中那樣糟糕到能「把一切搞砸」,最先遭殃也只會是他的總統寶座和旗下產業。反倒是,特朗普當選后這股不明就里的莫名恐慌,只能說明大家的水平,也并不比特朗普高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