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警惕「風雲計劃」

2018-05-05
来源:香港商報

  司馬平川

  香港政治鬥爭的形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已發生較顯著的變化。反對派改變過去以激進行為頻繁搞事博取眼球獲得支持的所謂「直接對峙策略」,開始謀劃和實施更為長遠、更有針對性的「議席爭奪戰略」。除了將主要資源與精力投放到建立全面「對抗性公民社會」、「自發性社區議政」的所謂「新型抗爭模式」外,最為核心的一點在於,意圖通過新一輪的政治操作,去達到全面獲取席位、重新整合反對派力量的目的。而非法「佔中」搞手、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所主催的「風雲計劃」,便是這個圖謀的關鍵。揭開「風雲計劃」的組織、運作、策略及意圖,對於全面掌握反對派的未來動向,遏制外部勢力插手和操縱香港政治事務,至關重要。

  已悄然運作一年

  根據戴耀廷去年4月份拋出的「風雲計劃」構想,如果反對派要影響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就需要確保自身在2021年獲得超過500個選舉委員會的席位;而要獲得500席選委席位,唯一也是最大的突破口就在「港九區議會」、「新界區議會」兩個界別的總共117個席位當中;要取得這些選委席位,反對派就需要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全面出擊。

  而據戴耀廷以及反對派的估算,區議會總共452個直選席位中,反對派獲取300多個席位的可能性較大。為此,急需尋找300名以上地區服務的「風雲戰士」。只要確立這些人員以及具體的服務選區,盡早投入「服務」,再加上綜合、協調的全方位的選舉及宣傳工程,便可以最大的勝算,「奪回」被建制派控制的區議會,最終影響特首選舉,從而「逼使」中央政府改變現有的政治制度。

  「風雲計劃」從提出到現在已整一年,據稱已經完成了從概念到實施的「重要過程」。有消息稱,募集「風雲戰士」的計劃,已經在4月初基本完成;4月底至5月初將舉行5場「政治素人講座」,展開實質性推進步驟;7月立法會休會後,還將舉行一場「地區政綱」大辯論;10月前正式形成全港18支地區「風雲聯隊」,以及18支「風雲後援隊」。按其運行速度,反對派2019年區議會選舉工程將提前一年,若最終「風雲計劃」順利落實,將對選舉結果乃至整個政治形勢產生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實際上,這一系列計劃一直在悄然推進。戴耀廷從去年11月開始至今年2月,不停穿梭於全港18個區議會,「物色」每一個區的合適人選;到了4月中,已經尋覓到逾200人。這些人中,絕大多數為過去一直有參選或者是有政團支持背景的人選。當中包括來自於民主黨、公民黨、民協、工黨、新民主同盟、街工、社民連,以及所謂的「獨立民主派」(包括﹕葵青連結動力,沙田、荃灣、屯門、天水圍、藍田、將軍澳、油尖旺社區網絡,本土民主前線、人民力量、民主陣線、土地正義聯盟等)。與2016年反對派的區選協調不同的是,此次大幅增加了非法「佔中」後興起的「傘兵」組織及所謂「本土派」成員。

  雖已經找到部分「風雲戰士」人選,但並不代表已能「擺棋布陣」。據透露,目前「風雲計劃」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撞區」,尤其是在油尖旺、將軍澳、九龍城三個地區最為嚴重。未來需要進一步作出協調,但由於各地區組織、政團存在較大的利益衝突,最後極可能還有個位數無法妥協的選區。然而,這些都無關宏旨,對反對派的核心策略無關緊要。

  此外,今年7月中立法會休會之後,反對派區選協調人也即「民主動力」與戴耀廷,將聯合其他反對派團體舉行一場「地區政綱」的大辯論,以作為來年區議會選舉的地區性政綱的藍本;並通過這場辯論會,為今年10月份成立的全港18支「地區風雲聯隊」、18支「風雲後援隊」進行人員協調,希望在今年底前正式組成。到明年1月或農曆新年前,所有反對派的區選結盟工作正式完成。

  外國勢力「代理人」

  目前看,「風雲計劃」不僅已經成形,且也已跨出整合反對派力量的重要步驟。那麼,為什麼戴耀廷要搞這個「計劃」,其真正意圖是什麼呢?

