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再次引起人們對這一古老民間曆法的關注。在埃及,也有一部曆史久遠並傳承至今的曆法,它與我國的“二十四節氣”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說起起源,這部古埃及曆法比我們的“二十四節氣”還要“資深”。按照埃及官方通訊社中東社的報道,它產生於6200多年前的法老時期,比始於秦漢時期的“二十四節氣”要早4000多年。
但相似的是,它們都是太陽曆。中國“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360度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因此分為24個節氣。而這部古埃及曆法同樣根據觀測地球與太陽的關系而來,他們把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出現在地平線上的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
一年開始之際正值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每年開始泛濫的日子。因而,古埃及人按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生長的規律,把一年分為三個季節——泛濫季、種季、收獲季,每季有四個月。這樣這部古埃及曆法中一年共12個月,每月30天,歲末增加5天作為節日,共計365天。
奇妙之處在於,與“二十四節氣”一樣,古埃及曆法中12個月的名稱,大多反映的是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比如,三月(哈圖爾)意思是綠色逐漸回歸大地;五月(圖巴)意思是雨水豐沛、土地肥沃;六月(阿姆希爾)意思是大暑;七月(巴爾馬哈特)意為小暑。這幾個月份幾乎與我們的清明、穀雨、小暑、大暑所表示的氣候、物候現象相似。
還有一點同樣令人驚奇。中國人根據不同節氣,形成了一定的飲食習慣,在相應的節氣會食用特定的食物,比如立春吃春卷,冬至吃餃子等;而每年4月埃及人也會慶祝一個5000多年前根據節氣變化形成的節日——聞風節。這一天被認為是萬物複蘇、大地回春的日子,人們習慣到郊野、公園踏青並吃鹹魚和彩蛋。
經過兩千多年的實踐,產生於中國黃河流域的“二十四節氣”沿用至今,對現代農業和生活的指導或參考意義仍然存在。同樣,6000多年過去了,這部古埃及曆法仍然存留在現代埃及人的生活中,其雖經數千年但仍能精確描述埃及尼羅河流域氣候的變化,並對尼羅河沿岸人們的生產、生活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