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快遞員改行送外賣背后:現在月入六七千,跳槽能高一半

2017-02-14
来源:澎湃新聞網

  這個春節後,部分快遞員沒有返回工作崗位。

  2月13日上午,有公開報道稱,位於上海市徐彙區龍吳路的申通上海“盧灣公司”倒閉,造成大量快件積壓。據稱,公司倒閉的原因是人手短缺,許多快遞員都“投奔”餐飲派送公司送外賣去了。

  對此,申通快遞發言人向澎湃新聞宣稱,公司在經營上出現了一點小問題,申通正在將申通盧灣公司合並到申通上師大公司。

  至於快遞員紛紛跳槽至外賣平台,導致網點人手不夠的傳言,上述申通快遞發言人對澎湃新聞稱,春節後,的確有部分快遞員跳槽,“但這是個行業性的問題,每年都是這樣的。畢竟快遞行業比較辛苦,平均收入也並不高。快遞員有更好的地方要去,我們也管不住。”

  滬上一名快遞員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我們現在月收入在六七千左右,送外賣能比現在高一半左右。”

  不過,也有一名資深快遞員說,快遞員的收入有很大一塊來自提成,像他這樣的老快遞,因為積累的客戶比較多,一個月收入能到2萬元。現在跳槽去外賣平台的,以年輕人居多。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對澎湃新聞分析,在O2O帶來新零售環境下,傳統物流模塊被肢解,快遞公司應該升級加盟模式,實現加盟網點人員利益與公司利益的捆綁。

  快遞積壓情況已緩解:春節過後快遞員已普遍返回工作

  

快遞員改行送外賣背後:月入六七千 跳槽能高一半

申通快遞上海上師大公司

  眼下,申通已經將此前由盧灣公司派送的快遞,全部轉入上師大公司。

  2月13日中午,澎湃新聞記者在申通上師大公司看到,室外堆了大批快遞。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場堆積的都是盧灣公司的快遞,因為人員不足,該網點在年後被調整並入上師大公司,部分快遞投遞有兩三天的滯後,但隨著節後快遞員逐漸返回工作,快件派送已經恢複正常。

  申通快遞發言人還表示,申通盧灣公司的確積壓了部分大件快件,小件已經全部派送完畢。

  前述申通快遞發言人坦承,相較其他快遞企業,申通快遞的加盟網點規模較大,網點的分布不夠密致。這樣的網點布局帶來的後果是,當網點發生爆倉、快件積壓時波及面會比較大。

  根據“通達系”快遞公司招股書,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的服務網點分別為24000家、25000家、20000家、20000家,加盟網點分別為2626家、3541家、1577家、2844家。

  “現在,要在上海主城區開一個門店,成本太高。”申通快遞發言人表示。

  此外,前述申通上師大公司工作人員還提到,快遞員一年到頭只有過年可以休息,回家多待幾天,甚至在過年期間回老家結婚都很正常。上師大公司現有員工80餘人,目前基本上全部返回,新招員工占比只有百分之幾。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靠近申通上師大公司的天天快遞網點,也在空地上堆了不少快件。該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快件都是當天收到的,網點員工節後已基本返回,不存在貨物積壓的情況。

  此外,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的上海楊浦、黃浦、靜安等區域的多名快遞員,也表示他們所在網點,目前已經不存在快遞積壓的情況。

  “我們現在月收入在六七千,送外賣能比現在高一半”

快遞員改行送外賣背後:月入六七千 跳槽能高一半

 

  雖然快遞積壓情況已經得到緩解,但快遞員流失的現象,也已不是新鮮事。

  天天快遞滬上某網點負責人稱,快遞公司的確有部分快遞員跳槽去送外賣,但這是人員的正常流動,畢竟外賣網站相關福利更好,比如給派送員都交了五險一金,“人員流動並沒有對我們的快遞業務造成太大影響。”

  一名申通上海分公司的快遞員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表示,快遞員跳槽去做外賣是有的,“我們現在月收入在六七千左右,送外賣能比現在高一半左右。”

  “做快遞員壓力很大的,從早忙到晚。但送外賣忙的時段就比較集中,相對就比較輕松。”上述快遞員告訴澎湃新聞,“因為我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戶,提成會多一點,所以沒有去送外賣。”

  圓通速遞相關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該公司上海區域的業務員平均工資在6000-8000元。

  另一滬上快遞員則提到,“快遞公司的新人,因為沒有客戶,每個月收入只有4000到5000元,但是外賣平台工資很高,正常做外賣收入在7000元左右,除掉吃住,拿到手有5000左右。”

  該名快遞員告訴記者,“做快遞雖然包吃住,但是風險很大,沒有休息,沒有三險一金,五險一金這些保障。”

