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古诗词教育不只是一种记忆力比拼

2017-02-08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晶报社论

  孩子背诵古诗词,应更多基于引导与兴趣的前提,而不是变成一种攀比与强迫。

  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近来颇为火爆。尤其是,来自上海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以能够背诵2000首古诗词而引发广泛关注。有媒体报道,不少观众表示,自己的孩子看完节目后,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

  我国是一个具有诗教传统的国度,即使是普遍被认为与古典意境渐行渐远的今天,古诗词其实在人们内心一直不曾退场,许多人可能还记得,2016年春节期间,有网友将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发到网上求征续诗,没想到短短三天时间,阅读量达到了惊人的1800万,引发了一场诗歌接龙大狂欢。

  央视这档诗词节目的走红,为古诗词的蓬勃生命力提供了新的佐证。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诞生过诗经与汉乐府、李白和杜甫的国度,中小学生的精神发育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古诗词的滋养,是难以想像的。过去曾有人倡导儿童读经,事实上,从效果上讲,读经远不如读诗,前者枯燥,而后者具有美学启蒙意味。

  但需要加以提醒乃至警觉的是,孩子背诵古诗词,应更多基于引导与兴趣的前提,而不是变成一种攀比与强迫。如媒体报道所言,孩子看了节目后开始“自觉”地背古诗词,这无疑是好事。但以国人强大的从众心理,会不会有家长因此给孩子设下更高的古诗词背诵指标呢?事实上,已有网友在论坛上留言称,“发现好多父母看了这个节目开始强迫自己四岁五岁的孩子背诗词……”如果是这样,对孩子和古诗词都容易构成伤害。

  由诗来主持一个人的成长仪式,通过诗句将孩子与典籍里那些高贵的灵魂连接起来,当然是十分有益的。但是,诗这种文化物种,注定只属于内心,读诗的过程也是一种将自己融入的过程,是潜移默化对心灵的润泽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强调的正是对诗词意境的充分理解。但是,机械的背诵与这一切无关。正如奥数一旦与升学挂钩,成为一种功利性竞赛会变得面目可憎一样,古诗词背诵在家长功利性思维支配下,成为一种激烈角逐,进入一轮又一轮PK,诗的味道也可能被稀释甚至消解。

  总之,将一档电视节目与古诗词进行嫁接,是个不错的创意。一个没有诗的时代,注定是无趣寡味的。如何在中小学大力推行古诗词教育,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意味的话题。但是,我们要防止它走向工具化,防止它轻性情陶冶而重记忆力比拼。逼迫孩子学这学那,有时甚至仅仅是为了能在客人面前即兴表演而使脸面有光,将一些原本有趣、美好的事情做坏,这样的急功近利与拔苗助长行为是我们身边的一种流行病症。希望那些代代相传的温热的古诗词能避免这样的命运,不是死记硬背、投机取巧,而是通过真正的阅读,沉淀为更多孩子体内的精神之盐。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