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機構發表報告,指出近年香港女性嫁內地男性數目大增,不少女受訪者指內地男士較港男慷慨和豪爽。報告亦顯示,因香港醫療和教育優勝于內地,不少跨境婚姻仍傾向以香港為目前居住地,但因居住環境擠迫,長遠或定居大灣區。
20年跨境夫婦人數近百萬
香港集思會發表《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討》研究報告,報告于今年6月至7月透過桌面研究、滾雪球問卷調查,訪問了804名2003年或之前結婚、收入為2.5萬港币或人民币以上,以及夫妻一方或雙方達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的受訪者,並深入訪談了33名相關人士。
報告指出,近年香港女性嫁內地男性數目大增,由1997年的2190宗上升至2016年的7626宗,相反同期港男娶內地女性的數目則由28,309宗下降至15,300宗。

研究發現,過去20年兩地跨境結婚夫婦人數接近100萬,累積結婚宗數逾48萬宗,相等于現時香港家庭住戶比例約20%,而每年新增的跨境婚姻數目超過2萬,佔全港結婚總數40%或以上。


跨境讀書是跨境夫婦相識的渠道之一
各種社交軟件也使陌生人相識變得更加容易
港女稱內地男“慷慨豪爽”
內地男稱港女“獨立有干勁”
集思會行政總裁黎黃靄玲認為,這當中原因是港女對內地印象轉變,過往她們抗拒認識內地異性,但現在覺得“都唔錯”。
黎黃靄玲稱港女對內地印象轉變,進而願意接觸內地男生
黎指出,港女與內地男性約會主要希望找具有一定學識及獨立經濟能力,例如從事會計师、空中服務員等工作,但同齡港男未必符合她們的擇偶要求。她續說,內地男士印象較港男“慷慨”、“豪爽”,不會太斤斤計較,加上部分更曾“浸過咸水”(出國留學),事業前景較明朗,對港女存在一定吸引力。至于內地男士則以獨立、有干勁和擔當形容香港女生,與內地女生的小鳥依人不同。

跨境婚姻中兩方職業為行政/專業人員所佔的百分比最多(紅色為受訪者、藍色為受訪者配偶)
有研究個案指出,有港女在廣州升讀大學,畢業後到家人開設的公司工作,認識當供應商的丈夫。港女認為丈夫雖然比自己年輕4歲,但思想、行為比實際年齡老成;港男的性格則較“婆媽”和孩子氣,較難吸引自己。
跨境夫妻結婚原因,相愛是最重要的~
過半受訪者更願定居“大灣區”

過半受訪者樂意長居“大灣區”
20年來,兩地跨境婚姻大增,今年香港歌手郭富城贏娶了內地模特方媛
此外,還有許多大陸女性嫁來香港、取得香港身份證之後就會返回大陸居住,亦有家庭經常來往內地與香港兩地,報告稱,這顯示出內地與香港的界線已經變得模糊。
不過,也有許多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教育、醫療治安及城市規划還是優于內地,因此有子女的跨境夫婦多會選擇在香港居住。

近半受訪者依然同意香港適合長久居住
多數人認為已融入當地社會報告還問及受訪者對香港及內地政治環境看法,有超過八成受訪者認同香港要保持一國兩制,亦有不少受訪者認為和內地融合是香港的唯一出路。另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發展需要中央支持,在兩地融合上,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為“跨境婚姻對兩地融合有正面影響”,亦有近七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或配偶融入當地社會。

近七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或配偶融入當地社會
黎黃靄玲還提到,往年不少人對跨境婚姻有負面印象,她期望日後港人能以客觀、正面態度看待跨境婚姻,不再標簽化及歧視新來港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