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由中國社科院主辦,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 雜志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當日在北京揭曉,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台遺跡等6個考古項目入選“2016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陝西鳳翔縣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等7個項目獲得入圍獎。
“2016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分別是: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皇城台遺跡、新疆尼勒克縣吉仁台溝口青銅時代聚落遺址、河南洛陽市西朱村曹魏大墓。另外,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古城遺址入選專門設置的“國外考古新發現”。
獲得入圍獎的分別是:內蒙古化德縣裕民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鳳翔縣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山西太原市蒙山開化寺北朝佛閣遺址、上海青浦區唐宋時期青龍鎮遺址、山西河津市宋金時期窯址、吉林安圖縣寶馬城金代遺址、湖南桂陽縣桐木嶺明清時期礦冶遺址。
內蒙古化德縣裕民新石器時代遺址
裕民遺址三面山丘環繞,呈簸箕形狀
內蒙古化德縣裕民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距今8400年曆史,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的一種全新的考古學文化遺存,也是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處遺址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三面山丘環繞,呈簸箕形狀。考古人員2015年度發掘的面積為700平方米,清理房址9座,房址呈圓形,均為半地穴式,直徑2.8米至4米不等。出土器物1500餘件,其中大部分為石器,有較少量的骨器、陶器。
該遺址屬於小型村落遺址,房址未發現灰坑,表明當時的生活資料還不豐富。遺址內發現的生產工具均為打制石器,同時還發現較多的石器廢片,說明石制品加工是當時人們較為普遍的生產活動之一。從遺址中出土的大量獸骨和生產工具判斷,這裏生活的先民以狩獵和采集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該遺址為研究中國北方草原及草原地帶的新石器時代初期文化面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
陝西鳳翔縣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
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
陝西鳳翔縣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位於陝西省鳳翔縣城西北的柳林鎮血池村,東南距秦雍城大遺址15公裏,今年4—11月,考古人員首次對血池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共確認相關遺跡包括各類建築、場地、道路、祭祀坑等3200餘處,都取得了重要收獲。此次考古發掘分別遴選兩處遺跡性質不同的“夯土台”和“祭祀坑”進行。“夯土台”為圜丘狀,從台頂面的跡象和台子周圍出土的秦漢時期以及更晚的陶質屋頂建築判斷,判斷當時在台上還可能建有亭、閣類小型建築,且秦漢之後還曾沿用過。根據“夯土台”發掘點已有的信息,結合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環境地貌,以及曆史文獻的記載,它完全符合秦漢時期置“畤”(古代祭祀天地及五帝之固定場所)的條件,即選址應該在“高山之下,小山之上”,築壇須有 “封土為壇、除地為場、為壇三垓”的形式和規模,此外發現的道路遺跡則很可能與當時不同身份等級參祭人員的所走不同的行道有關聯,即文獻所記載的“神道八通”。
該遺址是首次在秦雍城郊外發現與古文獻記載吻合、時代最早、規模最大、性質較為明確、持續時間最長,且功能結構趨於完整的“雍畤”遺存,這是由秦國國君和西漢多位皇帝親臨主祭的國家大型祭天之固定場所,不僅是正史記載中關於在雍地開展的一系列國家祭祀行為之印證,而且成為從東周諸侯國到秦漢大一統國家祭祀活動的最重要物質載體和實物體現,對於深化秦漢禮制、秦漢政治、中國古代禮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山西太原市蒙山開化寺北朝佛閣遺址
蒙山大佛
蒙山開化寺位於太原西南20公裏的蒙山,始建於551年(北齊天保二年),與龍山童子寺同時為北齊文宣帝所創建,開化寺分前(下寺)、後(上寺)兩院。通過考古發現基本上揭露了佛閣的全貌:發掘清理出的大佛龕平面略呈半橢圓形,屬於露頂式,面寬29.60米、進深17米。佛閣大佛龕的建造,中間為面寬5間,進深2間。兩側依山勢還各建有面寬3間,進深5間的建築,柱網排列與中間5間一致。因此,可以懷疑佛閣的整體結構為面寬11間,進深5 間以上巨型佛閣,是中國北朝時期體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閣。蒙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
蒙山大佛及佛閣是中國北朝時期體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閣,大佛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是世界雕造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出土的佛閣柱礎保存完好,覆蓮柱礎和平柱礎具有北朝時期的特點,清晰的柱網結構應該是反映了北朝佛閣建築的特點,對了解和研究佛閣建築和大佛龕的形制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上海青浦區唐宋時期青龍鎮遺址