  對於戴耀廷,不能小看了他搞破壞的能量。不僅僅因他發動了非法「佔中」,更在於他所扮演的真正角色。他絕不是一個普通的法律系副教授,也不只是一個政治運動的搞手,而是一名肩負政治任務、負責實際操作、策劃重大政治部署的外部政治勢力代理人。非法「佔中」耗資巨大,數以百萬甚至千萬港元計,他何來這筆錢?同樣,「風雲計劃」遠非一個反對派內部對話的平台,而是涉及龐大的地區組織運營、社區政治運作的具有政黨性操盤的「中樞」。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所有「計劃」,不論「風雲」也好、「雷動」也好,是絕不可能推出和落實的。那麼又是誰在幕後給予政治指令、輸送政治資金?從媒體不斷披露的事實看,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正是操縱木偶戴耀廷的黑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外部勢力指使戴耀廷搞的「風雲計劃」絕不只是「協調」反對派多爭幾個席位那麼簡單,而是有更大陰謀的險惡計劃,因而切勿被「風雲計劃」所謂的奪取議席的目標說法迷惑。整個「風雲計劃」的核心,並不在於要在區議會或選委會獲取多少議席,因為制度因素使然,反對派不可能取得太大的突破,多十席、少十席,區別都不大。「風雲計劃」的真正目的,是要從無到有,形成一個整合反對派選舉的「協調平台」、建立「長效」的「動員機器」。

  第一,「協調平台」是針對參選人,即是讓反對派各派別有一個坐下來談的機會,改變過去互相猜疑、互相搶奪資源的狀況,形成一個「長效」的選舉內部篩選機制與統一政綱的締結平台。一旦在2019年運作成功,則可以在未來每一次選舉中延續下去。第二,「動員機器」則是針對選民,通過「地區風雲聯隊」、「風雲後援隊」兩個角色,平日發揮宣傳作用,選舉期間則作為競選工具,形成一個可以全盤操控全港18個選區選票走向的「中央平台」。

  因此,「風雲計劃」如果在2019年區議會運作得逞,則會徹底改變現有選舉模式與政治格局。屆時反對派即使無法推出一個與建制派全力抗衡的政團,但眾多小政團形成的聯盟,也足以在關鍵議題上推翻甚至主導政治形勢發展;而原本一盤散沙的反對派支持者,則會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互相合作的選民群體,他們可以按需要策略性作出投票,也可以發動類似建制派的地區勢力。

  外部勢力插手

  4月中,戴耀廷在接受網媒訪問時這樣說道﹕「過去『民主派』在18區各自為政,甚少聯合行動,希望『風雲計劃』除協助尋找參選人外,還可為『民主派』在每區締結政治聯盟,產生協同效應。18區各有特色,各區聯盟會各自訂立主題,冀可提高選民投票意欲及爭取支持。」戴氏的核心目的,也即在於此。

  換一個角度來說,他就是要作為美國等外部勢力在香港的代理人,發號施令,盤整四分五裂的反對派組織。而一旦第一階段目的達到,則外部勢力以及反對派在香港的政治操作空間就會變大,包括以更大的所謂「群眾對抗運動」逼迫中央作巨大讓步,甚至發動一場類似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更大規模的「修憲公投」,其能發揮出來的政治能量,顯然遠非現時鬆散的、各自為政的反對派所能比擬。

  以當前的情況分析,反對派還不足以做到完全的成功,內部的利益衝突並沒有得到有效化解,而「風雲戰士300」最終能獲勝的也可能只有三分之一。但是,即使做不到百分百,只做到一半,也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的天秤,一如兩年前的「雷動計劃」。若再經4年運作,到了再下一屆選舉,則有極大可能形成巨大的政治組織勢力。應當看到,「風雲計劃」有點類似於「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計劃,核心是做群眾運動工作,其次才是做選舉協調,是否能取得選委會主導地位則是最次要的。香港社會必須對「風雲計劃」有足夠警惕,切勿受其政治口號迷惑,更要對外部政治勢力直接插手干預香港的議會選舉甚至插手組織基層網絡,作出直接的反制措施。因為一旦「風雲計劃」成功,就意味着另一場「顏色革命」的開端。

  (轉自《紫荊》雜誌2018年5月號)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