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报告解读三】特首挂帥督導創新科技

2017-10-12
来源:香港商报

  林鄭月娥親自挂帥統創科,八方面全方位加強創科發展。圖為香港科學園。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鍾穎琳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敢創新」,推動本地創科發展更是報告的重點之一。未來5年港府將以提升本地科研GDP占比至1.5%為目標,除了一貫的增撥資金外,特首亦提出研發開支扣稅,期望推動企業投資科研。特首更強調將親自領導高層次和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來審核及督導創科相關措施及項目。

  八方面全方位加強創科發展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指出,香港經濟要持續向好,多元發展是必然出路,而創新及科技和創意產業是具優勢和有潜力的產業,未來將從研發資源、匯聚人才、提供資金、科研基建、檢視法例、開放數據、政府采購、科普教育八大方面,加強創科發展并投入所需資源。

  報告定下目標,港府將撥款超過142億元,到大學研究資金、本地學生就讀大學研究課程助學金、創科局「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和發展智慧城市資金等項目。在林鄭月娥5年任期內把本地研發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倍升至1.5%,為此港府預留不少於100億元作為大學研究資金,亦會為企業研發開支提供額外扣稅額。

  研發開支比例5年提升至1.5%

  香港總商會主席吳天海認為,香港的研發投資極為不足,僅占本港GDP的0.73%,被鄰近地區遙遙領先。當局必須尽快和有效地推出研發優惠措施,讓香港能夠急起直追,成功達成5年內把研發開支占比增至1.5%的目標。

  此外,教育局會提供30億元作為修讀大學研究院研究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助學金,創新及科技局會啟動5億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包括推出「博士專才庫」計劃,以鼓勵本地青年投身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同時,港府亦會投放7億元立刻推展數個發展香港成為智慧城市的項目。

  創新及科技局亦會推出5億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訓練和匯聚科技人才。政府會以配對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學習先進制造技術,推動「再工業化」,并擴大「實習研究員計劃」、為企業研發開支提供額外扣稅額,以及舉行創科高峰會。

  改組「經發委」「中策組」謀創新

  過去3個月已有數所國際知名院校親自接觸林鄭月娥。特首表示,有意在港建立重點科技合作平台,相信香港有足夠科研實力引進國際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

  發表《施政報告》時,林鄭月娥亦強調,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刻不容緩,為了加快進度,她將會親自領導一個高層次、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審核及督導創新及科技措施和智慧城市項目;同時會改組「經濟發展委員會」和「策略發展委員會」,成立「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為政府在創科發展出謀獻策。

  此外,她提到「中央政策組」將改組成「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并將效率促進組歸入創新及科技局,加強部門協作,和協助部門善用科技,又提議成立一所新公務員學院,提升培訓設施,協助公務員應對各樣挑戰。

  行政調動凸顯林鄭有勇氣

  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表示,欣然看見港府有勇氣把效率促進組撥歸創科局,凸顯創新及科技對政府服務促進的作用,希望政府適時考慮把通訊事務管理辦公室、知識產權處及香港天文台撥入創科局,強化局方職能。

  對於行政長官這一舉動,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范椒芬表示感到鼓舞,有信心在行政長官的督導下,可以加強政府部門間的協作,推動政府部門善用科技,提升工作效率。

  羅范椒芬又稱,人才是發展創新及科技的關鍵元素,全球都在競爭高端人才,香港必須提供誘因和配套條件吸引外來人才,同時加強培育本地人才,以滿足發展新經濟的需要。

  打造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

  此外,特區政府正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提供香港歷來最大的創科園地,并透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港深合作,貫通創科產業的上、中、下游,打造大灣區的國際創科中心。此外,將軍澳工業恏的數據技術中心和先進制造業中心,以及科學園的擴建工程,將在2020年起陸續完成,亦為推動「再工業化」提供關鍵的基礎設施。

  在科學園旁的「創新斗室」人才公寓預計於2020年落成,提供重要的配套設施。為支援創科初創企業,除了繼續支持深圳市政府在前海和南山的青年創業基地外,正籌備推出「青年共用空間計劃」,首階段將涉及約6萬平方尺樓面面積,以不多於市值三分之一租金供初創及其他用途使用。洪為民預期,在粵港大灣區及河套區建設上,跨境數據平台及交流以及深港創科及智慧城市合作,有望成為智慧跨區數據的典範,促進未來大灣區進一步協作。

  推動創科發展主要措施

  1.創新及科技:

  啟動5億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透過向研究基金注資30億元,為修讀研究院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助學金。

  香港與深圳共同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透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深港合作,打造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秭利用5億元撥款促進政府部門善用科技提升服務質素。

  2.智慧城市:

  投放7億元推展協助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包括提供「數碼個人身份」。

  港府牽頭提供經濟誘因鼓勵電訊商擴展光纖網絡至位於偏遠地區的鄉郊。

  繼續發展智能運輸系統,包括安裝新一代停車收費表,支援流動應用程式遙距繳付泊車費及提供實時空置泊車位資訊等。

  3.創意產業:

