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关怀式”谣言频出更像一场系统性闹剧

2017-12-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年來,帶有“別再吃了”、“別再喝了”、“別再用了”等字樣的“關懷式”提醒類謠言在微博、微信中頻繁出現。據了解,僅去年以來,微信辟謠工具就已對超過100萬條謠言進行辟謠。“關懷式”謠言不僅給讀者帶來一些生活上的困擾,有時還會產生嚴重後果。如有的讀者看到朋友圈文章說,阿司匹林在心髒病發作時是“救命藥”,而不知道部分類型的心髒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反而會“奪命”,最終釀成惡果。類似的報道也不時見於報端。

  自社交媒體勃興開始,各式各樣的關懷式謠言就層出不窮。就其內容而言,幾乎囊括了健康養生、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等等方方面面。此類謠言無一不是打著“善意提醒”的旗號,而做著歪曲事實、胡編亂造、煽動恐嚇的事情。大量“關懷式”謠言的存在,不僅造成了極大的信息混亂,更是從根本上動搖了公眾的理性認知和經驗判斷。長此以往,大家不得不生活於一個不斷被刺激、不斷恫嚇的網絡社交氛圍之內。而這種莫名其妙的焦慮,甚至會由線上傳遞到線下。

  就如同許多其他類型的網絡謠言一樣,“關懷式”謠言同樣肇始於社交媒介內容生產機制天然的結構缺陷。在這套“流量為王”的遊戲規則內,閱讀量、轉發量與廣告收益直接相關。這必然激勵某些公眾號通過聳動的標題、偏激的文風以及簡單粗暴的結論去博人眼球。其實,非但是“謠言”,就連許多不算造謠的公號文,都普遍存在著觀點偏執化論述狹隘化、重情緒煽動輕理性論證等等弊病。從某種意義上,這對於民眾閱讀品位和思辨能力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一個典型的關懷式謠言,必然會就生活的某方面給出絕對化的行動指導方案,諸如“別吃××”、“別喝×”等等。為了支撐這一聳動的結論,此類文章往往采取“冒用權威”、“詛咒威脅”的策略。之於前者,多是偽造知名實驗室數據、假冒主流媒體名義等等;之於後者,則更容易理解,那便是灌輸一種“不照我說的做,必付出慘重代價”的咒怨……需要厘清的是,社交媒體的內容生產者,並不會面臨嚴格的資質審核。這客觀上造成了眾多草根網友假扮權威,堂而皇之地就某些專業議題指手畫腳。

  關懷式提醒類謠言,迎合了社交媒介捕風捉影、一驚一乍的一貫秉性。其大行其道,無疑又一次表明,公眾對於“專業意見”和“民間偏見”尚無清醒區分,對於“嚴肅寫作”和“營銷炒作”仍沒明確界定。一個值得警惕的趨勢是,當人們越是輕信“網絡謠言”,便越是難以形成基本的理性閱讀習慣與邏輯思維能力,這反過來又造成了對“謠言”的免疫力越來越差——這可說是某種惡性循環了。許多年輕人之所以覺得沉溺“傳謠”的父母越發難以說服,就是基於這一原因。

  披著善意外衣的關懷式謠言,扭曲了真相、摧毀著智力。要終結這一亂象,從根本上說,只能寄希望於在新舊信息傳播模式切換的大背景下,盡早完成新“意見權威”的重塑。只有將專業問題重新交由專業人士發聲,並且讓公眾理解、認可這種分工秩序,才能徹底杜絕外行人胡說八道、混淆視聽的鬧劇。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