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中国令“欧亚世纪”成为可能

2017-07-25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7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全球雄心 。一列满载中国商品的货运列车1月初从浙江义乌出发,穿越7国后抵达位于伦敦的货运站。尚不清楚这条最新的现代版丝绸之路在经济上是否合算,但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趟旅程宣告了中国的地缘政治意图。还有中国领导人的宏伟计划——消除亚欧之间的边界,拉近富裕欧洲国家与中国的距离。

  外交政策圈子中有一种表达方式:把20世纪称为“大西洋世纪”。这种普遍看法还认为,21世纪将属于太平洋。如今,繁荣和权力已开始向东、向南转移。“太平洋世纪”一词似乎正好切合了中国崛起。但只是部分如此。没错,在南海,解放军正填海造岛并建设军事基地,以扩大在西太平洋上的投射能力,中美很可能在这些海域爆发冲突。但这些紧张态势误读了北京的主要雄心。北京的目标是向西,而非向东。

  北京的“大棋局”隐藏在“一带一路”构想中。展望未来,中国设想的是这样一个时代:欧亚大陆的广袤大地成为全球力量的重要支点。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卡特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曾写道,“主宰欧亚大陆的国家……将能控制世界最先进和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中的两个……欧亚大陆上的权力分配将对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和历史遗产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那么,谁将成为核心的欧亚玩家?

  在一些人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指向一堆不同目标,经济的、战略的。修建穿越缅甸的铁路可为中国提供绕过马六甲咽喉的通道。在巴基斯坦建新港口,可让中国直通印度洋和波斯湾。中亚和非洲大量基础设施项目旨在消化中国过剩工业产能,并获得原材料来源。中国希望通过新投资渠道扩大在欧洲的存在。

  有些走出去的企业很成功,有的则不然。但对北京而言,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向欧亚主导地位之路。在白宫被当成外交政策的好斗孤立主义,为北京提供放手大干的机会。布热津斯基担忧,若缺少联盟制衡力量战略,美国将把欧亚大陆拱手让给他国,最终成为被困于自己所在半球的大国。但此种地缘政治考量在特朗普政府并未受到重视。北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有如此好运。随着美国回撤,中国让外界感受到其存在。突然间,“欧亚世纪”的提法变得有点意思了。(作者菲利普·斯蒂芬斯,申凯译)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