青龍鎮隆平寺出土文物
上海青浦區青龍鎮遺址是古吳淞江的出海口,為唐宋時期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
考古學者在青龍鎮遺址上發掘出6000餘件名窯瓷器及數十萬瓷片,為唐宋時期龍泉窯等南方諸多窯口轉運高麗與日本的外銷瓷,這些文物與文獻記載相印證,說明青龍鎮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考古學者基本已“摸清”青龍鎮遺址的范圍,且已逐步發現唐宋時期的房基、水井、灶、鑄造作坊等遺跡。此次隆平寺塔基的發掘,確立了青龍鎮北部的關鍵地標,有助學者更為精確地“複盤”唐宋時期青龍鎮的市鎮布局。
同時,考古學者發掘出始建於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的北宋佛塔——隆平寺塔基,塔基下有地宮。從塔基的直徑而言,隆平寺塔的體量超過目前上海所存的13座古塔,這也是上海首次經考古發掘確認的古塔遺址。考古發掘顯示隆平寺塔塔基結構特殊,不同於目前國內已經發掘的塔基形式,為研究北宋時期南方軟土地基下塔基的建造工藝與地宮舍利瘞埋制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在隆平寺地宮中還發現了大量佛教文物,表面唐宋時期佛教信仰在上海青浦地區已相當興盛。因此,隆平寺地宮及佛教文物的發現,對研究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亦有價值。
山西河津市宋金時期窯址
河津窯位出土文物
河津窯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曆史上有關河津窯的文獻記載相對較少,僅在個別明清文獻中略有提及。迄今為止在河津市共發現北午芹、古垛、固鎮和老窯頭四處瓷窯址,窯址的時代自北宋延續至清。2016年3月至9月,考古人員對四處瓷窯址展開區域性系統調查,共計發掘1039平方米,清理制瓷作坊4處、瓷窯爐4座、墓葬1座、水井1處、灰坑35個,出土數以萬計的瓷片、窯具,以及一定數量的陶器、銅錢、鐵器、骨器等,以金代遺存為主。瓷器品類有粗白瓷、細白瓷、黑醬釉瓷及三彩瓷,器形豐富,紋樣層次分明。其中北澗疙瘩地點出土的北宋細白瓷,胎白而細密、堅致,釉色瑩潤,造型簡潔大方,可媲美定窯白瓷。
出土數以萬計的瓷片、窯具,為研究宋金時期固鎮瓷窯址的瓷器品種、裝飾工藝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特別是發現的金代瓷枕,獨具特色,為國內外同類公私藏品找到了燒造窯場。這次發現的制瓷作坊及瓷窯爐填補了山西地區無相關制瓷遺跡的空白,為研究宋金時期河津窯的制瓷流程、燒窯技術、裝燒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通過對金代瓷枕的對比,在美國、日本等地均發現有該窯同類產品,為國內外相關的瓷枕藏品及出土品找到了燒造出處,對研究河津窯的瓷器外銷有重要價值。
吉林安圖縣寶馬城金代遺址
龍形圖案的瓦當
寶馬城遺址位於吉林省安圖縣二道鎮附近。現存城牆周長約465米,城內中部由南向北順次排列有三個土台,經考古挖掘確認了大型夯土台基式建築一座;東西寬22米、南北長14.4米的建築台基高出當時地面約0.8米。台基上原本存建築物,該四角建築礎石寬大堅實,牆內暗礎也琢制精美,考古發掘顯示出當時建築的梁枋上應有彩繪。該遺址中還出土了包括獸面瓦當、滴水、鴟吻、獸頭等在內的陶制建築構件上百件,各式鐵釘數百枚,以及少量陶器、瓷器、鐵器與銅器。
寶馬城遺址地理位置、城牆長度等都與古籍記載的金代長白山神廟相合。此次發掘的台基整體特征與金代皇帝百官祭祀太陽的“朝日殿”建築基址相似,遺跡與遺物均具有極高等級,因此可基本判定寶馬城就是金代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這一成果是我國金代考古的重大發現,為研究宋金時期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與金代建築風格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對探索金代禮儀制度以及古代北方山祭與中原皇家山祭的關系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湖南桂陽縣桐木嶺明清時期礦冶遺址
桐木嶺礦冶遺址
桐木嶺明清時期礦冶遺址位於“千年礦都”湖南桂陽縣,這裏自唐宋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礦產和鑄幣基地,明末清初達到極盛。遺址面積約11萬平方米。遺址中心的山體平台上,呈“品”字形分布著三個功能單元,一個用於焙燒,兩個是冶煉用的。礦料先經焙燒加工後再分送去冶煉。冶煉單元中存在1至3個冶煉作坊區,每個冶煉作坊以槽形爐為主體,分布著攪拌坑、洗煤坑、沉澱坑、提煉灶、堆煤區、碎料區、環形護坎、柱洞等遺跡,在其旁配套有房屋設施。冶煉區出土了一系列較為完整的冶煉工具,如坩堝、冷凝兜、冷凝收集器、鐵蓋、托墊、精煉鍋等,並出土了青花瓷器、陶器、錢幣等生活用品。
從中國礦冶考古角度而言,以煉鋅為主兼煉多金屬的冶煉工藝流程,這是全國首次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從中國曆史研究角度而言,這次煉鋅及多金屬冶煉凸顯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煉鋅技術的國家之一,但長期以來,由於缺乏考古發掘實物資料,極大地限制了相關研究。本次發掘的多個成排圓形焙燒爐填補了我國煉鋅技術史研究的一項空白,槽形冶煉爐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煉鋅爐,伴之出土的一系列煉鋅遺跡與冶煉遺物,對於完整複原古代煉鋅術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對研究我國古代煉鋅技術的起源、發展和傳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