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來自軍報融媒體平臺的消息迅速瘋傳,頻上頭條。這個消息的內容很簡單,一條萬噸級別的驅逐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了。
按理說,這條船也就是萬噸級,但是其抓眼球的能力,卻堪比前一段時間國產航母下水。一條驅逐艦為什么能與國產航母同日而語?
答案無他,按目前軍報惜言如金的報道來看,這條船應該就是傳說中的055級驅逐艦了。這條艦艇有何神奇,且聽島叔細細說來。
航母
中國正在發力發展航母編隊,這不是秘密。畢竟航母不能孤家寡人的出門跟人死磕,否則,一旦到了遠洋,必然面臨來自海陸空天潛電的四維監視、跟蹤甚至攻擊,所謂“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
真正有威力的航母編隊,必然需要大量的主力艦艇和輔助艦艇協同執行防空、反艦、反潛和電子對抗等等任務。這些東西每增加了一點,航母編隊的遂行任務能力就要增強幾分。如果不信這點,就看看俄羅斯的獨苗“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不久前,俄媒曝光了一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敘利亞海域進行海上補給的圖片。由于沒有大型補給艦,俄航母的補給方式十分落后,其身后不得不帶著一堆的油船和干貨運輸船,結果導致補給效率極其低下。這次曝光的照片里,竟然是一艘安裝有大吊車的民用自航駁船給該航母進行補給,簡單粗暴的方式讓人仿佛瞬間穿越回了一百多年前。
“庫茲涅佐夫”號正補給,吊車吊炮彈,果然戰斗民族玩的猛
“庫茲涅佐夫”號的編隊方式,表面上看似乎是方便易行,實則效率低下、風險巨大。幸虧作戰對手沒有什么像樣的空中力量和潛艇兵力,不然那時候的航母基本跟一只待宰的肥鴨子沒區別。所以,為了避免如此劣勢,發展與航空母艦匹配的附屬艦,非常必要。
目前中國的“遼寧號”航母編隊進行了若干次演練,其中還包括途中前出至西太平洋海面的跨區機動項目。不過除了對遼寧號編隊初步形成戰斗力感到高興之外,其實還是有不少擔憂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輔助艦艇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短板。中國的航母編隊注定不可能只是“澡盆”艦隊,未來必然要面對遠洋作戰任務。這些短板若不補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航母編隊的遠洋表現。
噸位
說到補短板,短板在哪? 先來說說新下水驅逐艦的噸位。
首先,護航艦艇噸位過小,意味著遠洋自持能力不足。船越大越能裝嘛,幾百號水兵兄弟們的吃喝用品,開船用的燃料都是要多多益善的。如果裝載量太少,就需要時不時的麻煩補給船進行補給。
補給的麻煩還在其次,關鍵是補給所帶來的危險。兩條船因為補給線路連在一起,就要互相協調航速,甚至降低航速來保證穩定性。這時候一旦遇到襲擊,機動性受限的兩條船,閃避的余地小很多。所以,遠洋補給這種事越少越好,出遠門打仗帶著一個甩不開奶瓶的孩子很麻煩,更不要說帶著一群……想想庫茲涅佐夫號吧。
其次,噸位小也必然意味著火力不足和選擇靈活性不足。目前,我國的導彈雖然也用上了“垂發陣列”(垂直并列排放方式可以在相對小的空間同時容納較多的導彈),可是在技術上跟世界先進水平比還是有差距,不管是發射裝置還是導彈本身體積都不小。因此在同樣大小的船上,052系列驅逐艦裝載的導彈數量比起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這樣的老資格還是有差距的,更不用說后者還可以根據任務需要,配備幾種不同的導彈搭配裝載方案,供作戰指揮官靈活選擇。
因此在現有成熟技術水平基礎之上,適當放大作戰艦艇的噸位,顯然可以塞進去更多更大的導彈。這不,據說055驅逐艦上面可以有112個發射單元,并且因為不用過分擔心體積限制,還可以裝上遠程巡航導彈,實現多彈種搭配。
除了導彈,未來中國的航母編隊要面對的電子對抗和反潛等任務都會很重,這些設備顯然也是需要相當的空間和電力支持。而我們的航母由于設計原因使得內部空間“寸土寸金”,如果不努力把每一寸空間都用到航空兵力作戰上,顯然作戰效能還會再打折扣。這顯然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當航母能力不夠,就需要從護航艦艇的能力上找補了。
目前,我們的新銳主力驅逐艦052C/D型導彈驅逐艦性能雖然很不錯,但是真的讓他們挑大梁,擔任航母編隊防空和反潛核心力量,恐怕還是會有點“強人所難”。目前遼寧號航母編隊使用的054系列護衛艦則是出于某種無奈,雖然綜合性能均衡且造價經濟實惠,可是受限于艦種在設計時候就有的明確任務劃分,所以不管是在噸位上,還是機動性上,054系列護衛艦并不適合遠洋作戰。
這下好了,055來了,萬噸級的體量決定了他的遠洋自持性更好,火力更強大,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有更強大的雷達、通訊和電子戰設備。在未來的遠洋戰場上,他完全可以擔起防空、反潛、反導、戰場感知和制電磁權的核心骨干任務。
此外,將他編入航母編隊,把目前擔負這個任務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作為次級護航艦艇搭配使用,騰出來的054系列護衛艦去擔負本來就該做的近海防衛,不僅會讓本來就很重的任務有所緩解,還將使航母編隊水平得到大大的“升級晉等”。
制造
說到這里,故事還沒有結束。看看中國海軍近幾年的發展就會發現,除了在尖端科技上有了許多突破,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斗創建的龐大工業體系正在投射出巨大威力。
052D、054A、056等系列艦艇,一旦先進水平足夠、技術成熟,立馬就可以實現批量制造。而且從立項到下水,周期之快在世界范圍內都可穩居“第一梯隊”。這次的055雖然剛剛下水首艦,就有消息說其第一批次的數量是四條,還有三條正分別在不同的船廠里趕工呢。
能夠短在時間內,讓某些技術迅速成熟并且穩定下來,快速組織起高效穩定的標準化生產流程,這意味著我們的科技工業水平不僅僅是依多為勝,在質量上也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不再如某些國家,掉入“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干”的大坑。島叔尤記得,某國的某個項目在島叔還是學生軍迷的時候就搞出來完美藍圖,在島叔當兵時候他們開始積極大干,結果在島叔退役時候,也沒見到他們搞出來堪用的東西,直到今天,島叔的孩子都到了入伍的年齡,這項目還是沒見影子……
說了這么多,最后總結一下。這艘萬噸級的驅逐艦的出現,明顯標志中國海軍的發展道路進入了新的高速路段。軍事裝備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進步意味著中國的工業科技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未來,我軍將不再拘泥于“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的無奈階段,而要開始“打什么仗就造什么武器”的牛氣階段了。
也許有人還想著“不該搞航母,很可能過時了”云云論斷,回想20世紀初被各海上強國爭搶的“無畏艦”,是首先發生在有足夠底蘊的英國;號稱革命性坦克“阿瑪塔”,是最先出現在頭號鋼鐵洪流大國俄羅斯。所以說,沒有厚實的技術儲備和工業實踐能力,空談“彎道超車”其實是很危險的。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但也要冷靜看清自身不是技術領跑者的局限。在相當長時間內,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追求全球霸權,建立絕對軍事優勢。出于有限的戰略目標,維護自己的航路安全,做一個踏實的“技術緊密跟隨者”,反而很實用。
文/千里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