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85

一國兩制方針 20年來得到貫徹執行 張浚生:回歸後港競爭力不減

2017-06-29
来源:香港商報

本報記者謝國平專訪曾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的張浚生(右),年已81歲的張老仍是精神矍鑠。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謝國平報道:香港回歸20年,記者專訪了曾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為九七回歸做了大量工作的張浚生。年已81歲的張老精神矍鑠,暢談對香港發展的觀點和想法。張浚生表示,回歸20年,按「一國兩制」的方針提出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貫徹,這一方針剛提出的時候,有人懷疑能不能實現。20年了,香港仍保持原來的經濟制度,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得到了實現。

  回歸20年 還是最自由經濟體

  他說:「為什麼要採取『一國兩制』的方針?是根據香港的歷史和現實的需要,也是我們國家安全穩定發展的需要。對『一國兩制』的貫徹,一不動搖、二不變形、三不走樣。在這個方針之下,香港20年來經濟上總體在不斷的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的中心沒變,國際上認為是最自由的經濟體,連續23年全球第一,就是說回歸前三年、回歸後的20年,還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也是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世界銀行有個指標,發表有關數據表示香港在政治穩定、政府效能、社會法治、公民表達及問責等方面的指標都遠遠高於回歸前。」

  須明確「我是中國人」概念

  張浚生說,香港也出了一些問題,特別是這幾年非法佔中的活動,有些立法會議員故意搗亂,在立法會會議上不斷拉布,出現許多不文明行為,甚至有人公開宣揚「港獨」:「這不是民主,這是有意的製造混亂,使得你管制失效,說你無能、要你下台。這不代表民意,民意絕大多數並不贊成他們這樣做,而且這樣做的結果是破壞了社會穩定,妨礙特區政府有效管制。佔中完全是非法的,沒有任何的理由去佔中,中央已經同意2017年實行普選,但是普選也有法制的規定,必須經過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然後再全民普選,沒什麼假普選真普選,結果蒙蔽了一些學生。」

  「所以,現在很大的問題就是要很好的學習宣傳基本法,了解什麼叫『一國兩制』,內涵是什麼,表現在哪裏,怎麼實施,基本法有哪些規定。學習基本法跟學校裏的國情教育、公民教育很好的結合起來,首先從青年學生做起,就像小平同志說的,從娃娃抓起,解決『我是什麼人,香港是什麼地方』的問題。我是中國的香港人,不能只講我是香港人,必須明確一個概念我是中國人。」

  須解決德治法治兼顧問題

  他說:「對青年的教育,學習基本法跟國情教育緊密的結合起來,這樣使得大多數人不會受到錯誤的東西的誤導,分辨是非,現在香港有個大問題就是有些團體和有些人是非不分,一些團體,甚至是一些法律界人士,是非不分,他的基本的觀念沒有樹立起來,國家民族的觀念沒有樹立起來,熱愛自己的國家,是任何一個國家公民的義務,也是職責。」

  張浚生說:「所以公民教育裏,要重視熱愛祖國的教育。愛國是高尚的品德,還要有法律的約束。香港要長治久安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是教育、一個是法律,這也是德治和法治兼顧的問題,以德治港,依法治港。德是道德的觀念,愛國的教育。法就是法律約束,按基本法第23條立法,必須及早創造條件做好,教育在先、違法必究。對香港來說,只有保持了香港社會的穩定,才能不斷發展。」

  他說:「從中央來講,一直是很關注香港的,關心香港,也希望香港能不斷的發展,長遠的保持繁榮穩定,經濟不斷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祥和和安全。只要是有利於香港穩定繁榮的事情,中央就一定支持,這是回歸20年中體現很多的。當時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央就支持香港的金融制度穩定。香港只要有困難,中央都堅決支持和幫助解決。」

  港須把握優勢謀發展

  張浚生表示,現在香港有它的優勢,本身它的法律制度比較健全,而且法律制度和國際比較接軌,它原來和國際的交往也比內地的城市要普遍,它們的人才無縫接軌國際社會。

  「香港要克服一個心理現象,過去香港比內地發達一些,有點優越感,現在比較起來,優勢相對在減弱,但還是有優勢的,所以過去GDP 佔全國的16%到現在的3%,畢竟香港地域小,內地有13億多人口,內地每個省市都有發展好的地區,也有發展差的地區。要看自己的發展,不要和人家去比,更不要洋洋自得於過去相對的優勢,既不要盲目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由於香港保持諸多的優勢,如經濟基礎仍然在包括內地在內的大城市中居首位,有區位優勢和良好的自然條件,基礎設施良好,包括金融、保險、會計、旅遊在內的服務業很發達,包括資訊產業、物流業及法律體制等在內的國際化程度優於內地許多城市,市民的整體素質良好,加上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香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只要不迷戀過去的泡沫,調整好心態,不再迷戀過去一段時間存在的優越感,致力保持香港和諧與穩定,充分利用香港各種優勢,群策群力,就能找到新的發展模式。」

  他說:「香港的前途還是很光明的,得繼續保持他的優勢,而且得把優勢充分的發揮起來,要建立新的優勢,在整個國家的建設中起一個很重要的中介作用。」

  國家提供大量機遇 港人須抓住

  張浚生說,我們整個國家從過去國際的邊緣,正走向國際的舞台中心,大格局當中要發揮香港的優勢。香港原來和國際交往的經驗,包括法律制度,很多是它跟國際接軌的比內地更容易,特別是原來的服務業、金融業、保險、會計,現在內地很多企業都請香港會計師來做企業的核算,將來在整個國家對外開放的大格局中會起的作用更大,我們內地的企業走出去,香港可以參與其中。「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都是香港進一步發展的機遇,要好好抓住。

  愛國要從娃娃抓起

  張浚生說,香港的絕對大多數人是愛國的愛港的。他舉例指,香港回歸的1997年7月1日,慶典活動到處開展,熱鬧而有序。香港一批青年自發到黃河源頭,豎立了一座香港1997回歸祖國紀念碑,此石碑直徑1.2米,可見不易。港青自發的找到張浚生,叫他幫忙題了個碑名,並不時去查看碑文是否褪色,給予髹漆。

  國民教育跟不上時代變遷

  但是很多理念的問題,香港長期受殖民統治的影響,國民教育未跟上。張浚生讚賞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康玉梅的一個觀點:「她說,在1960年代,歷史課的教科書,排除了1911後的近代中國部分,避開了政治化敏感事件,1970後的課程設計培養港人的本土意識,例如將本地發展情況納入課程設計,學生學習政治問題僅僅是對現行的政府部門的架構和功能的描述,這種抽象的國家觀與具體的本土意識,存在半個世紀,為港人在本土身份與國家身份的衝突埋下了隱患……內地的國家認同是由傳統文化中國、近現代共和國、社會主義新中國三個不同時期國家認知的觀念複合而成,那香港的國家認同,這是由傳統文化和港英政府塑造而成,可見兩地對國家認同的觀念有異。」

  張浚生認為,國情教育、公民教育應怎麼做?要做很仔細的深入的研究。他說,現在港青和內地一些培訓交流和實踐很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甚至從幼稚園抓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國旗都不認同,國歌都不會唱,你怎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呢?你不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你怎麼會認同『一國兩制』呢?兩制首先是一國,這一定要講清楚。國民教育是非做不可的,這是政府的責任,不是有人反對,就反對掉了。」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