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6

紅旗-9導彈現身南海軍演 專家:對挑釁釋放信號

2017-02-17
来源:澎湃新聞網

  央視軍事報道南海軍演中出現了紅旗-9導彈的畫面。

  原標題:紅旗-9導彈現身南海軍演,專家:對挑釁釋放足夠的信號

  據《解放軍報》2月15日報道,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于12日至13日,在南海某海域“協同航空兵、岸基防空力量進行的一場聯合防空作戰演練”。

  結合《解放軍報》11日題為《海軍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啟航》的報道——“他們將赴南海、東印度洋、西太平洋等海域,進行實戰條件下聯合防空、保交護航、反恐反海盜和海上防衛作戰等課目訓練,并沿途帶動南海艦隊航空兵、西南沙守備兵力和東海、北海艦隊部分兵力參加對抗演練”——可知此次演習應該是在西沙或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并且是對“敵方”來襲的空中力量展開的針對性演練。

  報道還提到,“紅方構筑了遠中近三層防空網:外圍,海軍航空兵某部2架戰機巡航待戰;中層,長沙艦和海口艦雷達飛旋,艦空導彈、艦炮蓄勢待發;近程,地面防空火力嚴陣以待。”根據文字稿相關報道,我島礁防空力量應多為近程火力。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視軍事頻道公布的畫面,“紅旗”-9遠程防空系統也出現在演習中。

  去年7月,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依據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的衛星圖像分析稱,位于西沙永興島上的“紅旗”-9防空系統已于當月10日撤出永興島。海軍專家李杰當時表示,撤出“紅旗”-9導彈,可能是對美國在7月5日決定撤走“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的一個善意回應,顯示中美雙方都有意給軍事對抗的可能降溫。

  “當時的撤出一方面是出于維護南海和平的大局,另一方面也是裝備檢修與維護的需要。但從根本上講,裝備的調整都是出于維護國家主權與利益的需要。”李杰表示。

  圖為紅旗-9導彈現身“93大閱兵”

  去年7月18日,時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會見到訪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里查德森時表示,“我們絕不會放松警惕而不設防,防御設施的多少完全取于我們受到威脅的程度,那些企圖通過展示軍事肌肉迫使我們屈服的做法,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雖然南海仲裁案的鬧劇結束后,中美在南海均表現出較為克制的姿態。但近期以來,美國國內圍繞中國南海島礁的討論迅速升溫。有智庫2月8日發布題為《西沙群島:北京在南海的另一處建設》的研究報告,對中國在西沙的島礁建設及防衛能力的提升進行了詳細分析,稱西沙對于中國在整個南海建立監視和力量投射的能力具有關鍵性作用。

  此前,在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去年11月主辦的兩棲作戰論壇上,也出現了一個有關南海島礁的作戰構想。其總的原則是,美軍艦艇編隊并不進入解放軍守島力量遠程火力的打擊范圍,而是將依賴無人平臺、F-35B隱身戰機、MV-22“魚鷹”等裝備,利用隱蔽、快速的遠程機動方式對中國的島礁防御力量實施打擊。

  據美國《海軍時報》2月12日報道,美國海軍及太平洋司令部的高層正在醞釀新的挑釁行動:包括派遣“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在內的更多軍艦進入南海,并可能讓軍艦進入中國在南沙和西沙群島進行過陸域吹填作業的島礁周圍12海里的海域。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方尊重和維護各國依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但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航行和飛越自由為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

  “軍事手段也是維護南海主權不可或缺的手段。”李杰強調,“面對潛在的外來挑釁,我們也要釋放足夠的信號,展示我們應對威脅的能力與信心。”

  【相關新聞】

  中國紅旗-9成國外爭搶的明星武器

  看中“紅旗-9”,不僅是因為性能好

  2013年9月,參加土耳其首個遠程防空和反導系統招標的有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企業,其中美國的“愛國者”導彈系統,俄羅斯的“S-300”,法國和意大利合作生產的“紫苑-30”,都是十分強勁的競爭對手。但在這次軍貿中,中國公司脫穎而出,首要的原因是“紅旗-9”(外貿型號是FD-2000)性能優越,價格低廉,這也是最吸引土耳其軍方的一個亮點。當然,國際軍貿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貿易往來,對于土耳其來說,采購中國的“紅旗-9”,有著更多的意義。

  其一是性能優越。土耳其比爾蓋戰略研究中心(Bilgesam)主任阿蒂拉·桑德克勒在接受俄羅斯《生意人報》記者采訪時說,與美國的愛國者導彈和俄羅斯的“S-300”導彈相比,中國的“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可以發現并摧毀一般雷達無法識別的導彈,軍事用途性價比較高。

