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央視曝光“天天快遞”亂象:包裹裡的東西被分揀員隨便拿

2016-11-16
来源:央視財經頻道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雙十一過去好幾天了,你買的寶貝都到家了嗎?是不是還有一些在路上?知道嗎?此時此刻,你的寶貝可能正在遭遇如此“快遞”!看誰扔得遠。

  2016年11月初,《消費主張》記者通過投遞簡歷,應聘位於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北路的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分揀員。

想扔就扔、想拆就拆……你的“雙11”寶貝被這樣快遞!

  分揀的工作從夜裡22點開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點,當天有30多名員工值班。分揀員按照快件的目的地,將快件分揀擺放到操作間的不同區域,再裝上貨車運走。

  在傳送帶兩邊的空地上,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用鐵質隔離網劃分出不同的快件目的地,員工需要根據快遞單上的位址,儘快將它們識別並且投放到相應的區域。在這裡,記者看到,分揀員往往採取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將快遞扔到相應的區域,有的甚至用腳將快件踢到分割網內。

  國家郵政局2011年頒佈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中明確規定,快件分揀脫手時,離擺放快件的接觸面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0釐米,易碎件不應超過10釐米。

  但在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分揀員對待所有快遞包裹都很隨意,從卸車到分揀再到裝車,幾乎每一個環節,快件包裹都要被拋扔一次,其距離一般都在4、5米左右,遠的更是超過了10多米,遠遠超過了國家郵政局指導規範中30釐米的要求。

  不管是紙盒還是塑膠袋或者是麻袋,在這裡都受到了一視同仁的待遇,甚至一些在顯著位置貼了易碎標誌的快件也不能倖免。

  還有不少員工將大件的快件當成了桌子,或是當成凳子一屁股坐在上面。

  很顯然,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在分揀快遞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符合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的行為。

  拋扔遊戲還在繼續

  11月9日,《消費主張》記者應聘了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天天快遞南山公司,職位依然是分揀員。

  一進天天快遞南山公司的大門,就能看到牆上掛的“同結一心,其利斷金,奮戰雙十一”的橫幅。

  公司門口還掛著另一幅橫幅,上面寫著“安全創效益,信譽求發展,服務創品牌”。看來這是一家注重服務的企業。

  面臨雙十一物流高峰的衝擊,天天快遞南山公司是怎麼注重服務的呢?

  《消費主張》記者被分到了夜班組,工作時間從晚上21:30到第二天早上8點。第一個崗位是把從深圳市南山區發出的郵件分揀到各個省市對應的網格裡。記者看到,傳送帶把快件送到各個分揀員身邊,分揀員根據快件目的地將快件分到各個網格裡。為了及時處理掉傳送帶上的快件,這裡的分揀員也是將快件扔到相應的格子裡。有的距離比較遠,分揀員就盡力把快件扔到格子附近的地方。

  記者:會不會扔壞了?

  分揀員:不會。

  分揀員投遞快件到網格裡時,顯得十分嫺熟和精准,對拋扔快件似乎司空見慣。面對記者的疑問,分揀員不僅十分肯定地說不會摔壞,手頭也沒有停止拋扔這些快件。

  除了在分揀過程中,快件被遠距離地拋扔到各個網格裡,這裡的快件有時候還會被當成分揀員之間遊戲的武器。

  分揀員:我就砸你了……

  易碎件、普通件無區別

  分揀員不僅隨意拋扔普通包裝的快件,對易碎標誌也視而不見。

  記者:易碎的也這麼扔啊?

  分揀員:沒事。

  記者:不會摔壞啊?

  分揀員:壞了有客服在,你不用著急。

  當記者想繼續追問摔壞的快件怎麼處理時,這位元員工岔開了話題,要求記者及時將掉在地上的快件進行分類清理。

  在地上散落的快件中,貼著易碎標誌的快件不在少數。並且,這些易碎品都是和普通的快件混在一起,不論是分揀還是擺放,並沒有半點區別。

  安檢形同虛設

  在天天快遞南山公司裡,上半夜一般是將南山區發出的快遞分揀好之後裝袋,再由貨車運送到下一個集散地。在給快遞裝袋時,記者被要求在發送到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每一個快遞單上貼上已安檢的貼紙,並且要蓋上一枚已驗視的章。

  根據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第十一條第二款,對信件以外的快件,快遞企業收寄時應當場驗視內件,檢查是否屬於國家禁止或限制寄遞的物品。

  這些需要加蓋驗視章和粘貼已安檢貼紙的快件真的經過層層安檢了嗎?

