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大降汽車關稅彰顯開放決心

2018-05-23
来源:香港商报

  內地昨宣布將大幅下調汽車進口關稅,稅率將由最高25%降至平均13.8%,汽車零部件稅率亦將降至6%。財政部表示,中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今次減稅乃中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事實上,正當環球貿易戰硝煙四起,中美貿易談判也在積極推進之中,現在中國大減關稅,無疑展現了中方擴大開放、維護貿易自由化、反對貿易戰的堅定立場。雖然此次降低汽車關稅是兌現承諾,面向全球開放的舉措,而非針對美國而言,但就肯定向美方釋出善意、向全世界的貿易夥伴伸出了橄欖枝——中國身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既然以身作則如斯強烈表態,試問貿易戰還應開打嗎?反貿易自由化的貿易戰可休矣!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明確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愈開愈大!當時還預告,將大幅放寬市場准入和主動擴大進口等等,其中針對汽車業,便指會盡快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及於今年相當幅度降低進口關稅。事隔短短一周,相關承諾經已兌現,持股限制將於5年內取消;至昨日,進口汽車關稅也終一併下調了,消息便刺激環球汽車股上揚,就連印度Tata汽車的股價也應聲大漲,其餘歐美日汽車股自然亦升幅顯著。可見,中國不斷擴大開放,一方面是既定的國策,無論如何開放大門都只會愈開愈大,另一方面對全球來說均是好消息,不同國家都可受惠。有統計分析指,進口汽車在內地市場所佔比率極小,在去年約2890萬輛汽車銷售當中僅佔4.2%;換言之,中國降低關稅以後,海外車廠將可更好搶佔這塊肥肉。中國品牌汽車去年所佔內地市場份額增至近44%,遠遠拋離德系(近20%)、日系(17%)、美系(12%)、韓系(4.6%)、法系(1.8%)等品牌車;不過,隨着進口關稅下調,中國品牌肯定面對更大競爭,從而倒逼國內汽車產業發奮圖強。正如財政部所指,新措施將有利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引導汽車產品提質增效,豐富國內市場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給國內消費者帶來更豐富更實惠的消費體驗。

  汽車業如是,其他產業亦然。中國開放市場絕對是利己兼利人之舉。眾所周知,貿易戰實無異於七傷拳,結果注定傷人又傷己。所以,中國雖然不怕打貿易戰,但也不願打貿易戰——互惠互利,才是各方應該爭取的目標。正如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強調,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贏。為此,要走對話而不對抗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不搞唯我獨尊、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不搞以鄰為壑、恃強凌弱的強權霸道等。現在中國身體力行,堅決擴大開放,向貿易戰說不,正是向世界再次彰顯此一堅定立場,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再次邁前一大步。於此多事之秋,中國相關表態無疑特別彌足珍貴!

  至於本港,作為國家與國際之間的「超級聯繫人」,當然可受惠內地開放國策;在「一國兩制」下繼續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以至創科中心的招牌當然亦可進一步發亮。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