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作者:立法會議員吳永嘉
回歸20年來,香港產業結構的第三次轉型升級方興未艾。特區政府開始意識到工業是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推動「再工業化」。同時,順應全球工業4.0的大趨勢,利用創新及科技,這是新型工業的大背景和政策推動力。
工業帶動貿易相得益彰
據特區政府統計處數字,1997年至2016年,香港工業GDP所佔比率從6.1%下降到1.1%,從業人數從44.3萬人(佔總就業人數的14%)減至9.7萬人(佔總就業人數的2.6%),而且下降趨勢尚在持續。必須承認,香港的工業日漸式微,但並非消失,也不可能消失。
從過去20年香港經濟的轉型經驗來看,只就工業談工業,也是不完整的;而且,工業促進貿易,尤其是包括知識產權、高科技、高增值產品的進出口,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2015年,香港進出口貿易佔GDP比率高達18.1%。因此,當我們把工業和貿易產值相加,則是另一番景象,兩者GDP所佔比率迫近20%,是最大的行業。尤其在經濟低潮中,工業和貿易往往率先復蘇過來,經受周期性起伏並不斷向前發展。可見,工業生產是經濟的必要元素,若再加上貿易的優勢,簡直如虎添翼。
隨著香港工業家把生產工序遷移至相對低成本地區,本地的制造業生產活動大減。但是,他們在香港依然充滿活力,並提供高增值服務,其本地辦事處往往以貿易公司及營運總部的方式運作,因而在統計上被列為貿易服務供應商。他們的香港總部負責策劃整個生產流程,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地理優勢,而且還為中介服務帶來龐大需求。
例如,香港的制造商及貿易商在處理生產及出口業務的過程中,依靠本地公司提供技術、物流、品質控制、設計、金融、保險及其他中介服務,因而形成了一個精密的工貿網絡。這個網絡包羅設計及產品開發公司、品質檢查員、檢驗所、貨運代理、銀行、保險公司、律師、會計師等。可見,香港制造業利用全球生產鏈妥善布局,就像一個巨大的磁石,對本地的相關科技及服務產生巨大的磁力。
「再工業化」指的是什麼呢?當然不是要走回頭路,搞勞動密集型的工業生產。而是要啟動新思維、謀劃新願景、尋找新出路。眾所周知,香港的地價十分昂貴,生產成本十分沉重。面對工業用地供應緊絀,社會經常問一個問題:地從何來?對此,我們聰明的工業家們早已有了答案,就是將工業產品的初創與研發留在本地進行,再借助離境制造生產,迅速推動企業規模擴大,並帶動貿易的大幅增長。
再工業化須支援外延發展
香港的工業在上世紀70年代打下基礎,80年代已逐步過度到離境制造生產。應該說,香港工業正是順應了世界扁平化的趨勢,實現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及發展擴大,即企業總部在香港,離岸制造。近年來,在內地設廠的港商已將次要生產工序或最後組裝環節轉移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例如東南亞,以滿足原產地規則,減低關稅成本。隨著「港深科技園」的開發,港商亦可考慮把部分高端工序搬回香港,這不僅有助於香港「再工業化」,屆時出口貨物披上「香港制造」品牌,還可以享受賦稅優惠。
截至目前,仍有超過兩萬家在珠三角地區投資設廠的港資廠家,其企業的靈魂、精神、文化、技術、創意、管理、市場開拓、融資等精髓仍在香港,企業的「根」仍在香港,他們是香港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及香港經濟社會的資產與實力,更是粵港融合發展的具體表現。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資料,在內地的港資企業對香港的金融、貿易、運輸和服務業等支柱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貢獻。
其實,香港出口商已發展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發揮的作用遠遠超乎純粹撮合買賣雙方完成交易的中介角色。他們負責監察創造產品價值的整個過程,由采購、啟動生產,以至貨品運抵買家。這種向增值鏈的前端及後端發展的趨勢,推動港商將業務重點由原件制造(OEM)轉移至原創設計(ODM)及品牌產品創造(OBM)。簡而言之,雖然多數工業企業的生產活動不在香港進行,但他們制造的產品仍然通過香港這樣的貿易平臺,源源不斷地銷售至全世界。
因此,特區政府推行「再工業化」,必須與港企在境外生產線的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把支援「外延發展」港企的產業升級,列入創新及科技的範疇,從而達至相得益彰之效。而香港工業生產線北移(尤其是珠三角),以及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移,都應視為香港工業腹地的擴展,這將有助鞏固香港的貿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