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2017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正式預告一線城市格局將變

2017-07-27
来源:“智谷趋势”微信公众号

  近日,各省市陸續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從已公開數據看,區域經濟格局並沒有大的變化。廣東依然是全國第一,和第二、第三名的差距還在拉開。一些中西部省市開始發力,重慶、貴州分別以10.5%、10.4%的增速領漲。

  大格局整體平穩,但有一些小細節耐人尋味,它預示中國一線城市的格局將出現重大調整。

  曾經因為房價難與京滬深比肩而被房地產界趕出“一線”的廣州,上升曲線突然挑高,加速追趕步伐明顯;而深圳強勢依舊,廣深雙雙在增幅上超越京滬,讓人不禁對未來中國一線城市格局產生某種遐想。

  01

  深圳90%可能今年超廣州

  在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進入新常態之後,廣州出現較大波動,而京滬深則穩健得多。

  在四個城市中,北京在2014年率先扭轉經濟增長下滑的態勢。深圳、北京在2015年實現反轉,而廣州則是要等到今年。今年上半年的名義增長率,北京8.7%,上海7.3%,廣州為11.8%可能出現較大反彈。

  深圳2015年後的上升勢頭迅猛,上半年深圳名義增速為12.8%。如果這個增速保持不變,深圳年內就將實現對廣州的反超,最快可能發生在9、10月份。

  但廣深兄弟鬩牆會不會上演深圳超越然後一騎絕塵的戲碼,還有待觀察。從過去四年的經濟增速曲線來看,如果四年下滑述說的是廣州的臥薪嘗膽,那么這次反彈則意味著調整初步完成,廣州有可能再次迎來一個明顯的加速上升期。

  廣深之間差距不大,2016年僅為118.3億。所以,未來幾年不排除出現領頭羊更替的情況。

  02

  廣深vs京滬:贏了GDP增幅,還贏了搶人大戰

  大約五到十年前,廣州還一度被稱為一個被拋棄的城市。談起廣州,一流的人才大多不會把它作為首選,連進城務工人員都會對它挑三揀四的。流入人口數相比京滬深,有好幾年時間裹足不前。

  深圳的外來人口占比一直高達70%,不像北上廣,長期沒有實現擴容。有那么一段時期,也陷入人口增長的停滯期。

  但從2014年起,廣州、深圳常住人口開始出現反轉,見下表:

  一線城市常住人口變動情況(單位:萬人)

  那一年,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依然沒有漲到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重提“逃離……”的概念,不過這次的逃離不再包含廣州。那一年,北京、上海開始更嚴厲的分流,很多不符合城市定位的人群不得不離開這兩個城市。那些志向高遠的年輕人,大多把目光轉向另兩個遙遠南方的一線城市。

  過去兩年,深圳常住人口淨增113.8萬、廣州常住人口淨增96.3萬。廣州在剛過去的2016年更是以54萬超過深圳。

  外來常住人口數統計上,從2014年到2016年,北京減少了11萬,上海減少了16萬,深圳增加了20萬,而廣州足足增加了68萬。(深圳這兩個數據略微有些矛盾,或許只能理解為,有很多人離開,有很多人落戶了,也有更多的人湧進來)

  有人就會創造需求,有人就意味著無限可能。

  當下,和北京、上海嚴格控制人口流入不同,許多新一線、二三線城市發起了搶人大戰,同這些城市相比,廣州、深圳完善的產業配置、國際都市的氛圍可能會更具競爭優勢。相比較而言,廣州較深圳的低房價,可能使得廣州將贏得未來幾年搶人大戰的勝利。

  03

  廣深或許有機會挑戰一下京滬

  廣州與深圳,兩種不同類型的城市形態,孕育了未來更大的可能。

  2016年,中國最權威的官方文件給廣州的城市定位是“國際商貿中心”,給深圳的定位是“科技創新中心”。這兩個定位可謂十分准確。

  在《福布斯》中國內地“最佳商業城市”的評選中,廣州過去6年有5次榮登榜首。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廣深GDP總額相差不大,但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廣州卻是深圳的1.6倍多。廣州最近兩年多,服務業比重越來越高。

  而深圳科技型城市的特色也愈發明顯。在剛剛公布的《2017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有4個城市的500強總部數量超過5家,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但如果去掉各種巨無霸央企之後,中國的城市排名也會出現大挪移。深圳將以5家排名全國第1,北京、上海均為4家並列第2。

  廣州與深圳這兩個城市,一個屬於傳統的巨型城市,商業、零售業發達,同時也有很高的政治、經濟地位;另一個則屬於現代科技與分工塑造的科技中心城市。

  對比四個一線城市的土地面積,深圳的土地面積僅相當於上海31%、廣州27%、北京12%的土地,卻創造了相當於上海66%、廣州97%、北京75%的GDP。這就是科技中心城市的魅力。這樣的城市,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杭州。

  如果計算單位面積的GDP產出,深圳將會遙遙領先。

  還有一點就是,由於各城市對人口的不同態度。廣州與深圳形成了比較良性的人口梯次配置,這一點不管是收入水平、學曆、工作職位方面。這就為社會的垂直流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對於社會底層或者外來人來說,在廣州、深圳,他們會更容易拿到進入上升通道的邀請函。

  人口是觀察經濟的一個長期指標。人是理性的。他們去一個地方不難,難的是還願意留下來。關鍵是當地得有符合他們預期的項目。在人口這個問題上,廣州與深圳應該向北京、上海說一聲“謝謝”。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