  建議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10億元,加強對設計業及創意產業發展的支持。

  檢討電影發展基金的運作,推動本地電影業,并培訓更多電影制作或后期制作專業人才。

  與內地部門探討可行措施,支持本地出版商在內地拓展市場。

  各界人士回應

  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范椒芬:香港在生物科技方面具有優勢,開放去名化的醫療大數據,將有助香港發展生物科技研究和促進醫療服務的創新。

  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欣然看見特首有勇氣把效率促進組撥歸創科局。在粵港澳大灣區及河套區建設上,跨境數據平台及交流以及深港創科及智慧城市合作,有望成為智慧跨區數據的典範,促進未來大灣區進一步協作。

  香港總商會主席吳天海:欣悉特首將親自領導一個高層次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為推進創科發展提供急需的動力。香港作為領先的國際商業和金融樞紐,我們早已不時提醒政府,本港在這個領域的進展何其緩慢。

  【拆局解码】

  天時地利人和齊備 發展創科正當時

  此次的《施政報告》發布會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強調要親力親為督促創新科技的發展,足以彰顯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但只有精神食糧顯然不夠,香港科創真的有硬性條件奮起直追嗎?我們接下來從多個方面解讀。

  對比起鄰居深圳,香港的研發投資極為不足,研發開支僅占本港GDP的0.73%。此次風向一轉,特首要花大力氣發展科創,在為香港終於要拓展新發展出路而高興的時候,仍然有不少人擔心本港科創已經輸在起跑線上。

  天時已到

  內地創科發展主要集中在應用層面,例如移動支付與大數據等技術為顧客提供完善的服務,將技術完好的應用到各行各業,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不便。香港與內地科創的競爭不在一個範疇上,香港科創的發展更傾向於技術研發,特別是生物醫藥與金融科技方面的技術,從某種程度上說,有很大的發展潜力。

  早在2001年,香港就成立了科學園并開始運作;時至今日,園內已經有一批優質的高科技研究公司,為香港在科創方面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在內地提倡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發展高科技極有可能一鳴驚人。

  地利助力

  香港國際化程度較一般內地城市為高,又毗鄰東南亞,在語言、文化方面與東南亞都比較容易契合,對於本港創業人士拓展東南亞市場比內地競爭者更有優勢。舉例說明,今年本港初創企業GoGoVan 與騰訊(700)持股的58同城子公司58速遞合併,以及LaLamove 獲得內地資本的青睞,主要原因就是內地企業看中了兩家公司在東南亞的市場。

  今年7月1日,粵港澳三地政府與國家發改委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借用三地優勢發展大灣區,讓三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得以融會貫通,無疑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便利。此外,內地連接香港的高鐵即將開通,今后到內地各大城市將會變得更便捷,這對本港創業者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幫助。

  人和具備

  香港是國際性大都市,氣候宜人,擁有眾多國際學校,交通十分便利,擁有眾多吸引人才的硬性條件。曾幾何時,擁有「high tech揩澫、low tech撈澫」價值觀的港人如今也慢慢改變了觀念,隨着支付寶在香港各大商場的應用,電商的發展,各種各樣的apps的盛行,手游為人們休镕時光增添了色彩。越來越多港人漸漸意識到科創的重要性,這種意識不僅可以為科創事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也可以引導下一代對科創燃起興趣。

  如今,香港發展科創的天時,地利,人和已經具備。隨着《施政報告》的公布,一陣東風吹過,此時不乘風啟航,更待何時?香港商報記者李映萱

  【相关报道】

  投資7億建設智慧城市

  政府推動寬頻走進全港所有鄉郊地帶,帶動智慧城市發展。資料圖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作預備,在《施政報告》提出,先投放7億元於前期基建上,當中包括向香港居民提供「數碼個人身份」以進行網上交易、在市區設立「多功能智慧燈柱」收集各類實時數據以加強城市及交通管理,以及設立大數據分析平台和要求各部門使用雲端技術等。

  寬頻即將覆蓋全民

  智慧城市為令香港成為更宜居城市,林鄭月娥強調,發展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寬頻服務須盡量全民覆蓋。目前香港的住戶寬頻滲透率已超過九成,位居世界前列,絕大部分市民均能享用高速和高質素的寬頻服務。不過,有新界及離島較偏遠地區的鄉村,鋪設網絡成本較高,服務的顧客數量少,電訊商擴展網絡至這些地區的進度緩慢,情况并不理想。

  17萬名鄉村居民受惠

  因此,《施政報告》提出,建議政府牽頭,透過資助形式,提供經濟誘因,鼓勵電訊商擴展光纖網絡至位於偏遠地區的鄉村。計劃涵蓋現時約380條未有高速寬頻服務覆蓋的鄉村,估計可惠及近17萬名鄉村居民。

  另外,《施政報告》指出,2019年至2020年將陸續安裝配備感應器的路邊停車收費表,提供實時資訊協助駕駛者尋找泊車位,及支援流動應用程式遙距繳付泊車費。并預計運輸署在2018年中完成研究在車輛內安裝裝置,讓駕駛者可即時獲得交通資訊,并且毋須停車交付隧道費。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