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來,享受美麗。”——美即面膜這句廣告詞,曾經將它帶上“中國面膜第一品牌”的巔峰。但如今,美即早已停了增長的步伐,銷量急速下滑,“享受”的是無盡的落寞。
近日,有協力廠商機構披露了美即的經營資料:2016年回款不足2億元,同比下滑六成,只相當於2012年巔峰時期回款的10%。而多名美即經銷商和代理商均向記者證實,美即面膜在被歐萊雅收購後銷量確實急速下滑。
經銷商:“說銷量跌90%還是客氣的”
成立於2003年的美即,憑藉“單片銷售”的創新在2010年前後風靡一時。2010年帶著無限榮光,美即控股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機板。2012年是美即面膜的巔峰期,當年美即的銷售額達到13.49億港元,增長了41%,淨利潤為2.05億港元,美即面膜銷售回款13.53億元。
2013年8月15日,國際日化巨頭歐萊雅集團宣佈收購美即控股全部股份,總價為65.38億港元(當時約合51億元人民幣)。之後美即控股退市。
曾經霸佔了女人的臉,但並不意味著霸佔了她們的心——即消費者的忠誠度。
時隔4年不到,市場傳出了美即面膜去年回款同比下滑了60%的消息。
“現在(美即)的銷量確實是急速下降,說跌90%還是客氣的。”美即的老經銷商蔡達志(化名)言語間伴隨著無奈的乾笑。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己是美即面膜最早的經銷商和代理商之一,現在也還在代理美即面膜。
“以前我們一次性拿貨,每次的進貨量100萬(元)、200萬(元),甚至300萬(元)都敢拿,現在拿個10萬(元),我們都覺得有風險。”蔡達志說,在他的公司,美即面膜賣得好的那幾年,一年要進貨上千萬元,但現在進貨額連100萬元都做不到。“現在一年大概就是40萬~50萬元(進貨額)。”
蔡達志告訴記者,目前美即面膜賣得最好的是“繽紛系列”,其中“海洋冰泉”面膜的銷售額大概能占美即“繽紛系列”產品銷量的30%~40%。
記者在美即面膜各大線上零售商網站看到,銷量排名靠前的均是“繽紛系列”或者“全新繽紛系列”產品。美即另一地區一級代理商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海洋冰泉”賣得最好。也就是說,“繽紛系列”目前仍是美即的當家產品。
“以‘繽紛系列’產品為例,產品剛出來的時候批發單價是6元多,現在一般是3元錢,甚至2元多。(我感覺)基本上已經接近崩盤的狀態。美即給專營店的折扣越來越低,就是因為賣不出去了。”蔡達志表示,美即面膜價格很混亂。
美即被曝管道價格混亂
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多名美即經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了美即管道價格混亂的情況。
山東淄博華雄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靳承濤告訴記者,在美即被歐萊雅收購之後,他在2014~2015年期間有一段時間曾是美即面膜的代理商,但最後,他不得不賠錢將手頭上的美即面膜全部處理掉,然後退出代理美即面膜。
靳承濤解釋道:
“美即當時市場太亂。我們作為正宗代理商,當時美即工廠給我們的面膜價格還沒有外面批發市場串貨的價格低。我們當時到貨價差不多是5元/片,但當時他們串貨到批發市場的美即面膜價格好像才3~4元/片。”
靳承濤介紹道,由於串貨貨源不斷砸價,搞亂了美即面膜的市場價格。小日化店不堪利潤壓力,不再從他那裡拿貨,大型日化專營店也轉向外面拿貨,導致靳承濤手頭上的貨慢慢沒有了市場。不過靳承濤也表示,並不清楚當時美即面膜串貨的貨源,也沒人去查證,他只向記者表示,“正宗的代理商都給不了的價格,這裡面肯定是有問題的。”
“美即的價格比較混亂,他們也沒有吸引人的產品出來。” 南京一家化妝品公司老闆吳志遠也告訴記者,歐萊雅收購美即後,他便不再是美即的經銷商,原因是賣不動。
蔡達志則指出,實際上在被歐萊雅收購之前,美即就已經存在問題。“美即面膜能做到這麼大的量,實際上就是所有的CS店(客戶服務店)的店長按照不賺錢的定價銷售,5元錢進來,我就買5元。我5元進貨甚至賣4.5元,以此去吸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即面膜的價格混亂也體現在銷售終端。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同一類美即面膜產品在不同商超或者日化店售價也不盡相同。在電商平臺上,美即面膜以組合打包售賣為主。以繽紛系列海洋冰泉面膜10片裝為例,記者整理來自天貓、京東、聚美優品、名創優品、淘寶等平臺的售價發現,各平臺價格差異較大。京東美即官方自營旗艦店的定價是89元/盒,其餘店鋪的價格均低於此價,最低低至39元/盒。
銷量下滑是因戰略不當?
