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隨着P2P平台接連爆雷,一場集體性的恐慌開始在行業內蔓延。在這場危機中,一些地區網貸行業項目逾期、平台退出等情況增多,引起社會關注。
在爆雷潮初期,停業、跑路是很多問題P2P平台共同的選擇,這些平台普遍存在假標、自融的情況。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日前呼籲,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擬退出機構應增強透明度,避免加劇投資人恐慌情緒。
永利宝启动清盘兑付
16日,永利寶的應用推送了一條信息,稱其平台老闆現已失聯,請投資人報警維權。緊接着,17日凌晨,永利寶平台發布公告稱,自16日起停止平台發標,開始良性清盤兌付。據介紹,2013年上線的永利寶平台交易總額76億元,用戶89萬人。
新華社昨日刊文稱,永利寶平台的清盤退出並非個例,近兩個月來,P2P網貸行業出現項目逾期、平台退出情況增多。對此,上海、廣州、深圳等互聯網金融協會發文,要求P2P網貸機構在行業風險高發期,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做好風險防範;對於擬退出的網貸機構,做好穩妥退出工作,並及時安撫投資人情緒。
備案驗收細則或將出台
近日,多位行業人士向媒體透露,監管方或將於7月至8月間落實180餘條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據接近監管方人士告訴記者,具體細則為187條。這是繼7月16日中國互金協會及此前上海、廣州、深圳、江蘇等地互金協會集體發聲後,針對P2P網貸平台的最新監管動向。據記者了解,這次是由國家體系制定、並將在全國執行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杜絕因地方監管套利而出現驗收問題及風險隱患。
老賴風險急升待解決
2016年8月,監管部門制定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對P2P網貸業務的監管細則,隨後又發布了資金存管、信息披露、備案登記等相關指引。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將P2P網貸作為其中的整治重點。
針對網貸行業突現逾期潮、爆雷潮,業內人士在談到原因時,流動性問題被提及最多。流動性問題,一端是出借人,一端是借款人,目前兩端情況都在惡化,平台應接不暇。在目前行業環境惡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借款人開始主動不還款,甚至惡意舉報平台,「就是想着平台死,省得還錢。」這種特殊環境下的老賴風險急速上升,亟待解決。
專家籲理性防止擠兌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監管政策逐步收緊、要求趨嚴,特別是備案工作延期,平台合規成本提高,導致部分平台主動清盤退出。「另外,隨着投資者教育的深入,投資者風險意識有所提升,風險識別能力提高,風險偏好降低,開始從高風險的平台退出。」
專家表示,在目前市場波動的情況下,投資人容易做出非理性行為。一旦發生「擠兌」現象,反而會加大平台的風險,投資者自身利益也可能受損。這個時候,投資人需要更加冷靜。
多地公安機關也發布案情通報稱,持續加大對出現逾期無法提現的P2P平台偵查力度,全力做好追贓挽損工作,最大程度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
P2P網貸的信息披露指引早已明確,公司責令整頓、業務陷入停頓等情況下,應當於發生之日起48小時內將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可能產生的影響和採取的措施向公眾進行披露。但目前很多平台的退出公告都是「馬後砲」,且披露的信息有限。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6日發文表示,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同時,持續開展統計監測和風險預警,對確已不具備繼續營運條件、擬退出市場的機構,應警示和督促其制定清退計劃,增強退出全過程透明度。
「信息披露、平台透明度是判斷平台合規性、安全性的重要指標。」董希淼認為,一方面,網貸平台通過增強透明度,降低投資人和借款人的信息不對稱,有助於增強投資人對平台的信任,減少恐慌情緒蔓延。另一方面,監管部門督促平台加強信息披露,將風險和收益情況真實地傳遞給投資人,讓投資人及時做出準確判斷,有助於降低風險隱患的發生。
私募融資或上市求生
與此同時,騰訊《稜鏡》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爆雷潮導致P2P平台估值下滑,目前正是「抄底」行業的好機會,「現在滿地便宜貨,遇到合規的平台真的可以買。」
爆雷潮下,還有一些P2P在慌亂中抓住了救命稻草,通過新的融資或變相上市求生。
統計顯示,6月至今,共有十餘家P2P平台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特別是進入7月後,仍然有愛錢幫、懶財金服、PP money、短融網等平台獲得了上億元融資,獲得續命籌碼。
此外,還有一些網貸平台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上市,尋求一線生機。
7月16日,港股協同通信(1613.HK)發布公告稱,對P2P平台理想寶達成了收購意向,擬在接下來一個月內完成盡調、審計和估值收購等全部流程。該公告坐實了理想寶將在港股借殼上市一事。
昨日,網貸平台積木盒子原母公司品鈦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公開資料顯示,積木盒子上線於2013年8月,曾獲得經緯中國、小米、順為資本、海通、淡馬錫祥峰、銀泰資本等知名機構的投資。