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23

中美科技路互別苗頭 兩國科網股各領風騷

2018-01-30
来源:香港商报

     全球股市在2017年進入牛市,美國股市屢創新高,內地及香港股市跟隨。進入2018年,全球股市熾熱盛況不止未有減退,還繼續升溫。美股受惠特朗普減稅刺激,杜瓊斯指數只需兩星期便由25000點,急升至26000點。港股跟隨美股上升,北水南下及投資者追落後,港股創歷史新高。

  在這環球牛市中,科技股帶領股市上升。美國科技股有FAANGM、面書、蘋果、亞馬遜、谷歌及微軟。中國的科技股有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及新浪。中國科技股在2017年興起,令到外國投資者意外。海外投資者尤其是美國投資者一直都有文化偏見,認為新科技互聯網企業,只能跟隨美國模式才能興起。因此,中國高科技互聯網股的興起令到他們百思莫解,有文化隔膜。

  美國分析員一直認為,高科技互聯網產業一定要在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市場才能發展。在一個封閉、受到政府監控的市場,不可能發展起來。且看美國矽谷發展歷史。1951年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院長特文FrederickTerman決定批地給史丹福畢業生創業,同時提供創投資金。低價的地及創投基金令到很多史丹福畢業生在大學附近創業。第一間創業公司是VarianAssociates,其他包括發明半導體的索克里(WilliamShockley)。索克里其中六個工程師出走創立英特爾Intel,還有FairchildSemiconductor,矽谷衍生美國整個半導體產業。

  中國高科技互聯網股崛起

  早期在矽谷發展的藍籌公司有美國電話旗下的BellLab、貝爾實驗室及施樂士(Xerox)。早期創業的企業還包括互聯網鼻祖Arpanet。早期最成功的企業惠普電腦(HewlettPackard)成為藍籌公司。後來蘋果、甲骨文及谷歌等都在矽谷創業。美國科網巨企,除了微軟及亞馬遜之外,差不多全部都在矽谷創業及發展成全球最大的科技巨企。

  美國矽谷是全球科技發展最成功的例子。史丹福大學提供人才及土地,再有創投基金提供資金,加上氣候溫和的加州,全都是成功的催化劑。全球各國都跑來美國加州大灣區取經,希望在本國創造同樣的條件,成立自己國家的矽谷,為國家創富。

  中國的高科技科網產業在2000年全球互聯網熱潮中誕生。當時互聯網還在初創階段,內地的創業家爭相效仿美國的科網企業,在內地成立科網企業。由於這是一個全新產業,只有私人企業參與,完全沒有國企參與。由於中國官方對美國科網企業採取懷疑態度,尤其在新聞傳播方面,美國互聯網企業不習慣受到官方監控。谷歌決定退出內地市場,外國的互聯網企業退出。內地的互聯網企業變相受到官方的保護,沒有海外公司競爭,可以自由發展內地的市場。在2000年內地資本市場未有現在的發達,互聯網企業都要在海外融資。美國創投基金提供了發展的資金及上市的渠道。美國資本市場有大量投資銀行家,擁有高科技互聯網股上市的經驗,以及容許同股不同權的安排,讓創業者在引入資金過程中,自己的控制權不會被攤薄。因此,絕大部分的高科技互聯網企業,例如早旗的新浪、搜狐、網易,近期的阿里巴巴、京東等都選擇在美國上市。香港只能爭取到一間騰訊(700)。

  美國模式不是唯一成功模式

  自2000年中國內地經濟以倍數增長,市民消費急升。互聯網企業成功滲入市民的生活及消費模式中,發展成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內地互聯網企業的成功證明,美國的模式不是唯一的成功模式。內地互聯網企業接受中國官方的監管,不受到海外競爭者的壓力,成功創出奇。在2013年至2016年,美國投資界的沽空者,其中最著名的Chanos唱衰中國科網股,因此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網股曾掀起退市潮。直到2017年美國投資界才開始認識中國互聯網股的投資價值。因此,互聯網巨企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及新浪才開始上升。事實證明,成功之道有很多。中國內地互聯網的成功是由於沒有外來競爭者,市場龐大,有充足創投資金、上市渠道及創業經營者的本領。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逢周二刊出)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