2月16日,記者走訪廣州海珠區一些連鎖超市發現,美即面膜均並未出現在顯眼的專櫃位置上。在沃爾瑪超市,美即面膜被放在面膜區的貨架上,與一葉子、禦泥坊、森田等品牌面膜並排擺在一起。
沃爾瑪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美即除了“黑酵力”系列及“水光盈絲”系列新品外,其他系列面膜產品都有促銷活動,其中經典產品“繽紛系列”面膜的促銷價為5元/片。“(美即)也不是說沒有人買,也有人買。”
萬甯一位元銷售人員則告訴記者,店裡賣得最好的是森田藥妝面膜,然後是一葉子,“美即的面膜(紙)太厚了,現在已經沒什麼人買了。”而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年紀稍大的人傾向選用美即,但年紀小的都不太選美即。記者在萬甯店看到,森田等進口面膜幾乎佔據店內所有顯眼位置。
屈臣氏的銷售人員明確告訴記者,“美即是前幾年賣得最好,最近這幾年都沒有那麼好了。”
“美即的面膜紙有點厚,很多人用著用著就不太喜歡用美即了。”上述屈臣氏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國產面膜賣得最好的品牌是百雀羚、韓束和韓後。
記者在美即官網瞭解到,美即面膜產品主要包括“黑酵力系列”、“水光盈絲系列”、“新繽紛系列”以及“漢草理膚系列”等。
蔡達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他看來,美即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歐萊雅收購美即後,沒有及時對美即的產品進行有效的更新升級,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美即的產品沒能跟上消費者的需求。歐萊雅收購美即後也推出不少面膜新品,但美即目前賣得最好的還是的“繽紛系列”產品。
記者注意到,歐萊雅收購美即後不久就推出新品牌“極上”,但如今“極上”在美即的產品體系裡已經沒有了蹤影。“‘極上’是屬於比較厚的面膜。實際上美即在15元/片以上的面膜產品都做得不好,‘極上’的推廣失敗了,後面推出來的品牌也都不是很理想。”
在美即的產品版圖中,ICS也是一個短命的品牌。2010年3月,美即曾與韓國的韓佛化妝品公司訂立合營協議,在中國推廣、銷售韓佛旗下的“It”s Skin”和“ICS”品牌化妝品和護膚品。與此同時,其還與韓佛訂立製造協定,在韓國生產以“Keep UP”品牌為美即生產護膚品。
然而,ICS也成為歐萊雅收購後動刀的品牌之一。工商資料顯示,廣州美即韓佛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4月,法定代表人是鄧紹坤,其也是美即控股的執行董事之一。一位元ICS前員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ICS當時計畫銷售的產品美容儀與歐萊雅的產品有重疊,後來歐萊雅決定解散ICS。據瞭解,歐萊雅收購僅兩個月後便通知ICS解散。
國內某美妝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也認為,美即面膜被歐萊雅集團收購後沒有再進行消費升級,原有的產品會導致消費疲勞。
資深行銷企劃人黃志東表示,國際公司的行銷政策並不適合中國代理商。“民營企業行銷比較靈活,為了讓代理商拿多點貨,企業可能會相應地多給點折扣。而國際公司講究流程規範和財務清晰,可能你買把掃把都要等上面審批。”
美即某地區一級代理商的相關負責人就證實了上述看法,“外資管中國企業不靈活,比較死板。比如以前我們要搞個促銷活動申請費用只需要3天就批,但是現在半個月都批不了,走流程比較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美即面膜去年業績狀況、美即面膜管道價格混亂等相關問題聯繫歐萊雅方面。歐萊雅回復稱,作為上市公司,依據其全球政策,並不能透露任何單個品牌在當地市場上的具體財務資料。目前市場環境挑戰巨大,競爭激烈,儘管如此,美即品牌對於歐萊雅的戰略意義不變。為進一步提升美即在面膜市場的競爭優勢,歐萊雅將美即品牌進行戰略整合,把美即現有的市場和銷售團隊和歐萊雅中國大眾化妝品部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