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这是极不平凡也是令人骄傲的20年。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於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兼容,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
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於回归前。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
回首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企业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大空间,也因更加了解内地而获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企业兼容‘利’与‘变’,其竞争力可有倍数发展的可能”,李嘉诚说。
2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人民政府始终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坚定守护者,是香港特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支持者,是700万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
“20年来的一切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即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想。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来源於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创造性地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全新模式。
“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国两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树立了好的典范,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张志刚说。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邓小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英谈判完成後的一段时间,香港渐起移民热,社会上弥漫著一种不安情绪。香港知名实业家施子清对香港有信心,但不知道四个儿子怎么想。
“父亲召集我们几兄弟开会。”施家二子、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回忆说,“我们都选择留下,并且都只保留了一个香港身份。”
“今天全世界有哪里比香港更自由更自在?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生活环境上,香港都非常可爱。”施子清说。
对於当年的选择,施家父子从未後悔。
这个家庭是一个缩影,折射香港社会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从不曾暗淡,更不会熄灭。
回归以来,香港几度遭遇危机、困境。面对挑战,香港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紫荆花始终傲然挺立。
热闹的大小街市,繁忙的证券交易所,高耸的写字楼,满载的远洋轮,无不讲述著活力不减的“香港故事”。如今的香港,晚上“马照跑”,白天“股照炒”,而且“股还炒得更大”。
作为高度发达经济体,香港本地生产总值20年来年均增长3.2%。以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指标看,香港仍位於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饮水思源。施子清说,“如果没有中央支持,香港没有今天。”
从全力保障对香港的农副产品及水、电、天然气供应,到支持香港抗击“非典”,从支持香港应对前後两次金融危机,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从帮助香港巩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到“深港通”“沪港通”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香港对中央有什么要求,中央都有求必应,”施子清说,“港人在‘一国两制’体制下,是得到国家很大照顾的。”
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正将自己的创意与内地的创业环境和广大市场相结合,让源自香港的创新科技愈加崭露头角,也演绎出全新的香港活力。
香港青年梁显政是转行创业,他憧憬著像Uber改变出行方式一样,以移动网际网路为传统地产代理业带来革新。已拿到天使投资的这个“创客”期待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舞台上有所作为。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香港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梁振英表示,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城市,拥有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在谋划未来发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20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习近平
走进天水围社区,高层住宅林立,街道整齐清洁。社区公园一派江南园林景色,满眼绿树繁花,楼台亭馈,小桥流水,池鱼浅戏。
天水围位於新界元朗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新市镇。元朗区议员李月民1992年入住,是天水围的第一批住户。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新移民初来乍到,没有就业机会,无法融入社会。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时,很多家庭生活陷入困顿,家庭矛盾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天水围一时被形容为“悲情城市”。
据李月民介绍,2004年前後,特区政府加大了对天水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兴修了一批学校、图书馆、公园、运动场、医院,社区环境大为改善。随後,中产阶层人士逐渐回流,餐饮服务类企业不断增多,一些政府部门也陆续迁入,就业情况明显改观。
“天水围再不是‘悲情城市’,我觉得是香港最靓的地方。”1996年迁居天水围的唐增喜说。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也波及香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外部经济周期性影响,加上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供求失衡、营商成本偏高等内部结构性因素,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居住、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面临困难。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特区政府提出,香港经济转型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
2015年11月,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局长杨伟雄说,特区政府决心发展本地创新及科技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以提升香港竞争力。
发展的目的,根本上讲是要造福於民。要权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历届特区政府始终不遗馀力,近年来尤其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
没有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是空话;而发展必须以稳定为基础,香港民众对此已有充分共识。
一段时间以来,香港政治争拗加剧,少数立法会议员为反对而反对,社会上少数极端势力违背法律,破坏社会秩序,煽动街头暴乱,成为香港一大隐患。
“700万市民看得很清楚,哪些人是真正为了国家好香港好,哪些人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我们要高度警惕。”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愤慨地说。
“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贯彻“一国两制”,必须把路走对了走稳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时俱进,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为香港“把脉”。
在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齐鹏飞看来,习总书记讲话突出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两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加重视“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指明了方向。
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稳健施政,维护香港社会政治的稳定;抓住国家发展进入“十三五”时期的机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积极谋划长远发展,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
香港回归之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国家层面整体考虑,为香港当前和长远发展谋篇布局。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港澳部分再次单独成章,突出支持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支持深化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交流。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 从打工起家,做到了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李秀恒感到,“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给香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香港来说,机遇正变得越来越多,不变的是‘一国’和‘两制’的优势。”李秀恒说。
看准“国家所需、香港所长”,香港志在全球产业格局调整中寻求新定位。
今年5月,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和香港接线相继贯通,全长55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将在年内实现全线贯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起步,这个宏伟工程的建成恰逢其时。
太古集团董事局主席史乐山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动下,香港有望在金融、贸易、航运等优势领域更好集中整个珠三角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规划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在“一国两制”背景下,尽量降低制度差异导致的成本,增加制度互补带来的收益。
新的定位、新的引擎,将给香港带来更为从容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跨区域的新型制造业,优化布局高端研发能力,将可避免重蹈一些发达经济体“空心化”的覆辙。对於香港而言,一出划时代的发展大戏已然开幕。
谈到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前景,光大集团高级研究员周八骏说,这不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力量所能扭转的历史性大趋势,“它是香港的生命所在、前途所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
在香港特区20岁生日之际,国家也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光明大道上昂首阔步。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把港澳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性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注入了新的驱动力。
在光荣与梦想的新征途上,风华正茂的香港正与昂首迈进的祖国一道,书写共和国的新传奇。(新华社记者赵丹平 陈键兴 颜昊 参与记者:王攀、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