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畅游惠城美丽乡村

2017-05-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惠城区“活力乡村”游启动

惠州市旅游局副局长田佑良为获奖菜式颁奖

  【香港商报网讯】惠州市惠城区重点打造的项目--黄沙洞村“美丽乡村”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农展馆、驿站、景观绿道、停车场等场所均已完成建设,20日开园迎客。据悉,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涵盖了温泉怡养、民宿体验、田园风光、生态休闲等4条旅游线路。(香港商报记者卢伟、通讯员陈美君)

  打造具有主题特色的美丽乡村群

  惠城区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集山、江、泉、湖、瀑于一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不少地方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独特,到处都有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美景。当天开园的黄沙洞村作为惠城区首批“三宜”新农村示范点,田园风光美不胜收,温泉民宿特色鲜明,乡村旅游雏形初现。

  记者注意到,自2016年起,该区就启动了“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20个“三宜”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黄沙洞“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就是惠城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的缩影,也是惠城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惠城区委常委刘世通向记者介绍,该区的乡村自然资源主要位于横沥镇、汝湖镇、小金口街道等,自然风光各具特色,既是休闲的好去处,又是旅游开发建设的生态资源。此外,横沥镇的黄沙洞村拥有92℃天然温泉,有独特的保健疗养作用,是稀有的宝贵资源。

 

惠城区的乡村风光宜人

  该区还拥有横沥镇墨园古村落、芦洲镇岚派村古村落等古建筑资源,以及三栋镇邓演达纪念园、水口街道下源村的辛亥革命历史、汝湖镇七女湖起义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小金口街道麒麟舞、龙形拳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洲镇东胜村“南瓜节”祭祖仪式入选惠州市“非遗”名录,还有小金口街道的“会节”等民俗活动。每逢农历新年期间,横沥镇墨园村的元宵风俗活动(关吴二帝巡游、抢“神水”祈福)、汝湖镇上围村舞草龙、南新村和仍中村的真君宫巡游活动等丰富多彩、精彩纷呈。这些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艺术,吸引着大量的港澳、珠三角和本地游客前来游玩。

  接下来,该区讲按“4A”景区整体规划设计,通过“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以乡村资源要素为基础,生态农业为载体,乡村旅游为主导,利用互联网+,打造具有主题特色的美丽乡村群,连片发展乡村游。

  梅菜香飘四溢

  “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惠州梅菜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它曾经是明朝上贡朝廷的贡菜,也以其色泽金黄、清甜爽脆,称为了客家人情有独钟的“惠州第一菜”。

  惠州惠城区的梅菜采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自苏东坡来惠州后,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民间传为正气菜的梅菜由宋哲宗八年十月,被贬谪惠州的大文豪苏东坡传授的东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扬四海。据闻苏东坡流放到惠州,苏东坡好美食,是天下闻名的。有一次,其家中做东坡肉来请客,但是做的量过大,一次吃不完,于是省吃俭用的苏东城就叫他的厨子把没有吃完的东坡肉和一点腌菜(即梅菜)共煮于一个小陶锅中,等着下一顿再吃。结果此合菜出锅时,苏东坡闻其大悦:肉香菜芳,浑然天成。

梅菜扣肉

  由于梅菜不仅可独成一味,又可以梅菜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 等菜肴,因此,越来越受岭南、港澳、东南亚一带的人睛睐。人们购买梅菜,除自己吃外,还经常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惠州梅菜久享盛誉,畅销国内外。凡是过往惠州的游客,都要买点梅菜回去尝一尝。港澳同胞回乡探亲,也要带些梅菜作为乡土礼品。

  惠城区的横沥镇被称为“中国梅菜之乡”,你若到惠城区的乡村旅游,就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梅菜大宴。惠城区的农家乐会拿出各自的绝活,以梅菜为素材,制作出让人垂涎三尺的菜式,像“双味梅菜卷”、“梅菜鸳鸯卷”、“梅菜麦芽鱼丸汤”、“梅菜扣肉”、“梅菜咸鸡皇” “梅菜酿花蟹”、“饼梅菜海胆炒饭”等,当然,最著名莫过于“梅菜扣肉”,吃一口爽口自然,不油不腻,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