  記者:沒過安檢的也貼?

  分揀員:對。

  記者:以前過安檢嗎?

  分揀員:以前緊張過,開會通知了,天天做的都是表面工作。

  根據這位元員工的說法,將要運送到新疆的快件,只有在有關部門監管比較嚴格的時候才會過安檢機,然後再貼已安檢的貼紙。記者在天天快遞南山公司工作的三天裡,沒有看到公司的安檢機使用過。

  不培訓就上崗

  無論是在廣東全峰公司還是在天天快遞南山公司,《消費主張》記者應聘時,公司都沒有進行任何業務培訓就安排記者上崗了。

  根據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第四條,快遞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各項業務操作制度,加強培訓,強化考核,杜絕不規範操作。

  《消費主張》記者在天天公司瞭解到,這種不培訓就上崗的作法,並不是個例。一位元員工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已經工作了半個月了,同樣沒有經過任何培訓。

  記者:他們有做過培訓嗎?

  分揀員:沒有培訓。

  記者:有沒有說不讓隨便拋?

  分揀員:只要不扔壞,壞了你把它包起來。

  一個從來沒有快遞行業從業經驗的人,在入職兩周後竟然還沒有經過任何的培訓,對如何處置被扔壞的包裹卻頗有心得。

  禁令在牆 公然抽煙

  更讓人擔憂的是,在堆滿了紙盒和塑膠袋的操作間裡,這位分揀員一直在抽煙。抽完後,隨意將煙頭扔在地面上踩滅。

  天天快遞掛在牆上的操作管理安全制度的第一條明確規定:操作現場嚴禁煙火,禁止將易燃易爆物品及私人物品帶入操作場地。既然有明文規定,為什麼這位分揀員不遵守呢?

  分揀員:他們都在抽,都是他們領導帶壞的。

  據這位分揀員所說,在操作間裡抽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還有不少人甚至包括公司領導也都在抽。

  淩晨3點鐘左右,從全國各地發到深圳南山區的快件到達天天快遞南山公司。分揀員們又開始新一輪的分揀。為了儘快將一車快件分揀完,分揀員們像之前一樣,不加區分地拋扔快件。根據分揀員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以及快件的重量,拋扔快件的距離,少則2、3米,多則十多米。

  距離記者最近的一位元分揀員在操作過程中點起了煙。一邊分揀快遞,一邊抽煙,完全無視公司在操作現場嚴禁煙火的規定。

  記者:在這兒吸煙不怕攝像頭拍到嗎?

  分揀員:把煙頭記得滅了就行。

  在這裡打工的三天時間裡,記者不時看到分揀員一邊分揀快件一邊抽煙的情況。

  記者:這麼多紙盒,你在這兒抽煙會不會有危險?

  分揀員:不用你多操心。

  抽煙的分揀員對記者的疑問非常不耐煩,雖然公司嚴禁煙火的規定掛在牆上,但似乎還沒有人質疑過這裡不能抽煙。

  記者觀察到,天天快遞南山公司在操作間的各個角落安裝了十多個攝像頭,分揀過程中抽煙的情況常常出現,但記者在這裡打工的三天裡,快遞公司的管理層始終沒有對這種情況過問過。

  一盒糖果 四輪掃蕩

  在不同貨車把快件分批送到這裡分揀的空隙時間,分揀員大多會簡單休息一下。這時,大件的快遞就成了分揀員們休息時的凳子,不少人都會挑選一件高度剛剛好的快件,用最舒服的姿勢坐在上面。這時,記者看到一位元分揀員坐在快遞上,隨手拿出一隻柳丁吃了起來。

  私拆快件包裝,看到快件裡有吃的或者是能用的東西就拿出來,在這裡似乎司空見慣。這裡的員工也很樂於和同事們一起分享這些好吃好用的東西。

  11月10日早上6點鐘左右,記者注意到,一隻破損的綠色包裝盒在一位分揀員身旁放了很久,包裝的頂部已經被打開,能看到裡面是散裝的桂圓。

  不一會兒,身邊的幾位分揀員就邊幹活邊吃起了桂圓,地上還能看到吐出來的桂圓核。

  11月12日早上6點鐘左右,剛剛分揀完一車快件稍事休息的時候,一位分揀員蹲在地上,手裡在擺弄一件快件。記者以為是在重新包裝破損的快件,沒想到,這位分揀員手裡抓起一把東西徑直離開,把快件放到了傳送帶的下面。

  記者拿起快件發現,快件包裝已經被人為損壞,包裝裡的物品是小袋裝的糖果。

  此時,另一位分揀員湊了過來。

  分揀員:幹嘛呢?誰拆開的?

