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新機構輪廓明朗 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批

2018-03-18
来源:香港商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香港商報网訊】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准了該方案。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八次大規模機構改革,上一次發生在2013年。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調整為26個,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

  經此改革,現有政府機構將迎來大刀闊斧式的調整重組,解決當下機構重疊、職能交叉,管理「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等體制機制弊端。

  按照方案,中國將新組建或重新組建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退役軍人事務部、應急管理部、科學技術部、司法部、水利部、審計署;不再保留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文化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

  國務院其他機構也將進行調整,包括組建或重新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家移民管理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

  根據規定,國務院組成部門以外的國務院所屬機構的調整和設置,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准。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要求,國務院要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完成國務院機構改革任務。實施機構改革方案需要制定或修改法律的,要及時啟動相關程序,依法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

  新時代對中國政府職能提出新要求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曾直言,改革越深入,越發現改革阻力和障礙來自不合理的機構設置。「必須改革機構,才能將改革進行到底。」

  此前,《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提出,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加強相關機構配合聯動,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下決心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黨和國家機構設置更加科學、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監督監管更加有力、運行更加高效。

  改革後,一批新機構將產生,更好滿足新時代對中國政府職能的新要求。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亟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為實現治理現代化打好基礎

  經此改革,財稅、金融、司法、審計、公共安全等現行體系將獲優化,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好基礎。

  例如,整合銀監會和保監會,解決監管職責不清、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等問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國家發改委的重大項目稽察、財政部對中央預算執行的監督以及國資委對國企領導的審計職責劃入審計署,以構建統一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再如,針對災害多發頻發國情,整合公安部、民政部等多個機構的消防管理、救災等職責,組建應急管理部,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

  中國計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離不開系統完備、科學高效的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將有助於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好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

  對標2020年 放眼2035年

  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上說,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中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整體規劃的一部分。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已就統籌推進黨政軍群機構改革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所言,本次機構改革不局限在國務院或者行政層面的機構改革和職能優化,而是涉及黨、政府、軍隊、事業單位、群團、社會組織等全方位的機構改革。這種系統性優化,將遵循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改革策略,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制度保障。

  因此,這次大規模機構改革不僅立足當下,還對標2020年,更放眼於2035年甚至更遠,將成為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