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6

最強海監飛機B-5002入列 航程覆蓋南海全部空域

2017-06-28
来源:參考消息網

  原標題:參考睿評|“最強”海監飛機入列 中國南海維權如虎添翼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道 6月19日,在新落成的海南博鰲機場,舉行了國家海洋局首架中遠程海上巡邏機“中國海監B-5002”入列儀式。包括中國海監南海航空支隊在內的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有關部門和單位、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飛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瓊海市政府、陵水縣政府、軍、民航空中管制部門等單位和部門領導以及代表出席了入列儀式。該機是目前中國海監飛機中體型最大、航速最快、航程最遠的飛機,最大航程約2450公里,理論上可覆蓋我國南海全部空域。

  “中國海監B-5002”飛機入列后,將承擔南海區的海洋行政執法、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環境保護、海島開發利用、海洋權益維護等多項目的航空監視監測任務,以及海洋科研和海上搜救等社會公益飛行項目。新銳公務飛機的入列,將有效擴大南海我國管轄海域航空執法覆蓋范圍,提升海洋執法水平,對南海航空執法能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海監B-5002

  這架新服役南海分局的海監飛機,是由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在國產“新舟60”支線客機基礎上改建的特種飛機,飛機翼展近30米,歷時3年完成建造,機上搭載遙感、監測、通訊、搜救定位等設備,總價值近1億元人民幣。“B-5002”飛機入列前,中國海監執行海上巡邏任務使用的固定翼飛機均為運-12,因為執行巡航釣魚島維權任務等而備受日媒等的關注。“中國海監B-5002”飛機入列后,南海分局的海監飛機數量達到9架。之所以配備南海分局,主要是因為原來的海監空中力量不足以覆蓋整個南海空域。“B-5002”的入列,對于中國海監綜合能力的提升無疑加快了步伐,具有歷史意義。

  日本海洋力量不容小覷

  由于中國海洋管理體制機制與日本等鄰國不同,承擔空中巡邏和執行任務的飛機機種和數量亦大不相同。成立于1948年的日本海上保安廳是以維護海上交通安全為主要任務的海上執法機構,經過將近70年的運作,配備執行空中巡邏以及救援任務的力量相對比較科學合理,實用性較強。

  日本海上保安廳目前擁有13種飛機,共計74架,其中固定翼飛機29架、各型直升機46架。盡管日本海上保安廳配備如此多的固定翼、螺旋槳以及直升機,卻依然無法滿足該廳所承擔任務的需要。大范圍海域上空的巡邏,還是要依賴于海上自衛隊的P3-C反潛巡邏機,形成軍警信息共享機制。

  P3-C反潛巡邏機

  P3-C反潛巡邏機最大平飛速度761公里/小時,經濟巡航速度608公里/小時,低空巡邏速度381公里/小時,實用升限8625米,活動半徑3835公里,最長空中滯留長達17小時。P-3C型反潛巡邏機可載10名乘員,在駕駛艙后的主艙前后有視野為180度的半球形觀察窗,主艙內包括有5人戰術隔艙和乘員休息艙。該型機的主要機載設備有:探測設備有磁異探測器、雷達、聲吶、照相設備。整個系統以ASQ-114通用計算機為核心,它與AYA-8數據處理設備及計算機控制顯示系統一起可快速分析和利用電、磁和聲學數據。該機翼下有10個外掛點,能攜帶的反潛武器有:水雷、火箭、炸彈、深水炸彈、核深水炸彈、魚雷、照明彈、聲吶浮標、 AIM-9L空對空導彈,“魚叉”反艦導彈等。

  國產反潛巡邏機已服役

  不過,我國自主開發的“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已經服役,它填補了中國海軍裝備上的空白。該機型對常規潛艇的反潛能力較強,可搭載超過10名乘員,包括駕駛員、雷達員、聲吶員、搜潛員,以及技術分析、聲吶吊放、武器操縱等人員,形成集偵察、分析、攻擊于一身的反潛體系。“高新6號”的平臺雖由“運8”改裝,但相當優秀。它原本是為高技術預警機“空警200”,也就是“高新5號”而設計。現代化的大型反潛巡邏機是集高技術于一身的產品,世界上只有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美國這5個國家能制造。

  “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

  “高新6號”研制成功,使中國成為能制造大型反潛巡邏機的第6個國家。它的缺陷是在航程方面,與美國P-8反潛巡邏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今后,中國海監大范圍空中巡邏任務,是否如同日本一樣委托軍方,或與軍方聯手合作形成與軍隊信息共享機制不得而知,但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看,軍民融合也同樣適用于空中巡邏。(作者系中國太平洋學會副秘書長、浙江海洋大學教授)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