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林駿強報道:香港集思會昨日發布《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討》研究報告,發現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有四大新趨勢,包括「港女」嫁「內地男」數目大增、夫婦雙方教育程度顯著提高、夫婦年齡差距縮小,以及內地配偶就業人數增加對本港經濟有貢獻。
跨境婚姻占全港總數逾四成
本港政策研究機構香港集思會昨舉行記者會,發布上述研究報告。報告羅列了兩地跨境婚姻概况,指出本港在過去20年,兩地跨境結婚的夫婦人數接近100萬,累積結婚宗數有逾48萬之多,等於現時香港家庭住戶比例約兩成。目前,本港每年新增逾2萬宗兩地跨境婚姻,占全港結婚總數逾四成。
今年6月1日至8月4日,香港集思會進行是次調查研究,以問卷形式成功訪問到804位香港與內地跨境結婚的人士。報告分析指,兩地跨境婚姻有四大新趨勢:
第一,「港女」嫁「內地男」數目大增,占跨境婚姻的比率從1997年的不足10%,升至2016年的三分之一。
第二,夫婦雙方教育程度顯著提高。報告舉例,2001年跨境婚姻人士的港人之中,只有4%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2016年數字卻大幅增至17%;據2017年第二季數字,兩地婚姻中內地人曾接受專上教育的比例達19%。
第三,夫婦年齡差距縮小。2016年整體年齡差距的中位數只是4歲。
第四,內地配偶在港就業人數增加,其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亦在增加。
內地配偶對本港經濟貢獻良多
值得留意的是,過往內地人主要是年輕婦女,跟港人結婚后通常只能輪候單程證以家庭團聚方式來港,大多數留家相夫教子;但近10多年內地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人民整體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所提升,現時內地配偶來港后傾向於投入勞動市場,為本港經濟帶來貢獻。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現時與港人結婚的內地配偶,不一定依靠單程證來港定居。例如,近年香港推出多項入境計劃,部分內地人可透過這些計劃申請在港居留,不少人在婚前已擔任專業界別,例如金融、信息科技、學術研究等工作。據政府統計數字,在2016年共有3000多人藉此取得居港權。
曾撮合不少香港及內地男女的受訪配對顧問表示,參與兩地約會的內地人大多是國企或外資公司的管理層,本身就有一定經濟基礎,對香港亦頗為熟悉。至於受訪的社會服務機構代表則稱,近年愈來愈多的「港漂」與港人結合,他們經各種人才計劃留港,毋須申請單程證,本身又從事專業工作、有良好經濟能力、不用依賴社福服務,故對香港社會經濟甚有貢獻。
此外,有受訪港人自稱「親善大使」,不時積極向配偶及其他內地人宣揚香港優點,同時跟香港親友分享內地最新情况,澄清某些刻板印象和錯誤觀念。他們相信此力量可潜移默化、積少成多,有助促進兩地的互相了解、包容及各方面的融合。
兩地婚姻四大趨勢
★「港女」嫁「內地男」數目大增
★雙方教育程度顯著提高
★夫妻年齡差距縮小
★內地配偶在港就業人數增加
【居住環境】五成半兩地夫婦願定居大灣區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林駿強報道:香港集思會調查發現,隨着近年內地經濟顯著發展,與香港差距逐漸縮小,兩地往來交通愈趨便利,不少受訪者都考慮移居生活成本較便宜、空間較大的內地城市。其中,五成半受訪者表示,樂意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長遠定居。
香港新娘樂住內地城市
報告分析指,過往香港人與內地人結婚,幾乎「一面倒」會申請內地配偶來港團聚;隨着兩地經濟差距縮小,加上香港居住環境比內地擠迫,現在內地配偶未必喜歡移居香港。此外,隨着過關口岸不斷增加,兩地往來交通愈趨便利,不少受訪者都考慮移居生活成本較便宜、空間較大的內地城市。當中,有「出嫁從夫」思想的香港新娘尤其有此傾向。
據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介紹,調查發現有五成半受訪者表示,樂意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城市長遠定居,包括香港和廣州、深圳等大灣區鄰近城市。她指,粵港澳大灣區是近年興起的新概念,粵港兩地政府都在積極推動,加上內地和香港兩地婚姻都會出現夫婦「兩邊走」情况,故今次調查特意了解他們對此的意向。
