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估值達30億美元的快手爆紅:其實火得並不突然

2017-02-08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李楠

  你不大可能沒聽說過快手了,即便你不是它的用戶。

  有運營商和第三方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快手已經成為最火熱的短視頻社交應用。在近日關於快手將於今年赴美國上市的傳聞中,有知情人士透露,它的日活躍用戶超過4000萬,月活躍用戶達到1億,其最近的估值,約30億美元。而據快手官網數據,目前它已擁有4億用戶使用,每天會產生數百萬原創視頻。

  快手無疑已非常火爆,可是這種火爆似乎來得有些突然。此前關於快手的消息並不多見,而在關於它的討論中,也常被貼上“低俗”的標簽加以貶斥。快手到底是怎樣的應用?其上億用戶所構建的又是怎樣世界?回顧此前對它的報道與分析,或許可以給“快手”描繪一個大概的輪廓。

  悄無聲息的野蠻生長

  快手CEO宿華稱,快手從2013年轉型開始,長時間內處於“野生放養”狀態,既沒有推廣也沒有人工運營,直到2016年6月,快手才開始對市場做投入。不過快手的火爆,此前就已開始。

  它的確不是突然火起來的。從百度指數去看,大概從2014年7月開始,快手就開始走上火起來的道路。不過在此之前,快手也已經走過3年多的時間。

快手百度指數

  快手百度指數

  實際上,快手在2011年3月推出,當時它的名字叫“GIF快手”,由快手另一位合夥人程一笑帶著四個人開發而成,是一款把短視頻和照片轉成GIF動圖的工具。

  據“小飯桌”報道,晨興資本合夥人劉芹披露,2012年他們30萬美元投資GIF快手,最初只有產品形態,沒有用戶基數,“一年多後,公司遭遇瓶頸期,差不多在50萬日活左右徘徊。”經過分析,晨興資本認為創業者的能力模型有短板,而後開始為程一笑物色合夥人。

  2013年夏的一個晚上,宿華和程一笑相見、深聊,“相見恨晚”。他們決定一起幹,並決定將快手轉型做短視頻社交。而正是這次轉型,奠定了快手今日火爆的基礎。

  2014年11月,GIF快手把“GIF”去掉;2015年6月,快手的總用戶數突破1億;2016年2月,快手用戶總用戶突破3億。

  草根撐起的世界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快手,是來自去年6月一篇廣為傳播的文章:《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件的中國農村》(以下簡稱《殘酷底層物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稱只需扒拉扒拉快手這個App,就能了解中國鄉村的精神面貌。

  快手有大量鄉村用戶,不過快手創始人宿華並不認可文章對快手用戶畫像的描述。“他老點或收藏鄉村的內容,可不就看的更多是鄉村的。但是反過來以為快手上全是鄉村的,那就是他自己的錯覺。”在與《智族GQ》何瑫的對談中,宿華如此表示。

  宿華認為,“用戶分布是自然形成的結果”,真實反映了中國人口結構。而對於應用的定位,快手曾明確表示,其創立的初心,是為普通人構建一個分享生活的平台。許多關於快手的分析均認為,正是這一定位促成了快手的蓬勃發展。

  不過,相對於“普通人”的模糊說法,“草根”或許更准確一些。

  “搬磚小偉” 石神偉是快手的知名紅人,他在建築工打工多年,因在快手發布工地健身視頻走紅。作為建築農民工,他原本幾乎找不到渠道被外界關注,但在快手上,他受到上百萬粉絲追捧。

  在《財經天下周刊》的報道中,早年玩YY、之後轉戰快手的紅人“我叫青松”總結:“一個普通農民,在YY上火不了,永遠是遊客。但在快手上可以(火)。”

  “事實上,自2013年10月由GIF工具轉型為短視頻社交,“草根”便成為快手最鮮明的特質。”報道中總結。

  難免爭議的內容

  關於快手,外界評議關注最多的點,除了其火爆的突然,更多在裏面的內容上。快手中的部分獵奇內容,甚至會引起生理不適。

  在《殘酷底層物語》中,作者列舉了許多快手用戶的自虐表演。“狂嚼大豬頭、一口氣吃光半米長豬大腸、生吃一管芥末都是快手中自虐吃貨的基本標配。更狠的人表演生吃死豬、生吃蛇、生吃蛆……”

  這樣的內容必然招來嫌惡與批評,有些潛在用戶因此對快手“敬而遠之”。不過據用戶觀察,這樣極端的例子並非主。更多的批評,指向內容的“俗”與“Low”,但也有評論認為,更恰當的形容是“接地氣”。

  宿華表示,快手是做個性化推薦,每個人看的內容反映他個人的偏好。“世間百態,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快手是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的真實世界也是這樣的,快手是這個真實世界的一個投影,快手是這個真實世界的鏡子。”

  不可否認的是,快手的更多內容很受歡迎。新媒體研究者、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夥人魏武揮評價快手,“特別草根”,“挺好玩的”。

  有用戶將快手熱門作品總結為十類:搞笑類、美女帥哥類、勾引類、技能類、驚悚類、心靈雞湯類、寵物類、熱點類、偽原創和其他類,由此可見,快手中受關注的內容類型與其他網絡平台並無大的差別。

  “克制”的產品哲學

  快手中能夠聚集大量的草根用戶,同時出現許多引發爭議的內容,與它奉行的“克制”的產品思路不無關聯。而克制的特點,既體現在平台用用戶內容很少幹預上,也體現在產品迭代中對上線新功能的審慎上。

  如前所述,快手給了草根用戶受關注,變紅的機會。快手官方曾宣稱,熱門作品推薦完全基於算法,任何用戶、任何作品都有機會,哪怕發布者只有一個粉絲。而快手上沒有平台推薦、排行榜,沒有對內容的細致分類,對內容的檢索也不方便。即使大號,也不會有特殊待遇。

  而相應的,普通用戶就獲得了更多被關注的可能。

  更平等,看上去這是快手區別於同類型平台的最重要的差別和優勢所在。

  據i黑馬報道,在宿華和程一笑決定合夥幹的時候,兩人便定下了快手的一些基本原則:給普通人用,沒有明星導向,不捧紅人,做一只“隱形”的手。宿華表示:“希望用戶在意的是快手上的自然產生的內容,而不是我們這個平台去支持什么、推動什么。”

  同時,從對直播功能的態度上,也可見快手的克制。直播是當下風口,可以帶來充沛的現金收入,而快手開發了直播功能,卻只將其隱藏在視頻流中,並未單開欄目。

  宿華表示,關於直播,快手內部有很深刻的思考。他們發現直播並非記錄和分享生活的最佳形態,而是用戶和自己的粉絲之間直接實時互動的非常好的輔助功能,所以決定增加直播功能,但並不把它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這可能減少了快手的收入,不過宿華稱:“盈利這件事情我們更想掙我們該掙的錢,不想掙違背我們初心的錢。”

  總結

  回顧此前關於快手的報道,普遍對其火爆感到意外。2016上半年及之前的時段裏,雖然快手在飛速發展,不過對它的關注一直十分寡淡。有分析稱,“快手的非主流恰恰是由於定位於服務中國最主流人群”,這種論斷未必准確,但確實揭示了一點,主流聲音存在“盲區”。

  被忽視的不僅是一個短視頻社交應用,還有它背後的數億用戶。而隨著對這一應用的關注,其背後群體的種種需求,或許很快成為資本爭戰的新的場地。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