  記者正準備向他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卻發現這位前來質問的分揀員自己也把手伸進了這件快件破損的地方。

  分揀員:拆開了當然要嘗下啦!

  本來就已經被拿過一次的糖果又少了一點。地上散佈的糖果包裝也越來越多,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人目瞪口呆——

  第三位元分揀員出現了,記者想諮詢下這樣的破損件如何處理,沒想到這位分揀員卻坐了下來。他似乎並不太在意被攝像頭拍到,坐下當場嘗了一顆糖果,覺得味道不錯,又伸手在快件裡抓了兩把塞進自己的口袋裡揚長而去。

  第三位分揀員還沒走開,第二位來拿糖果的分揀員意猶未盡,又走了過來……

  這個快件經過三個人的四輪掃蕩,裡面的糖果已經少了將近一半!

  像這樣私自偷拿偷吃的事情,在記者臥底打工的3天裡幾乎天天都有,而設置在操作間的十幾個監控攝像頭都成了瞎子。

  快件受損 誰來買單

  經過幾輪卸貨和分揀之後,很多快件的包裝都出現了破損和變形。這架電子琴的包裝盒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弧度。

  分揀完成後,這些快件在這家快遞公司還要再經受一輪蹂躪。裝車時,裝車工人並沒有按照《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範》的要求,遵循大不壓小、重不壓輕、易碎件單獨擺放的原則。而是根據效益最大化原則,只要有空間就盡可能地多塞快件,即使是貼上了易碎標誌的快件也沒有單獨處理,而是和普通快件一樣被塞在了貨車裡。

  有的分揀員為了圖省事,在分揀過程中就把快件直接扔到車裡,連整理一下都懶得去做。還有的裝車工人為了裝載方便,直接坐在了貨車裡的快件上。

  在一輛貨車裡,記者發現了兩件破損的快遞件。一件是抽取式面巾紙,一件是一箱柚子。兩件快件的破損情況類似,都是在包裝頂部破損。而從面巾紙的破損處能明顯看到,這裡已經少了幾袋面巾紙。

  這些破損的快遞會原樣送到收貨人手中嗎?按照快遞單號,記者在深圳南山區某社區找到了收貨人朱女士。

  朱女士:箱子有破損,有一個老鼠洞一樣,好像人為的,打開發現裡面的紙少了五包。

  朱女士收件時拍的照片顯示,這個有洞的破損包裝箱正是記者暗訪時拍到的包裝箱,朱女士購買的紙巾被分揀人員隨意抽走了。

  朱女士告訴記者,購物網站和她都不知道這件快遞究竟遇到了什麼情況。

  朱女士:我在京東買的,他們調查了兩次,也沒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消費者在購物車裡攢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寶貝,在某些快遞公司運送分揀的過程中竟然經歷了這麼多的坎坷。如果是衣服、鞋或者是其他不怕摔的物品也就罷了,一些電子設備、生鮮水果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就算是最後進行申訴或者索賠成功,也費時費力,耽誤不少功夫,還破壞了購物心情。

  最近幾年,雙十一的快件數量都會比平時多出不少,可能會造成快遞公司人手不夠,處理快件不及時,遞送比平時晚幾天,消費者可以理解和接受;但是,像天天快遞南山公司的分揀員那樣,看到包裹破損了,裡面有自己用得著或者喜歡吃的東西,就伸手拿來,自己享用,可得注意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快遞業存在暴力分揀現象的新聞並不少見,每年雙十一或者年底快遞業務比較繁忙的時候都會有媒體進行相關的報導。但是何以屢屢曝光還是屢禁不止呢?這就需要我們監管部門加大監督力度,從外部監管;快遞行業內加強行業自律,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資格審查和從業培訓,嚴格制定內部監管制度,讓快遞行業在一個良性的軌道上快速發展。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