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因應基建需求 加大人力投入

2017-02-27
来源:香港商报

  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昨表示,預計樓市升1至1年半,升幅約20%,而今年內有機會升10%。面對樓市狂潮可能再起,政府須持續增加土地和房屋的有效供應,扭轉供求失衡局面,滿足市民的住屋需要,確保樓市穩定。而如何保證有充足的建造業人手,以滿足未來香港在房屋、公共運輸等基建項目較高水平發展的需求,避免有關工程受到不必要的阻延及影響質量,這個問題同樣要引起足夠重視。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基建工程及樓宇建造活動料會持續擴張。預計五年期內,私人住宅單位的每年平均落成量約20300個,公營房屋單位供應約為94500個。在運輸方面,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橋、沙田至中環線等大型基建項目在持續推動中。本港多項工程正處施工高峰期,房屋供應要追上拖欠,未來幾年將持續大興土木,建造業人手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現時建造業人手短缺的現象,需要引起警惕。香港建造商會去年12月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建造業最新人手短缺率為7.54%,較2015年同期下跌5.26%。按工種計算,最缺人的為竹棚工,人手短缺率達22.1%;其次為混凝土工18.8%。勞動力老化問題仍然困擾業界,現時50歲或以上的建築工人占整體超過42%,約17萬人,可謂青黃不接。人手不足,勢必延阻基建計劃速度,基層市民輪候公屋的時間會不斷延長,同時也會推高工程造價,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市民買樓自然會「越買越貴,越買越細」。近來也可以看到本港一些大型工程,均發生延誤和超支的情況,人手短缺是原因之一。若情況持續,社會及經濟代價更大。

  政府有必要因應建造需求,做好準確估算,制訂長遠計劃,加大人力投入,以應付未來的龐大需求。首先要立足本地,適度調撥資源,包括加強對現有工人的培訓,協助提升技術以助轉型,加強他們的競爭力,做到人盡其用;按照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工種調配,量身訂造式培訓新手;增加誘因提高待遇,如薪酬、津貼、假期、進修、晉升等,吸納生力軍。不斷壯大本地建築工人群體,緩解市場人手緊張狀況,充分保障本地勞動人口的就業需求,是配合香港基建發展需要的根本方法。

  其次,在不影響本地勞工就業的情況下,可考慮容許就個別人手嚴重缺乏的工種,適時、有效輸入技術工人。事實上,本港建造業年年加薪幅度高於通脹,甚至有年輕人趁體力充分拼搏,月賺16萬元的事例,可人手依舊短缺,顯見建造業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較艱苦,新人入行意欲不高,問題已非單靠提高薪酬就可解決。只要有確切的數據支持,根據實際需要增加輸入外勞作過渡安排,以解燃眉之急,是合情合理,也對整體社會有利。同時,政府和業界通過定期嚴格檢討,設定好退出機制,就無須過分擔心搶飯碗的問題發生。

  住屋和基建工程,建造業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管齊下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有利改善民生,最終受益的是廣大市民。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