  軍事專家認為,“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是一種成熟的主戰防空兵器,被視為中國最先進的地對空導彈。該導彈系統配備了HT-233型相控陣火控雷達,為C波段,探測距離達到120公里,跟蹤距離為90公里,可同時跟蹤100個空中目標,并制導多枚導彈攻擊其中50個以上目標。

  在打擊力方面,“紅旗-9”導彈攜帶的是180公斤的彈頭,最高速度為4.2馬赫,最大射程為125公里,能夠全天候作戰,即便是遭遇大規模空襲以及存在嚴重電子干擾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瞄準并攔截各類導彈和飛機。

  在射程上,“紅旗-9”與俄制“S-300”相比,還有一些差距,但是它有自己的優勢。“紅旗-9”導彈的反應時間僅為15秒,能夠同時對付近50個目標,而“S-300”最多只能同時對付6個目標;“紅旗-9”導彈系統的布置更加合理。

  另外,“紅旗-9”導彈打擊常規空中目標的射程,超過了美國的“愛國者”導彈系統,甚至可能不亞于美軍的戰區高空區域防御導彈系統。“紅旗-9”的射程還略微超過了意、法聯合研制的“紫苑-30”導彈。據稱,在土耳其的招標過程中,土耳其軍方安排了測試打靶,“紅旗-9”9發9中,這在所有的參試導彈中是絕無僅有的。

  其二是價格低廉。中國在武器出口方面是后起之秀,在國際軍貿中,希望能通過價格上的讓步使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土耳其關于遠程防空和反導系統招標,2009年的報價是40億美元,中國公司最后以34億美元超低價位中標,比其他國家的公司報價低出許多。同時,中國提出的生產方式對土耳其有利——40%的產品將在土耳其生產,土耳其Roketsan和Aselsan公司將參與其中。

  因為中國同意轉讓技術,土耳其公司可以在衛星發射系統領域積累經驗,降低土耳其對他國的依賴程度。相對于中國導彈,其他三款導彈的售價都很高,而且它們在對土耳其本土防空技術的提高上都沒有多少實質性幫助,這恐怕是土耳其最終選擇中國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國際軍貿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中國躋身其中合情合理。中國之所以把價位壓低,也有照顧老客戶的原因,土耳其曾經采購過中國的“A-100”遠程火箭炮和“B-611”地對地導彈。

  其三是政治原因。按理說,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理應優先購買北約成員國的導彈防御系統。但是,如果選擇北約的導彈系統,土耳其可能會受到某些限制,特別是在土耳其與以色列關系惡化的情況下。一旦土耳其與以色列發生沖突,北約可以通過遙控手段,阻止土耳其啟動自己的防空導彈系統。因此,土耳其希望擁有一種可以根據自己的安全考慮來使用、不受制于任何人的防空系統。當然,對于土耳其來說,這次看似平常的軍貿交易,如果運作好,就是一次成功的政治活動。因為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土耳其希望能夠通過各種渠道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中國自然也愿意給土耳其留個好座位。

  簽約或毀約,中國都是贏家

  土耳其雖然單方面毀約,但經過現代傳媒的放大,中國“紅旗-9”早已經成為享譽全球的武器明星。而中國先進武器系統的亮相和被認可,并順利撬開美俄長期壟斷的遠程防空導彈市場,這是多少金錢也換不來的。當然,這次經歷也告訴我們,在國際軍貿的征途中,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首先,必須維護好核心利益。據俄羅斯媒體早些時候報道,中國和巴基斯坦計劃簽署一份數十億美元的合同,中方向巴海軍供應8艘常規潛艇,加上之前中國計劃為巴基斯坦海事安全局建造6艘巡邏艦,今年中國僅和巴基斯坦就達成了14艘艦艇出口協議。由此可以看出,中國軍貿的前途充滿光明。

  相關專家指出,在國際軍貿中,我們的武器裝備性能優良、價格低廉,但在促銷時要特別注意維護核心利益,有時甚至應該為此放棄經濟效益,畢竟核心利益、知識產權才是無價之寶。

  其次,必須考慮到政治環境。毫無疑問,土耳其這次毀約主要是政治原因,美國的遏華政策、中東亂局、北約阻撓,這些都是中土兩國繞不過去的坎。另外,土耳其在北約中的地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以及購買決心和抗壓能力,也是影響這單軍貿不可忽視的因素。

  最后,必須建立起風險規避。在軍貿活動中,要熟練掌握和使用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公約,制定我們的軍貿規則,強化底線思維,從而降低毀約率和毀約后的經濟損失。即使簽約成功,后續的服務、合作、使用等方面的細則也不容忽視,這樣既能減少不利因素,又能增加新的利益點。

  (作者單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