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黑裙端坐在鋼琴前,烏黑的長發垂在肩後,纖細的手指在黑白鍵上跳躍,亮黑的琴蓋映襯出清秀的臉龐,氣勢磅礴的《黃河鋼琴協奏曲》在樓道中回蕩……音樂會舉行前,女鋼琴家黃子芳在佐敦的琴房排練。
黃子芳鋼琴版《梁祝》(視頻有點長,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8月31日,這位香港“80後”姑娘就在位于中環的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黃子芳《梁祝》《黃河》鋼琴協奏曲音樂會”,這是她首次在香港舉辦大型音樂會。9歲接觸鋼琴的她說,從未想過長大後可以開自己的演奏會。
個人簡歷
姓名丨黃子芳(Catherine Wong)
性別丨女
籍貫丨中國香港
職業丨鋼琴演奏家
獲獎丨
★獲英國皇室授予“英中音樂大使”榮譽稱號
★獲英國皇室授予“木蘭之星”和“藝術成就獎”
★保加利亞榮獲世界青年聯歡節 鋼琴大賽獨奏及協奏曲雙項冠軍
★世界青年聯歡節鋼琴大賽榮獲-保加利亞作品演奏大獎(高于冠軍的特別大獎)
★芬蘭國際鋼琴公開賽亞軍
★全國香港區海輪杯 中國作品組冠軍
★第十四屆亞洲鋼琴公開比賽巴托克中級組冠軍及中國作品高級組冠軍
01.中四輟學 父母挨罵
黃子芳9歲與鋼琴結緣。談起初衷,她坦言,是“成功培養了興趣”。原來,當年上學時,因為學校要求學生學習一門樂器,子芳的母親便帮她選擇了鋼琴。誰料到一年後,她便拿到兩個全港冠軍,一時間成就感滿滿的,逐漸體驗到了學琴的樂趣。
黃子芳的天賦讓啟蒙老师邱天虎看在眼里,他直言:“剛接觸子芳,就發現她的記憶力和動作模仿能力超強。只學一年就拿兩個冠軍,這種可能性是幾乎沒有的。”
黃子芳與恩师邱天虎
但由于學業繁忙,11歲的黃子芳在剛剛聲名鵲起時放棄了鋼琴,過起了和其他同齡人一樣,課余時間和朋友逛街、看電影的生活。但那時的她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很空虛”。
6年後,不想繼續無目標地學習和生活的黃子芳決定重拾鋼琴,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
決定了一件事,就誓不回頭,黃子芳說演奏這條路是她自己選的,不會問人意見。媽咪反對,爹哋支持,因為他也知道不能改變女兒。
黃子芳與媽媽
17歲那年,正在念中四的她毅然輟學,這個決定太驚天動地,違反了香港主流思想,栽培她的父母更被親戚朋友責罵“這樣做會害死個女”。黃子芳笑言,全校只有一個阿Sir支持,他思維較獨特,勸退過兩個學生,一個做了大律师,一個做了鋼琴家(即黃子芳)。
黃子芳笑說,要發達很難,不過,演奏家付出與收入都比普通鋼琴老师(月入2萬、3萬)多,這樣算是有成績能堵住悠悠眾口。
排練中的黃子芳
然而,專業的鋼琴家道路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從那以後,黃子芳犧牲了幾乎所有的娛樂和社交活動,每天花8到10個小時練琴,只有每年春節的初一、初二和初三“放假”。“好多人以為我們純粹是手部運動,其實當你認真彈,需要內力加張力,練到全身汗。所以每次演出必瘦2公斤。”
02.享受台上感覺 融匯中西之長
黃子芳坦言,鋼琴對她的人生和價值觀影響很大。接觸鋼琴前,她是一個沒有目標和理想的人,也沒人認同她的才華。因為鋼琴,她開始擁有很多目標,並找到人生方向。黃子芳說,現在已把鋼琴當作自己的事業和生命,“我很享受在台上的感覺,喜歡我的音樂給大家带去的正能量。”
在老师邱天虎的教導下,黃子芳身體力行地推動古典音樂改革,將中西方音樂的長處融匯在一起,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國內外演出時,她通常會和交響樂團合作一兩首中國傳統曲目,希望透過鋼琴的重新演繹,向外界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同時提升中國民族音樂在國際上的地位。
黃子芳在深圳大劇院演奏鋼琴曲《上海灘》
得益于在中西音樂融合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2015年7月22日,黃子芳為獲英國王室邀請赴英演出,同日,她被授予“英中音樂大使”榮譽稱號,成為此獎項全球華人的第一個獲得者。同年11月,英國皇室授予再授予她“木蘭之星”和“藝術成就獎”,以表揚她在音樂領域及慈善公益方面的成就,及促進中英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貢獻。光榮與驕傲之余,黃子芳坦言自己的使命感也更強了。
“那天領獎台下坐着300多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副官和前倫敦市長一同為我頒獎,並希望我可以繼續推動英中文化交流,加強中國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的融合。”回憶起7月頒獎的那一刻,黃子芳說,看着台下的觀眾以及一路支持她的父母和邱老师,自己覺得所有辛苦都值了。她也更加篤定,自己最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演出中的黃子芳
“當初放棄學業也聽到不少閑言閑語”,黃子芳說,人最害怕的就是寂寞,在尋夢的路上有老师陪伴,她才可以大膽向前走。
03.為興趣而學 為自己而活
今晚在香港大會堂的演出,是黃子芳第一次在香港舉辦的大型音樂會,“有更多朋友和家人可以來支持我,很開心”。
這也讓她想起,每次在外演出,父母都如影隨形,從發型到服裝,媽媽都會帮她一一打點好,“每當我轉身的時候,總可以看到媽媽的身影……”,說到這里,這個“80後”姑娘的眼眶泛紅,流下了眼淚。
近10年的專業學琴道路,讓她學到“人要為自己而活”。她回憶起去年在烏克蘭與樂團合作錄制首張個人專輯時,體會到外國人對音樂的看法與港人不同,她感慨道:“很多香港人學鋼琴是‘為學而學’和‘為家長而學’,較少人是真正為了個人興趣而學,而外國人剛好相反,他們認為音樂是單純抒發個人情感的媒介,可以聽到他們彈出來的每個音符都有血有肉。在音樂上他們自信而謙虛,會全力以赴表達樂曲的精髓和靈魂,和他們合作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9月5日,黃子芳的音樂會還會在北京音樂廳舉辦;明年,她將與慈善機構合作,在內地舉辦巡回音樂會籌款,資助更多有天分,但缺乏經濟條件實現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