本港教育醫療猶占優
事實上,不少跨境夫婦地域流動性強,未必長期留在同一個地方,例如很多內地婦女取得香港身份證后就會搬回內地居住,亦有居於內地的家庭會在子女出生后回流香港,讓子女在香港接受教育,部分則長期過着「兩邊走」的生活。以他們的生活模式、個人及家庭規劃來說,兩地界線已逐漸變得模糊。
與此同時,逾六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教育制度、醫療服務比內地優勝。受訪者一致赞賞本港教育質素佳、教學方式靈活、英語水平高,而且信息發達,有利子女的學習和競爭力;另外,香港醫療設施良好、技術先進,醫護人員專業可靠,相信這兩方面內地暫時難以追上,加上香港治安良好、城市規劃完善,令不少人(特別是有子女者)仍傾向於以香港為落腳地。
香港集思會行政總裁黎黃靄玲表示,冀報告助港人了解社會最新狀況,不要標籤新來港人士。
【兩地前景】跨境夫妻多睇好內地「錢景」
昨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問及受訪者對於兩地前景的看法。其中,七成受訪者對於內地前景感到有信心,反觀對香港前景抱有信心者則只有五成;六成三受訪者更認為,香港的發展需依靠中央支持。
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者表示對於內地前景感到「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至於對於香港前景表示「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的,則只占五成。報告分析認為,這顯示受訪者明顯對於內地發展較看好。
調查同時了解到受訪者對香港與內地關系的意見。當中,六成三的人認為「香港發展需要依靠中央支持」;六成七表明支持「加強兩地經濟融合」;五成八表示支持「兩地文化融合」。
黎黃靄玲坦言,過往港人對於跨境婚姻存在很多負面印象,對相關數字及趨勢亦不太清楚。她希望今次研究能為社會各界提供有用的參考,讓民眾了解兩地婚姻的最新情况。香港集思會則建議政府要將「家庭團聚」生活圈定義擴大,加強了解居於內地的港人之處境,為他們提供所需的信息及支援。
跨境婚姻夫婦相處融洽
研究報告亦列出了眾多案例。其中一個原居香港、現居佛山的本港女性個案,32歲的受訪者稱一直在香港長大,接受港式教育,后來高考成績不理想,於是到廣州暨南大學升學,當時其丈夫於廣東工業大學就讀,二人在某次學生聚會中認識,拍拖2年后便結婚。她稱,丈夫也是說廣東話,交談時「同聲同氣」,相處格外融洽;更重要的是,男方父母都很喜歡香港,欣賞港人購物排隊、待人以禮、不隨地拋弃垃圾等文化,自小就教導兒子這套行為準則,因此,「二人一見如故」。
另一個案例中,受訪者為34歲本港女性,在港出生及長大,而后在廣州一大學修讀會計系,畢業后到家人在深圳開設的出口公司工作,工作時認識了做供應商的丈夫,她指丈夫比自己還年輕4歲,但思想、行為比實際年齡要成熟,跟一般「婆媽」和孩子氣的港男不同,「丈夫既有生意頭腦、做事能干,為人又十分老實,是可以付託終生的對象」。
雖然港女嫌棄港男,但有現年60歲的港男認為,內地女性較「識諗」、「順得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像港女般有很重事業心及個人主義;亦有32歲的港男在大學認識當時拔尖來港的太太,形容太太為人聰明、率真且努力學習本地文化,加上雙方價值觀相近,絲毫沒有文化隔閡。
受訪戀愛配對顧問分析,願意與內地男性約會的港女,大多擁有一定學識及獨立經濟能力,如會計師、空中服務員等,渴望找到與自己水平相近的男士,香港同齡男性未必符合她們的擇偶條件,但卻認為內地男性較「慷慨」、「豪爽」,有一定吸引力。
內地男士亦十分欣賞港女獨立、幹勁及有擔當的個性。該顧問續指,內地女性嫁港男宗數下降,或因內地經濟愈趨富裕,內地女性的擇偶範圍不再只局限於香港或內地,部份亦憂慮香港居住環境、政治氣氛、社會文化等因素而卻步。
香港集思會行政總裁黎黃靄玲表示,冀報告助港人了解社會最新狀況,不要標籤新來港人士,並建議政府增加對居於內地港人的支援。
娱乐圈的两地婚姻
刘恺威与杨幂
郭羡妮與比自己少6歲的內地武指朱少杰,在關島低調地結婚,結婚一年後郭羡妮誕下女兒,喜得龍女。
蔡少芬嫁給比自己小一歲的內地武打演員張晉,五年抱兩誕下兩個可愛女兒。
張衛健和比他年輕11年的內地女星張茜相戀七年,於2007年在北京註冊,2009年在菲律賓舉行婚禮。
陳浩民在長沙與內地模特兒蔣麗莎結婚,同年11月女方剖腹誕下女兒,2013年9月還添丁湊成一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