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南亚市场也是Google一直看重的。随着欧美成熟市场的饱和,以及当地监管程度日益严苛,Google也瞄准了东南亚,近年来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投资,包括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服务。接下来,它想做一些在美国和欧洲做不了的事——绕开亚马逊,加强自己的电子商务和零售业务。
京东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选项。
京东需要走向全球,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合作伙伴。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显然走得更往前一点,无论是投资全球科技公司的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基金还是针对全球买家和卖家的速卖通,已经自成一套体系,而京东正在起步。
此外,京东还需要流量。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东南亚市场流量红利已经消退,电商应用的获客成本急剧增高。依靠东南亚市场智能手机增长以及应用市场算法迅速获取用户的阶段已经不复存在。
而在新用户获取上,得到Google的用户量,相当于赢在起跑线上。
对Google来说,京东是一张遏制亚马逊势头的牌。尽管利润率更低,但亚马逊的市盈率一直明显高于Google,在云服务、移动广告甚至垂直搜索领域一直与Google竞争激烈。在零售领域,Google推出了自己的零售服务——Google Shopping,这是它用来和京东“交换”的东西。
京东将“优选”一系列高品质商品,通过Google Shopping在全球多个地区进行销售。尽管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在下降,但是在销量上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率。这意味着在全球搜索市场占有90.62%份额的Google,投放的购物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在为亚马逊“导流”。甚至有分析师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将会逐渐习惯于使用亚马逊作为购物搜索引擎,而不是Google。
在东南亚市场,Google可以往回扳一局。中国市场无疑是亚马逊的软肋,东南亚也并不突出。作为一体化平台,亚马逊虽然在购物和退货上都比较便捷。但与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美国亚马逊的退货申请需要委托快递公司UPS上门服务,而京东的物流在自己手上。对东南亚市场来说,这件事与在中国同样重要。
这件事对Google也很重要。京东和Google都需要剩下的半个地球——除了美国欧洲和中国之外的20亿人口新兴市场,未来很多新的故事都会在这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