  而且,二三線城市的快遞員收入還難以比肩一線城市。

  2016年5月,北京交通大學、阿裏巴巴研究院、菜鳥網絡聯合發布《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顯示,53.4%的快遞站點員工月平均工資在2001-4000元;近八成一線快遞員日均工作9-10小時,有些甚至12小時以上;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對工作的認可度不高。

  外賣平台的吸引力:對快遞行業的人來講,外賣行業簡直輕松得不得了

快遞員改行送外賣背後:月入六七千 跳槽能高一半

 

  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基因更足的外賣平台,正在成為不少年輕快遞員青睞的新東家。

  百度外賣相關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春節過後,百度外賣確實在招聘過程中發現,很多快遞員改行來送外賣。

  餓了么方面也向澎湃新聞證實,快遞員跳槽做外賣員,存在這種情況,(兩者)都是(屬於)物流行業。

  百度外賣方面向澎湃新聞表示,快遞員是他們比較喜歡招募的目標人群之一,“(快遞員)與(百度)騎士的工作匹配度較高”,“而且,對快遞員來說,轉型送外賣比較容易。因為之前快遞員也是分區域派送快遞,其對區域道路情況比較了解。”

  “外賣平台的工作強度跟快遞沒法比的。”一名滬上快遞員說,“外賣工作量也小,在其他行業的人看來,外賣可能比較辛苦,但是對於快遞行業的人來講,外賣行業簡直輕松得不得了。”

  此外,外賣平台開出的條件更有吸引力,各項保障也較為完備、靈活。

  澎湃新聞了解到,目前,餓了么物流配送人員的用工形式分為三種:勞動合同工、勞務派遣工,以及眾包人員(兼職人員)。其中,勞動合同工和勞務派遣工的薪酬是按單計提,接單方式是“系統推薦+人工指派”,使用合規電動車,餓了么為其強制購買保險。眾包人員的薪酬是“基礎單價+准時積分+活動積分+忠誠度積分”。

  對於三種運力方式,餓了么針對惡劣天氣都會給騎手相應補貼,還會發放福利,激勵政策鼓勵騎手多勞多得。餓了么方面稱,有一位外賣派送騎手,春節期間堅持在上海跑單沒有休息,這個春節月收入約為2萬元。

  需要改變的利益關系

快遞員改行送外賣背後:月入六七千 跳槽能高一半

 

  面對部分快遞員的流失,快遞公司也在積極應對。

  以申通為例,該公司一方面正在加大員工招聘力度,另一方面也在加大對業務員的培養力度。

  “但是,有些人硬要走也沒辦法,現在是雙向選擇。互聯網公司給的待遇可能會稍微好一點。”申通快遞發言人強調,“五險一金,我們這邊全部有。員工保障這一塊,我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澎湃新聞記者還了解到,春節過後,申通給快遞員漲了提成,單件快件派件提成已經由之前的1元上漲到1.5元。

  但申通快遞發言人也對澎湃新聞承認,“現在快遞公司之間競爭加劇,每個快遞員取送件量很難再增加,甚至不升反降。”

  而且,在業內人士看來,快遞公司和加盟網點、快遞員之間的關系,也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

  快遞投資者、快遞專家趙小敏向澎湃新聞表示,“2016年是快遞公司集中上市的一年,2017年將是快遞網點批發式出事的一年。”

  趙小敏認為,“快遞公司在上市前沒有將加盟商納入到上市公司的體系。上市之後,快遞公司總部對加盟商和網點的要求提高,加盟商需要在派送車輛、公司形象、自動化分揀設備等方面做大量投入,在業務量增加不明顯和利潤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加盟商和快遞公司總部之間的利益分配平衡狀態被打破。”

  2016年10月,韻達快遞廣西分公司20家網點拒絕送件,導致5萬個包裹延遲配送。2016年底,圓通速遞寶雞分公司網點發生“停工事件”。2017年2月初,圓通速遞合肥分公司被曝十餘個網點集體商討停工。

  趙小敏建議,快遞企業需要打造新的合夥合作加盟體系,“未來,加盟商、網點和快遞總部的關系,應該是加盟、股東、利益捆綁等多種方式並存,而非利益交易關系。”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還提到,快遞企業在謀求形象和品質改善上,過於依賴強硬制度,簡單粗暴的以罰代管,把經營壓力專家給加盟商或底層第三方,缺乏基於快遞一線人員長遠發展的柔性管理。

  楊達卿也建議,加盟網點人員利益與公司利益的捆綁。一則,建立新型合夥人模式等,以股權等讓加盟商和員工享受公司發展紅利;二則,基層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規則,處罰和激勵要同步推進。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