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對台動武,僅僅為了統一?

2017-01-09
来源:香港商報

  平凡

  2016年,台海局勢風雲變幻,很大一部分「歸功」於蔡英文。她單方面破壞兩岸政治基礎,令台海一夜回到8年前的僵局;她得寸進尺、壞了規矩,與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通了電話,後者還妄議「一中」,攪動中國核心利益,台海氛圍驟變,從僵局走向緊張甚至對抗。

  解放軍拿下台灣沒問題

  這廂解放軍戰機兩度繞飛台灣,遼寧號航母隨後或穿行台灣海峽;那廂解放軍鷹派退役將領揚言奪島以小時計,海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甚至提出「北平模式」解決台灣問題。一時間,武統台灣引發兩岸熱議。大陸民眾群情激昂,期盼一舉拿下台灣,也有不少台灣網友配合演出,建議進攻蔡英文「官邸」。

  都說經常地震的地方,地震來臨時民眾反應都非常淡定,經常被武統「威脅」的台灣地區,面對極端論調表現得亦異常平靜、麻木甚至不屑。防務部門說有能力阻擋解放軍,甚至有能力擊沉遼寧號,有綠委則直言,台海動武美國不會袖手旁觀。

  平心而論,大陸國力今非昔比,而兩岸軍力也不在同一量級,美國是不是還能跟1996年一樣把航母開到台灣海域,是不是還能如此支持「台獨」,恐怕沒這麼樂觀。畢竟台海危機不符合美國利益,幫助台灣對抗大陸更不利美國,甚至在國際輿論和人力物力上導致內傷。而對於台軍官員的自信,吃瓜民眾只能呵呵了,如此狂妄和無知不值一駁。如今的解放軍,肯定有實力拿下台灣,且台灣無力抵擋。

  「台獨」是死路一條

  只是,台海局勢真到了動武的地步了嗎?相較於李登輝、陳水扁的公開推行「台獨」,台美狼狽為奸破壞中國「主權」,當下的蔡英文頂多是個鵪鶉蛋,這邊說不屈服大陸,那邊又說不重走對抗老路;這邊一會說「維持現狀」,一會又說九二會談事實;那邊又時不時搞搞小動作擁抱深綠。一句話,蔡英文既不敢行「獨」,也無法行「獨」,當下的兩岸和國際形勢,已沒有行「獨」的空間和可能性,即便「港獨」「台獨」合流,還不是幾隻跳蚤搞搞震,最後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相反,蔡英文上台所引發的民怨逐漸累積,有朝一日終會爆煲,屆時就是小英的「忌辰」,也是「台獨」的下場,還用得著動武?

  少點激情,多點理性,不妨捫心自問,打下台灣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統一?後果恐怕值得探討。如果戰事導致島內民不聊生,如果寶島因戰爭變成一片焦土,如果2300同胞因此變成離心離德的陌生人,大陸該拿這個地方怎麼辦?

  國人抱怨所有的事情,但是面對民族、統一的議題時候,總是立馬高亢起來,跟打過雞血一樣,「寧可台灣不長草,也要拿下台灣島。」武統台灣,喊起來很帶勁、很豪邁,但民間狂熱多屬忽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甚至是把自己放在輿論上火烤,得與失的衡量不是幾句豪言壯語就能打發的。

  對台工作顯成效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之所以提出武統,是因為深感兩岸心理距離逐漸疏遠,甚至有人直言和平統一無望。不過,回望這些年的兩岸發展,台海關系已經發生巨變,從以前的隔絕到如今的頻繁交流,通商、通婚甚至定居、打拼。在看到民心距離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兩岸相互了解認識的加深,這是對「台獨」抹黑和渲染仇中的最有力駁斥。

  事實上,台灣問題從形成到現在67年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台灣問題的解決也非一蹴而就,它涉及方方面面,是一個非常复雜的系統工程。台灣問題的复雜性決定了對台工作的艱巨性,決定了兩岸統一的長期性。加之當下的大陸,面臨的問題和威脅也不少,而百姓只是思定而已,無意奢談戰爭。

  我們理解甚至贊賞愛國的激情,但激情不能解決問題,不妨回想中央的論調: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不放棄武力。因此,2017年,兩岸局勢或許會緊張加劇,但政治博弈不會上升到軍事層面。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