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
擔心保護主義在世界蔓延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美英兩國都曾經是全球化的主要鼓吹者,但「創新科技全球化」卻加深了兩國國內的貧富差異,美國也在自己制訂的國際貿易規則中吃了虧。然而,當前各國保護主義的目標和表現不一樣,對其他國家可能的沖擊也不同,反全球化的勢頭仍有待觀察。
英國脫歐與特朗普的保護主義不一樣。英國是一個島國,有「光榮孤立」於歐洲大陸國家的傳統,那主要是在政治方面。英國國內市場狹窄,資源缺乏,歷來注重對外貿易。英國的「硬脫歐」不是全方位的保護主義;現在英國政府需要自主地管理邊境,主要涉及勞動市場的開放程度;但它不可能反對國際貿易。文翠珊確定英國離開歐洲單一市場,卻尋求與歐盟談判新的自由貿易協議,還希望建立「環球的英國」。
特朗普看到國內矛盾
特朗普已經就任美國總統。在上任後的第一個工作天,他就簽發了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的行政命令。同時,他也抨擊中國的貿易政策,還會與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在當代的全球化過程中,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制造業萎縮,外貿出現赤字;部分企業增加了利潤,而工人工資卻下滑。在奧巴馬時代,美國就業情況改善了,但實際工資水平仍沒有顯著提高,許多分流工人為了再就業而調節了對工資的要求。在過去十多年,為了避免經濟萎縮,美國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沒能改變以上的困境,擴大了貧富差異。
特朗普能看到美國的社會矛盾,是他能夠在選舉中勝出的主要原因。特朗普的方案包括利用減稅來鼓勵國內投資,利用政府財政搞基建,同時實行保護主義來限制外國商品進口,希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加快經濟和工資的增長。他也稱要大幅度削減經商條規,對遷廠到海外的企業徵收邊境稅。
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會否改善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限制外國商品進口是否等於增加美國出口和工人工資?減稅會否讓美國貧富差異進一步惡化?這些政策的成效都是值得觀察的。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不僅僅反對移民,實際上也有損國際貿易。
打貿易戰會兩敗俱傷
特朗普否定奧巴馬政府為了「重返亞洲」向一些亞洲國家開放美國市場,從而在美國市場和亞洲政治事務上逐步排斥中國的做法。在就職典禮上,特朗普對「美國第一」的政策作了以下的解釋:賣美國貨,戶用美國工人,讓「美國再次強大」。眼下,他是側重經濟的,他對一些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議的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國出手較快。
縱然特朗普曾稱要把中國的貨幣和貿易政策與美國奉行「一中政策」掛恥;但他迄今還沒有把中國定為匯率操控國,卻與中國的商人討論如何通過電子商貿平臺把美國商品銷售到中國和亞太其他國家。
新國務卿蒂勒森說美國正「面對全球新現實」;中美經濟互補性強,兩國經貿關系密切;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大經濟體,能對美國的政策作出自主的回應。中國的對外政策也比較靈活,使得特朗普稱中國是一個「難對付的」國家,因而他向中國推行保護主義需要更多的考量,也在探測中方的反應。
上臺後的特朗普並沒有一個什麼「蜜月」期,更需要面對一個分裂的美國,他需要盡快作出一些成績。美國的再工業化卻需要時間,而在此以前,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對美國經濟也有負面影響。正如習近平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所說的,打貿易戰只能是兩敗俱傷。
未來,中美貿易摩擦會變得頻繁,但斷言貿易戰開打與否為期尚早。反全球化能起波瀾,對亞太地區的影響也不可避免;但在短期內,由於中美經濟互補性等因素,反全球化在亞太地區卻不一定能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